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箏源遠流長,自古便有放風箏的歷史。從古至今在風箏文化的不斷沉積之中形成了風箏的“五大流派”。在國內,陽江與山東的濰坊匹敵,南北遙相呼應,成為中國南北風箏實力最為強大,最有可比性的兩個流派。在風箏千年的不斷延續之中,在原來的“五大流派”中又產生了“南有陽江,北有濰坊”的這樣一種格局,現在每年陽江重陽風箏節都會吸引大批的游人前來放風箏。
陽江風箏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陽江背山面海,曠野遼闊,到處都是天然的放飛場。早在宋代,陽江已有重陽放風箏的習俗。據說那時有一位州官叫王亙,他在北山一塊“仙掌石”上鑿了一個“流杯池”,每到重陽佳節,就邀請各界名流,集于石上,一面“曲水流觴”,一面放風箏觀賞,周圍百姓也在山間支起帳篷觀看。 《陽江縣志》載:“重九日,結伴攜酒選勝登高,士人賦詩,兒童放紙鳶較高下。”到了清代,場面更為壯觀。清人林葆瑩詩云:“浮屠七級北山坳,紙鷂參差萬影交。”可見當時之盛況。制作放飛風箏是陽江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項集文化、藝術、娛樂、運動等為一體的民間傳統活動。陽江風箏的活動盛況在《陽江志》(民國十四年版)已有記載,此風俗一直延續至今。每逢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正是紙鷂放飛的最佳時節,放風箏便成了民間最興盛的賽事。
陽江是中國風箏之鄉,為南派風箏的代表之一。陽江扎制的風箏,種類繁多,造型美觀,技術精巧,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不但放飛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備,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近幾年來在全國比賽中多次名列前茅。1986年,陽江首次組織風箏隊,代表廣東參加在山東濰坊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風箏比賽。1988年建市后,陽江風箏代表隊多次參加全國風箏比賽,至今,共獲得全國金牌92枚。成為中國風箏“南派”之首,與“北派”山東濰坊風箏比翼雙飛。陽江風箏還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大賽,共獲得國際金牌12枚。陽江的“靈芝”風箏還被評為“世界風箏十絕”。
1991年,陽江市建成南國風箏競技場,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人放飛,是目前全國最具規模的風箏放飛場。
1992年,在陽江舉辦的重陽風箏節,除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參加外,還有美國、英國、日本、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加。
1993年7月,中國風箏協會命名陽江為“中國風箏之鄉”。
陽江風箏的“龍頭蜈蚣”腰節上用帶有草根的莖作橫擔。橫擔的兩端沒有羽毛或紙穗,只用自然的草根當作阻尼,每個腰節下面有一紙舌,隨風飄動。這種風箏的設計制作采用“仿生學”原理,按“百足”類動物的生態,從頭到身軀、肢爪,形似傳神,巨者可達100多米長。放到高空時,能搖頭擺尾,栩栩如生,還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龍吐珠”、“戲鞭炮”、“龍頭吐火”等,有聲有色。這種“龍頭蜈蚣”飛起來真如蚊龍出水,神龍飛天一般,可稱一絕。
陽江市最有自己特色的風箏要算“靈芝”。這種風箏呈橢圓形,頂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蹦活現的小鹿,口含一靈芝草在不停跑動。風箏的頂端,用一根很薄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張開,在空中迎風“汪汪”作響,方圓數公里可聞。它在飛行時類似硬翅風箏,可形成一對稍向下彎的“膀兜”呈弧形翼剖面。它的中間有一長桿,下扎鹿口靈芝的圖案,造型別致精巧又獨具特色,是傳統中國風箏中一個可與北京“沙燕”,南通“六角”媲美的獨特的品種。而且靈芝風箏上帶長弓,緊張藤弦,風吹弦鳴,聲傳天外,是名副其實的“風箏”。靈芝風箏還有很多變種,如“蓮花荷葉”等。除“靈芝”、“蜈蚣”外,陽江風箏的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鷂”。這種風箏的群眾扎制基礎最廣,品種也最多。從花草魚蟲、鳥獸動物、人物圖像一應俱全,常見的有雙桃、雙鳳、石榴、百鳥歸巢、孔雀開屏等。陽江市由此也被稱為“紙鷂城”。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