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2021年陽江衛生健康工作情況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2-15 15:39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省衛生健康委的正確指導下,市衛生健康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部署,堅持“抓黨建、強基層、筑高地、促醫改、重預防、引人才、優服務”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健康陽江建設,實現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雙統籌、雙見效。

  一、2021年工作情況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保持平穩。迅速穩妥處置陽春崗美健康管理所非法入境人員逃跑事件,全面加強集中隔離場所安全規范管理,做好“一碼通”系統推廣應用工作。加強對推送人員及中高風險地區來陽返陽人員的落地排查、分類管控和核酸檢測,落實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追蹤排查,重點人員核查率、核酸采樣率和檢測率均達100%。持續開展院感防控分片包干及定點聯系明查暗訪,切實抓好院感防控和哨點監測工作。今年以來我市無本地病例,共報告境外輸入病例12例,其中我市收治3例全部治愈出院,實現“三無”(無死亡病例、無院感事件、無擴散病例)目標;另外9例按規定轉運到湛江市中心人民醫院集中收治。多渠道全方位持續開展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加強重點場所監督管理和重點人群排查監測,持續提升核酸檢測能力,聯合第三方機構可以實現1天內完成主城區全員核酸檢測的目標。全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21時,全市累計接種493.20萬劑次,全人群接種第一劑覆蓋率87.92%,完成全程接種覆蓋率85.13%,在全省排名均為第9。

  (二)市人民醫院建設省高水平醫院進展順利。市呼吸醫學中心門診部正式開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通過中國醫師協會PCCM學科規范化建設項目認證,并獲評“廣東醫院最強科室推薦?2021”;皮膚科被正式認證為“中國銀屑病規范化診療中心”。市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精準醫學檢測中心投入使用,新藥I期臨床試驗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質認證現場評審。開展陽江地區首例經皮氣管切開術等16項新技術。在粵西地區率先應用微無創技術治療子宮良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獲“全球超聲無創治療良惡性腫瘤技術產業化臨床示范基地”授牌。成為廣東省率先通過國家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四級甲等測評及國家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五級評審的前12家醫院之一。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中醫藥局科研項目7項、市級科研項目73項,發表SCI論文3篇。柔性引進廣東省人民醫院專家團隊8人;新招聘博士3人,新增碩導3人;1人獲得“廣東好醫生”稱號,10人獲得“陽江名醫”稱號,5人入選“陽江市第七批市管拔尖人才”。

  (三)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市中醫院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室內裝修裝飾收尾施工。市人民醫院院區升級改造項目正式動工建設。市第三人民醫院搬遷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推進二期工程。市婦幼保健院新院二期項目已完成立項及土地劃撥的相關工作,已向市財政局申報2021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000萬元,正在辦理前期工作相關手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新院項目初步規劃選址在市區西北部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東邊,占地面積167畝(科學城項目)。市疾控中心衛生檢驗大樓及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和可研報告,正在推進圖紙設計、土地勘測等前期準備工作。省級核輻射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已成立項目籌備小組。陽江市全民健康綜合信息平臺正在加快建設。陽東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和陽西總醫院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已動工建設,陽西縣婦幼保健院二期、陽西總醫院公共衛生醫院(陽西縣溪頭鎮衛生院、陽西總醫院第三人民醫院)建設項目正在推進中。

  (四)民生實事項目有序推進。一是全面落實免費出生缺陷防控項目。聯合市財政局制定《陽江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管理方案(2021-2023年)》,組織市級專家對各縣(市、區)項目開展情況進行督導和業務指導,全面落實出生缺陷篩查免費補助政策。截至12月31日,全市免費出生缺陷篩查總體平均完成率100%,已全部完成省下達的任務。二是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我市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已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22間,現有可移動方艙PCR實驗室2個,全市核酸檢測規劃日檢測量達12200人份,最大日檢測量達45650人份。陽江市人民醫院已完成平疫轉換的傳染病區改造升級,新增可轉換傳染病床100張。

  (五)醫藥衛生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學習借鑒三明市和陽西縣醫改經驗做法,政府對衛生健康工作財政投入持續增加,醫療保障體系持續完善,“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化,群眾就醫負擔持續降低,醫保報銷比例達到全省中等水平。選定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公共衛生醫院4間醫院作為試點,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全面推開,預算管理制度及總會計師制度全面落實。1~11月,全市公立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增幅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2.73個百分點、4.73個百分點;藥占比23.19%,較上年同期上升0.28個百分點;醫療服務收入占比30.79%,較上年同期下降0.05個百分點。其中,全市4家省、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人均門診費用增幅比開展試點前下降5.1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費用增幅比開展試點前上升7.05個百分點;藥占比26.16%,下降1.14個百分點;醫療服務收入占比27.88%,上升1.52個百分點。

  (六)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一是疾病防控水平進一步提高。成立陽江市公共衛生與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體系有效運作,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平穩,無甲類傳染病報告。艾滋病新發現病例數同比下降,性病、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成效明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管理工作持續強化。嚴重精神障礙防治工作有序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逐步健全,陽春市飲水型氟中毒病區達到控制標準。陽東區獲評“廣東省健康促進縣(市、區)”。二是職業病防治工作深入推進。全市新發職業病“零報告”。依托陽春市春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塵肺病康復站。持續鞏固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成果,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落實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不達標責任主體名單定期通報制度,重點行業的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等4項指標均達到目標要求。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共監督檢查用人單位487家(次),下達執法文書297份,立案并辦結11宗,罰款24.5萬元。三是婦幼和老齡健康服務持續優化。市婦幼保健院成為廣東首批、陽江首家“廣東省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產前診斷中心連續兩年獲評“廣東省出生缺陷與產前診斷專科聯盟優秀單位”。城鄉婦女免費“兩癌”篩查21850人,完成省部署的工作任務。全市住院分娩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艾滋病孕產婦治療率等指標達到目標要求。聯合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婦聯印發《陽江市適齡女生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免費接種工作方案(2022-2024年)》,降低我市女性宮頸癌發病率。推進“銀齡安康行動”項目,推動醫養結合和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推進市計生協改革。陽東江華護理院通過省級醫養結合示范機構評估。四是創文鞏衛工作掀起熱潮。將創建國家文明城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與疫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成愛國衛生主題公園。印發《陽江市創建省、市級衛生鎮工作方案(2021-2025年)》,我市1個省級衛生鎮完成復審,成功創建3個省級衛生鎮和146條省級衛生村;市愛衛會授予埠場鎮等16個鎮為“陽江市衛生鎮”,江城區埠場鎮那蓬村委會那梨村等542條村為“陽江市衛生村”。

  (七)行業服務管理持續強化。一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高規格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陽春市中醫院升級為三級中醫醫院。市中醫院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并通過互聯網醫院審批。積極推進9個省級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建設項目的創建工作。依托市中醫院成立陽江市中醫治未病服務質量控制中心,持續規范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治未病服務平臺建設,市人民醫院積極申報5A治未病科、陽春市中醫院創建4A治未病科。二是強化行業綜合監管。全市共作出衛生行政處罰398宗,罰款28.79萬元,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案件2宗。隨機監督抽查處罰案件19宗,罰款金額1.125萬元。我局在2021年度全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中獲評優秀等次。共受理行政許可事項1855件,按時辦結率100%。三是推進珠海陽江第三輪對口幫扶。珠海對口幫扶陽江指揮部投入幫扶資金1000萬元,支持陽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搬遷項目建設。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在陽春市人民醫院設立單鴻教授介入醫學團隊工作室,與陽江市人民醫院點對點共建介入醫學科、胸外科專科聯盟。四是加強科研及人才隊伍建設。新增陽春市人民醫院和陽西總醫院人民醫院2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全市共培訓全科醫生128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培訓任務。做好70名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工作。申報省級醫學科研基金項目5個,批準立項2個。申報繼續醫學教育項目362個,其中國家級項目5個、省級項目69個、市級項目288個。落實一線醫務人員關懷關愛措施。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共有13人入選陽江市第七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單。評選第二批“陽江名醫”共33名。

  (八)黨建引領作用有效發揮。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制定1個方案、開好2個會議、抓實3個層面的學習、做好4項主題活動、創新5個專題培訓方式、辦好6項實事。市人民醫院“黨建福民”工作被中央電視臺列為全國優秀黨支部案例;市人民醫院黨委、市中醫院黨委、市公共衛生醫院黨委和陽西總醫院人民醫院黨委獲評“廣東省黨建‘四有’工程示范點”;市人民醫院周敦榮同志獲評“中國好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重癥醫學科獲評“廣東省優秀護理集體”;全市2名護士獲評“廣東省優秀護士”。

  二、存在問題

  我局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清醒認識到,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與需求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體制機制還有待健全,傳染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健康風險挑戰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醫防融合協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健康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仍需強化。對此,我們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三、2022年工作計劃

  (一)強化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執行政治要件閉環落實機制。深化醫院黨建“四有”工程示范點建設,打造黨建創新品牌。充分發揮局黨委黨校教育培訓黨員干部主陣地作用,積極開展全市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黨性修養能力提升活動。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抓好重要節點疫情防控,加強境外和中高風險地區來陽人員排查管理,嚴格落實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措施,加強重點場所監管和重點人群監測,嚴防疫情輸入擴散。做好疫情防控有關政策宣傳解讀,提高群眾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加快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織密筑牢新冠肺炎防控防線。

  (三)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高水平醫院建設,力爭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重點專科、3個以上學科在省內有較高聲譽,爭取獲得2項以上國家級、5項以上省級科研項目,爭取與國外1-2所高水平醫療機構進行聯盟合作,培養及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5名以上,博士達到25名以上,碩士達到200名以上。深化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做好三甲醫院復審迎檢工作。

  (四)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按總體規劃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推進市人民醫院院區升級改造、市疾控中心衛生檢驗大樓、市婦幼保健院二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遷建等項目。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戰略和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建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醫院。

  (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現代化公立醫院管理機制,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廣三明市醫改工作經驗和陽西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做法,加快推進陽東區和陽春市醫共體建設。

  (六)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全市疾控體系建設,重點提升市縣兩級疾控中心能力,特別是市疾控中心衛生檢測檢驗能力,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發揮重大疾病聯防聯控機制作用。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控,推動陽東區創建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加強精神疾病防治,加大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力度。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持續推進消除“三病”母嬰傳播和城鄉婦女“兩癌”篩查等婦幼公共衛生項目,完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網絡建設。促進醫養結合和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加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導,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行動,全面推進省、市級衛生鎮創建。加強重點行業職業病防治。

  (七)增強行業服務管理能力。積極落實數字政府改革,做好“一件事一次辦”聯辦。繼續落實珠海對口幫扶陽江第三輪幫扶項目,推動兩地雙向交流。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大人才招聘引進、培訓培養和選拔任用工作力度,落實人才激勵措施。持續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與人才培養,大力創建省級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加大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力度,鞏固平安醫院建設成果。

  四、近期重點工作

  (一)抓好春節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重點地區來(返)陽人員落地排查、核酸檢測、隔離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全面落實哨點監測和院感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全方位多渠道做好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強化人員、物資儲備和應急處置能力,籌備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鏈條全要素應急演練,加強重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情況督導檢查,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

  (二)抓好歲末年初有關工作。深入開展春節期間安全生產檢查行動,加強輿情監測管理,防范化解各類矛盾風險,確保安全穩定。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保障節日期間群眾醫療服務需求。組織開展困難群眾特別是老年人、孤兒、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走訪慰問,加大對基層干部特別是戰斗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工作人員關心關愛力度。嚴格實行值班值守,確保各項工作運轉有序。做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有關準備工作,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防“節日腐敗”發生。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del id="hnwhh"></del>

  1. <th id="hnwhh"></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