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2015年醫療衛生計生工作情況
來源:本站 時間:2016-04-27 15:07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2015年,陽江市有衛生機構1773間,其中醫院、衛生院80間;有床位10914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9912張;有衛生人員1730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391人,含執業(助理)醫師4519人、注冊護士4864人。全市常住人口2633064人,出生人數3562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104.7,出生率13.54‰,自然增長率7.44‰。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深化綜合改革,更好地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1.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聯合市財政局、市編辦、市發展改革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印發《關于印發陽江市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陽衛〔2015〕18號),重點抓好管理體制、補償機制、價格機制、藥品采購、人事編制、收入分配、醫保制度、監管機制等相關改革。4月份陽春市人民醫院、陽西縣中醫院被省批準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分別出臺了《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9月份開始取消藥品加成,調整服務價格。目前,我市100%縣(市)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市14間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共設置了48個平價診室,占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資源比例14.7%,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100%使用平價藥包,全面完成省下達的任務。

  2.積極探索市、區、鎮醫療一體化管理新模式。首先在江城區開展試點。在市人民醫院托管江城區人民醫院基礎上,根據陽江地區的醫療衛生資源狀況,經過充分調研,確定成立醫院集團,以集團化管理的方式,建立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構建市、區、鎮三級聯動的管理模式。2015年6月市醫改領導小組制訂了《陽江市人民醫院醫院集團試點工作方案》,并于7月1日正式啟動,以市人民醫院為基礎,先后把高新區人民醫院和埠場鎮、雙捷鎮兩間衛生院納入試點共同參與組建“陽江市人民醫院醫院集團”,充分利用三級甲等醫院的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下沉到基層,按照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思路,實行市、區、鎮三級醫療機構集團化管理,提高基層醫療單位的醫療技術水平。建立了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會診。江城區人民醫院經過1年多的托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門診日均就診人次比托管前增加了近3倍,住院床位使用率達9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扎實推進,職工的信心明顯增強,群眾對江城區人民醫院的信任度顯著提升,目前醫院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高新區人民醫院和埠場鎮、雙捷鎮衛生院也初顯改革成效,門診病人顯著增多,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首診在基層趨勢漸漸形成。通過優化三級醫療衛生資源,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區”的就醫格局,更好地解決我市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3.優化市區公立醫院布局。成立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引進社會資本合資合作辦醫領導小組,加強對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改制工作的組織領導。今年以來,分別與廣藥集團、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運朗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有意注資控股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公司進行洽談協商,爭取盡快找到合適的投資人,將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改制為股權混合所有制醫院。按計劃做好市第三人民醫院改革搬遷各項前期工作。

  4.創新人事制度改革。2015年,在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檢測檢驗中心、市衛生學校等4個事業單位試點人事制度改革。出臺了《關于深化市中醫醫院等4個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核心是打破編內編外的身份界限,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和績效工資制度,編內編外一視同仁,提高人員積極性。據統計,4個單位原有在崗人員1936人,設置崗位1737個,其中中層崗位238個,一般工作人員崗位1483個。通過人才評價、競聘演講、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等環節,得出每個競崗人員分數,按得分高低確定擬聘人選并公示,最終確定任職人員。截至7月底,4個單位已完成改革,除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全部參加競聘上崗。在落聘的205人中,有53人轉為再培訓人員,120人分流安置到社會化的后勤保障崗位,32人因不符合聘用條件被解聘。通過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因事設崗原則,大幅精簡行政崗位,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使改革單位行政后勤崗位和技術崗位比例由改革前的4:6變為3:7,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機構人力資源配置,取得了明顯成效,做到了改革、發展、穩定相統一,沒有出現因改革導致不穩定因素的現象。根據改革的評估結果,4個單位領導班子和干部職工對改革成效的滿意度達到90.7%,有94.5%的干部認為改革效果達到或者超出預期,86%的干部高度認可競聘結果。

  (二)落實具體措施,醫療衛生事業實現新發展

  1.抓好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一是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的作用,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活禽經營市場“1110”工作制度,多部門共同落實H7N9疫情防控工作各項措施,2015年全市無報告人感染H7N9病例。二是加強登革熱疫情防控,全面做好重點地區蚊媒密度監測并及時通報監測結果,增加監測點,擴大監測面,截至12月31日,我市共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13例,全部治愈出院,未造成疫情暴發擴散。三是抓好學校手足口病和麻疹的防控工作,2015年全市報告手足口病6094例,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9.8%,報告重癥病例3例,無死亡病例報告;2015年麻疹疫情控制效果良好,共報告7例病例,發病情況較去年下降94%。四是加強艾滋病防控工作督導,全面落實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的具體措施,2015年全市新發現艾滋病病例與2014年同比下降16.04%。五是落實結核病及慢性病防治工作措施,2015年,全市管治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834例,完成全年任務數108.91%;高血壓管理人數149680人,規范管理率84.24%;糖尿病管理人數45795人,規范管理率83.85%;在庫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12939人,患者檢出率達5.19‰。六是地方病防治取得成效,8月5日,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綜合考評組對我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考評,省級綜合考評確認了我市4個縣(市、區)均達到碘缺乏病消除標準。七是抓好其他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堅持部門聯動,未雨綢繆,部署做好全市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等重大急性傳染病防控工作,狂犬病病例零報告。八是全面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工作,全市基礎免疫接種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強免疫接種率保持在99%以上,繼續維持無脊灰狀態。2015年全市無甲類傳染病報告,報告乙丙類傳染病22種23158例,發病率為922.08/10萬,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62%。

  2.加強醫療服務管理。一是根據國家、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制定了《陽江市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使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患者滿意度、社會滿意度、醫務人員滿意度明顯提高。二是規范醫療機構管理。2015年完成17家市屬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變更登記19家,校驗124家,注銷7家;對5家存在不良執業行為醫療機構實施了記分管理,共扣46分。三是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深化內涵建設。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工程,三級醫院及50%的二級公立醫院已全覆蓋,市人民醫院開展了無陪護試點病區,二級民營醫院也開展了試點病區。四是充分發揮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作用,妥善處理醫療糾紛。2015年,市醫調委共受理案件66宗,調解成功60宗,正在調解有6宗,調解成功率90%。五是推動無償獻血,保障用血安全。2015年,我市采集全血21106人次,采集血液6.43噸,機采血小板956治療量,為滿足臨床用血提供了保障。六是進一步規范醫院感染和醫療廢物監管。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醫院感染規范管理,全市沒有出現醫院感染突發事件。

  3.落實婦幼健康服務。一是加強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專項管理,2015年依法對市管兩間民營醫院母嬰保健技術項目執業許可進行校驗。二是規范產科質量管理,2015年全市孕產婦死亡率7.62/10萬,嬰兒死亡率2.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12‰,孕婦產前檢查率97.70%,兒童保健管理率94.26%,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5%。三是實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2015年全市產婦孕期HIV檢測率、乙肝檢測率和梅毒檢測率均為93.59%,HIV 感染產婦服藥率95.45%,HIV 感染產婦所生嬰兒服藥率100 %;梅毒感染產婦第一療程治療率92.11%,梅毒感染產婦所生兒童接受治療的比例98.68 %;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新生兒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100%。四是開展地中海貧血綜合干預防控項目,2015年全市共篩查孕婦31831名,190例孕婦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產前診斷,153例胎兒產前診斷結果為地貧胎兒,符合條件的篩查、產前診斷和終止妊娠病例均落實免費補助政策。

  4.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市中醫院5月份通過了省中醫藥局的三級中醫醫院持續改進檢查評估,中醫藥龍頭效應更加明顯。加強基層中醫藥人員隊伍建設,全市共有113人申報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管理,60名社會人員簽訂了跟師合同。90%以上的基層醫療機構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92%以上的社區(村)衛生服務站至少能夠開展6項中醫藥適宜技術。

  5.加快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抓好創衛十大工程,加快創衛進度。落實衛生計生系統創衛工作職責,完善各級愛國衛生組織管理,提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重點場所衛生和生活飲用水安全、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水平。認真抓好“清死角除四害 保健康”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和4月份第27個愛國衛生月活動,廣泛宣傳發動,全面落實“三個一”環境衛生整治制度,重點清理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村邊的各類型衛生死角,清除蚊媒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據統計,全市共清除蚊媒孳生地8433處,清除衛生死角5489處,清理垃圾3127噸,新裝防蚊閘11373個,新裝毒鼠屋12976個,投放滅鼠藥23噸、滅蚊藥1.6噸,出動消殺人員1024人次,消殺器械625臺次。加大衛生鎮村創建力度,成功創建省級衛生村10條,市級衛生村148條。

  (三)夯實基礎工作,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取得新成效

  1.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取得新突破。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各地積極抓好返鄉過節及留守當地過節的育齡婦女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共為流動人口查環查孕5949人次、普查普治2300人次,落實避孕節育措施348例;接收國家平臺信息491條、反饋率100%,接收省系統信息3748條,反饋率100%。6月份在全市統一開展流動人口計生專項服務活動,重點抓好流動人口清理清查、查環查孕、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和征收社會撫養費等工作,活動期間全市共清查出租屋3573間、住宅小區118個、工廠宿舍456間,核查流入人口10299人,新增建檔人口256人,落實避孕節育措施58例。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全市流動人口出生1633人,落實“四術”996例,政策生育率89.16%。經省考核評估,我市流動人口計生區域協作全省排名第一,再次受到省的通報表揚。

  2.計生特殊困難家庭社會關懷活動深受社會好評。元旦春節期間,我市各級衛生計生部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對計生特殊困難家庭開展生活救助和撫慰活動。我局主要領導帶隊慰問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據統計,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共慰問計生特殊困難家庭90多戶,送出慰問品、慰問金總值10多萬元。同時,聯合市計生協開展幫扶救助困難家庭活動,利用省人口基金會返還2014年度“愛心捐款”70000元,幫扶救助了35戶計生特殊困難家庭。在“5·15國際家庭日”和“5·29會員活動日”期間,全市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共慰問了200多戶計生特困家庭,送出慰問品、慰問金總值20多萬元。聯合市紅十字會開展“紅十字心靈陽光”活動,為部分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給予經濟幫扶和精神慰藉。以上系列活動,得到群眾普遍認可,深受社會好評。

  3.優生優育工作超標準完成。大力實施優生優育工程,積極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2015年完成孕前優生項檢查人數26538人,覆蓋率107.43%;“兩癌”生殖健康篩查完成68476人,完成率93.04%,高于省下達80%的指標。積極開展新家庭新發展創建工作,抓好省級新家庭計劃、科學育兒、家庭文化等項目試點工作,提高家庭發展能力。

  4.計生獎勵扶助政策更好地惠及群眾。全面落實計生獎勵扶助政策,獨生子女死亡的家庭特別扶助金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800元,獨生子女傷殘的家庭特別扶助金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500元,新標準及補發工作在3月前已全部落實。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全市享受省獎勵2933人,發放獎勵金415.392萬元,市“節育獎”8064人,發放獎勵金481.01萬元,特別扶助126人(其中獨生子女傷殘扶助27人,死亡扶助99人),發放扶助金106.2萬元,城鎮獨生子女父母計生獎勵6392人,發放獎勵金623.6783萬元。全市投保獨生子女安康保險50132人,保險金額80.21萬元,投保計劃生育手術保險13804人,保險金額2.76萬元。全市免費參加新農合13461人,政府出資26.9萬元。

  5.加大“兩非”案件查處力度。加強信息系統監管,及時處理區域協辦請求信息。印發了《全市整治“兩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5—9月在全市開展為期5個月的集中整治“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專項行動,有效震懾了違法行為。

  (四)推進項目建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1.抓緊推進衛生重大項目建設。2015年,市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完成投資8295.43萬元,占年度計劃104%;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完成投資10000萬元,占年度計劃100%,兩個項目建設工作正按計劃抓緊推進。

  2.完善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印發了《陽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工作暫行方案》,解決了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辦公地點、人員和經費問題,強化了組織機構建設。

  3.加強區域衛生計生信息化平臺功能整合和安全管理。加強溝通協調,整合信息資源,配合市社保局在醫療系統做好三大平臺(社會保障卡、大病保險、醫療保險監控)建設,加快實施中心機房項目。部署全市衛生計生系統信息安全自查,落實省衛生計生委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管理平臺的使用。

  4.落實鄉鎮衛生院“五個一”設備裝備項目。按照省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我市39個鄉鎮衛生院配置“五個一”設備共需財政投入2336.5萬元,其中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413.90萬元,我市各級財政共需配套投入942.6萬元。印發了《陽江市鄉鎮衛生院“五個一”設備裝備項目招標采購實施方案》(陽衛〔2015〕59號),明確采購目標、采購預算和內容、組織方式、資金支付方式、實施安排與保障等內容。組織人員對各地配套資金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建立了專家庫,成立了工作組,召開了專家論證會,進行了公開招標,項目中標金額1936.902萬元。首批設備已按計劃裝備到鄉鎮衛生院。

  (五)推進依法行政,提升群眾滿意度

  1.簡政放權工作有效推進。今年獨立設置了行政審批科,加強行政審批窗口建設,對審批項目進行再清理、再優化,簡化辦事程序,并將市直單位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下放給江城區。印發《陽江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關于調整部分直屬事業單位管理權限的通知》,對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衛生學校、市疾控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市檢測檢驗中心、市公共衛生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9個直屬單位下放相關管理權限。一是下放干部任免權限,上述9個直屬單位中層及以下干部的任免調整權限全部下放給所在單位管理。二是改革管理模式,上述9個直屬單位在市內辦理建設項目的申辦、立項、管理、實施,購置醫用設備(大型甲、乙類醫用設備除外)、醫用耗材、藥品和物資,專項資金、經費、銀行貸款的申請,相關的擔保和融資,行政事業性收費、醫療項目收費的申報、調整,辦理房地產權證、固定資產處置等業務時,不再經市衛生計生局審核蓋章。三是改革財政年度預算管理方式,上述9個直屬單位在年度預算方案編制及經費撥付方面均可直接對口市財政部門辦理,辦理結果及時報市衛生計生局備案。同時建立制度,強化監督。局服務窗口連續四個季度被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考評小組評定為優秀等次,在年度考評中又被評為“文明服務窗口”,兩位同志被評為“文明服務標兵”。2015年,局服務窗口共受理1354件,其中行政審批事項835件,服務事項519件,辦結率100%。嚴格落實“單獨兩孩”政策,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審批時間,2015年,全市共有1137例“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經審核符合資格條件的有1123例,已全部辦結。

  2.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組成聯合行動小組,1月5日對九州醫院、博愛醫院、安琪兒醫院開展專項突擊檢查行動,1月27日對陽東區、陽春市和陽西縣醫療機構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均未發現醫療機構有買賣《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出租承包科室違法行為。4月24日、5月14日至15日,分別兩次與公安、食藥、工商、城管、江城區衛生計生局及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約30人組成聯合執法隊,對市區無證牙科診所及中山公園的無證流動牙科攤檔開展專項清理,共清理取締無證牙科流動攤檔5檔,取締固定場所無證牙科15間,游醫攤檔1檔,拆除無證牙科違法醫療廣告牌20個,查封藥品及醫療器械一批。7月下旬,對全市衛生計生執法監督機構的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執法隊伍管理和著裝情況、行政處罰案卷審核情況等進行稽查。9月14-18日,對全市2015年社會撫養費征收執法工作進行了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督促相關單位認真落實整改。2015年,全市受理計生信訪案件79宗,其中違法生育投訴案件8宗,已全部查處結案,沒有發生因計生工作引發的群體事件、惡性事件。

  (六)抓好作風建設,醫德醫風呈現新面貌

  1.狠抓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恒整治“四風”。印發《陽江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黨組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組)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和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進一步明確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制定《陽江市衛生計生系統深化政風行風建設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在全市二級以上醫療單位開展“你我共同攜手,拒絕收送紅包”等活動,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市直衛生單位共清退患者紅包回扣款340930元,其中339830元由醫生退回作患者住院押金,1100元匯入廉政賬戶。全面推行陽光用藥制度和處方點評制度,大處方、濫檢查得到有效控制,醫藥購銷行為進一步規范。解決“四風”突出問題18項、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1項、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7項。在全市群眾滿意度測評中,我局的總分連續兩年保持在前五名。

  2.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工作落實年”活動。積極弘揚我市衛生計生系統敬業奉獻先進典型,在衛生計生系統開展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文明創建活動,推進行業志愿服務工作,加強衛生計生文化建設,樹立行業新風。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挖掘出一批如“中國好人”戴芬、那龍鎮衛生院中醫師孔繁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醫生鄺小玲等扎根于基層的先進典型。通過對正面典型學習,有效提振了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干部職工精神,促進黨風政風以及醫德醫風、行業作風進一步好轉。在省衛生計生委組織開展的微電影評審活動中,我市衛生計生系統選送的6部作品獲得了9個獎項,獲獎數目在21個地市和省直單位中位列第一。

  (七)其他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一是積極配合審計局對我局有關情況的審計工作。從4月22日起,市審計局對我局2014年度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5月15日起,市審計局對原計生局局長姜苗同志進行任期經濟責任情況審計和我局局長劉發昭同志任中經濟責任情況審計。我局積極配合,及時按要求提供有關資料和必要的工作條件,保證了該項工作順利完成。二是完成2015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護士執業資格和全國醫師資格考試考務工作。我市今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人數1679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1628人,全國醫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1178人。三是認真做好珠海陽江對口幫扶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雙向掛職工作。目前已進入第四周期,共有400名醫務人員互派珠海陽江兩地學習、指導交流。兩地衛生計生部門還簽訂了對口幫扶合作協議,共有30所醫院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四是健康快車項目順利開展。我市健康快車項目自4月27日正式啟動到7月29日止,成功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1525例,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500例手術任務,患者視力恢復良好,群眾滿意度達100%。五是科教宣傳工作成效顯著。全市共申報2015年度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26個;申報市衛生計生局科技計劃項目79個,56個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另有52個項目獲得市科技局的批準立項。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74個,其中省級項目15個、市級項目159個,參加培訓40951人次。2015,陽江市中醫院已被認定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陽東區人民醫院已被認定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今年以來,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在國家、省和市級媒體報道衛生計生新聞稿件225篇,其中國家級媒體18篇,省級媒體52篇,市級媒體155篇。市婦幼保健院《家屬硬塞紅包 護士代其繳費》作品榮獲“廣東省第二屆衛生計生好新聞”三等獎。打造了江城區衛生計生六進工程省級宣傳工作創新試點、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進社區省級創新項目,改造升級了陽東區燕山湖生育文化公園,籌建德信華城人口文化健康教育園,推進了我市衛生計生宣傳工作創新發展。官方網站、微信、微博和三大媒體的宣傳教育工作,也為我市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六是制定醫師多點執業實施意見,允許符合條件的醫師在陽江市內不受執業地點數量限制多點執業,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人才交流。七是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完成了2015年第一輪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支付工作。八是開展企業集中服務月活動,幫助掛點企業排憂解難,受到企業的好評。消防、安全生產、保密、信息公開、網絡問政、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成效明顯。

  二、存在問題

  2015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衛生計生工作改革發展還存在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一是公立醫院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二是醫療衛生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需要更大的提高;三是出生人口規模較大,落實計生優質服務提高出生人口整體素質任務艱巨;四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工作進展緩慢。這些問題,我局高度重視,將在下步工作中加大力度推動解決。

  三、2016年工作計劃

  (一)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繼續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認真總結陽江市人民醫院醫院集團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推廣,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探索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新模式,全面深化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平價醫療服務。穩妥推進市第三人民醫院改革搬遷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改制工作,推動社會資本辦醫。

  (二)強化重大疾病防控。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重大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協調相關部門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熱、登革熱、手足口病等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做好艾滋病、結核病、慢性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嚴重精神障礙、麻風病、性病等疾病防控,做好生活飲用水監測,減少危險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危害。

  (三)規范醫療服務管理。扎實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各項工作。完善醫院評審方式方法,將醫院評審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通過評審推動醫院提升管理水平。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加強規范管理。繼續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加強采供血機構監管。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妥善處置醫患矛盾。

  (四)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嚴格執行中央關于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的決定,加強政策宣傳,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推進優生健康惠民工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五)提升計劃生育家庭發展能力。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各項制度,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政策,繼續實施科學育兒指導項目。

  (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開展市中醫院二期工程建設前期工作,力爭2016年中正式動工。抓緊推進市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和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確保如期建成投入使用,為群眾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

  (七)加強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加大衛生計生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開展衛生計生行政領導干部能力培訓。大力實施農村衛生人才訂單定向培養、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規范化培訓項目。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進一步提升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待遇,改善基層衛生人員的生活條件,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

  (八)認真抓好其他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衛生鎮村創建工作,落實創衛十大工程,全面完成各項創衛工作任務,提高我市省級衛生鎮村的比例。抓緊籌劃“十三五”工作,編制好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抓好作風建設,為全市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扎實做好依法行政、科教宣傳、珠海陽江對口幫扶、消防、安全生產、保密、信息公開、網絡問政、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del id="hnwhh"></del>

  1. <th id="hnwhh"></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