打造海絲文化名城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旅融合,推動陽江成為名副其實的海絲文化名城
關鍵詞1精神文明建設
● 持續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
● 實施文明創建提質工程
●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規范化建設
● 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文明單位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餐飲行業文明服務提升行動
關鍵詞2城市文化魅力
● 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增加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
● 突出挖掘“南海I號”品牌資源,鼓勵引導大型、知名企業落戶我市投資文化產業
● 加大對漆器、風箏、根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
● 傳承發展傳統民俗、技藝、美食等文化特色,大力培育發展“名特優”產品
● 高規格辦好國際馬拉松賽、亞洲帆板賽、風箏文化節、南海(陽江)開漁節等重大文化體育活動
● 籌辦首屆陽江藝術博覽會,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關鍵詞3公共文化服務
●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城市建成“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建成“十里文化圈”為目標,升級改造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 加快建設市文化藝術中心等綜合性文化體育場所,填補我市大型公共演藝場館的空白
● 推進關山月等陽江名人故居修繕工程,加快建設陳醉藝術館、許鴻飛工作室和雕塑公園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文化三下鄉”,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關鍵詞4文旅融合
● 整合沿海優質旅游資源、特色農業漁業產品,打造旅游風情小鎮、特色景區,建設海絲文化旅游產業帶
● 保護利用好歷史建筑,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保護開發,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文化旅游產業
● 保護革命遺址,傳承紅色文化,規劃建設“陽江之戰”紀念館等一批集教育與旅游于一體的紅色景點
關鍵詞5區域旅游合作
● 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區域旅游合作,謀劃陽江與灣區城市間旅游方面的深度合作
關鍵詞6全域旅游
● 支持海陵試驗區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 支持陽西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
● 其他縣(市、區)也要依托各自資源稟賦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區和線路
做好民生社會事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補齊民生事業短板,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關鍵詞7民生保障制度
● 進一步健全十件民生實事機制(今年我市將首次通過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
● 建立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機制,完善財政相關扶持政策,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
● 深化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在吸引社會力量投入教育、養老、托幼等方面推出更多創新性的改革舉措
● 建立以“小切口”立行立改機制,從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查擺問題,拿出扎實管用的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 所有窗口單位都要設置服務對象專用車位,方便群眾辦事
關鍵詞8穩就業
我市大力推進三大培訓工程,已建成2個“粵菜師傅”省級培訓基地、2個“粵菜師傅”省級大師工作室
● 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強化技能和創業培訓,辦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
關鍵詞9應用型本科院校
● 全面提升各級各類教育質量,著力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供給不足、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不均衡等問題,加快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
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于2019年11月底動工建設,并由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援建,以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為目標,按在校生12000人規模分三期建設,計劃于2021年9月開始招生
關鍵詞10高水平醫院
● 加快高水平醫院建設,進一步完善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扎實推進醫聯體改革,注重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整體水平
市人民醫院于2019年7月入選省高水平醫院建設行列,將在省的政策扶持下,對標國內最優國際一流醫院,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11底線民生
●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探索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險,對城鄉低保應保盡保
● 充分發揮社會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突出加強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落實政府救助,發動社會幫扶,強化鄰里互助,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切實做到弱有所扶
● 加快推進危房改造工作,繼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
關鍵詞12脫貧攻堅
● 扎實做好脫貧攻堅考核驗收,逐人逐戶對賬銷號,動態開展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找準短板指標,嚴防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四不摘”要求,加強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謀劃好2020年后扶貧開發工作
● 在扶志扶智上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強化產業和就業扶持,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和增強“造血功能”
● 注重總結提煉,加強輿論宣傳,全方位展現脫貧攻堅成果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難題,拉近與“雙區”的時空距離,既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又要重點突破機制規則實現“軟聯通”,努力構建與大灣區一體化的發展環境,促進大灣區優質資源要素向我市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
關鍵詞13營商環境
● 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標準,對照大灣區最高標準,加強與大灣區理念、規則、政策等方面的銜接,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關鍵詞14放管服
●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大力推廣“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和“粵商通”涉企政務服務平臺,勇當互聯網政務便民服務的領跑者
關鍵詞15審批服務
● 學習借鑒大灣區特別是深圳、廣州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大力推進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關鍵詞16四減一提速
● 繼續加大“四減一提速”工作力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減材料、減時限、減前置、減程序,提高審批效率)
關鍵詞17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改革
●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改革,建立“多審合一”并聯審核機制,進一步壓減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
關鍵詞18區域試點
● 復制深圳前海等地的管理架構及管理模式,選擇合適的區域開展試點
關鍵詞19對外開放合作
● 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和外部貿易環境變化,加強與歐盟、東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加快外經貿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關鍵詞20平安陽江
● 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打造點線面均衡分布、網上網下交匯融合、人防物防技防有機結合、打防管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
● 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
關鍵詞21法治陽江
● 深入推進依法治市,加強重點領域地方立法,突出抓好科技創新、污染防治、民生保障等領域立法
● 強化依法行政,統籌推進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改革,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不斷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關鍵詞22基層社會治理
● 創新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建設“多網合一”的基層綜合網格,把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到基層
● 探索創新社區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通過社規民約、鄉賢參事會等形式,調動各方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加快建設專業化社工隊伍
● 完善村民小組建設管理,落實村民小組長績效考核,進一步激發村民小組長動力
● 拓寬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渠道,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探索在村民小組、大型商圈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務點,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