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陽江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以高水平法治建設護航高質量發展,為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陽江建設
?。ㄒ唬?span style="color: #000000;">堅持和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法治陽江建設列入市委“433”工作安排、《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市委依法治市辦印發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召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陽江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暨南粵法治報告會和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會。市、各縣(市、區)依托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圖書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平臺,全面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多次對全市法治建設工作作出批示,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召開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進會暨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推進會,部署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和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在2023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中,陽江市在全省排名第13,粵東西北地區排名第4,比上一年進步6名,法治政府建設加快向縱深推進。
(二)推動年度法治建設重點工作落地落實。市縣鎮三級黨政及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度述法工作全覆蓋。印發《陽江市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綱要任務分工方案》,扎實推進法治改革各項任務。制定陽江市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落實市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任務12期。開展全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我市5個項目獲評廣東省優秀普法項目。各縣(市、區)、鎮(街道)及市、縣兩級部門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制度,法治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
二、聚焦全市中心工作,法治賦能高質量發展成效更加彰顯
?。ㄒ唬?span style="color: #000000;">持續發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2024年1─11月,全市新登記企業12187戶,同比增長26.08%。制定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涉企服務負面清單、陽江市營商環境年工作任務清單“3張清單”,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優化營商環境配套舉措。率先在全省推行12345熱線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入選新華社《政務智庫報告——數字政府觀察》和全國政務服務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在粵東西北地區率先建設陽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臺,實現覆蓋15個業務部門的46個服務事項“證照聯辦”。印發《2024年陽江市“全市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第一批)》,全市通辦事項在市縣鎮三級均可辦理。拓寬跨域通辦事項,與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市政務服務數據共享調用,實現149種電子證照跨市應用。
(二)以法治方式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市檢察院成立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服務監督e站,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務。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工商聯建立健全溝通聯系機制,印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勞動爭議審判等白皮書,發布善意文明執行“暖企”、“護企”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等系列典型案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增設涉外等法律服務窗口,在工業園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點。2024年1─11月,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提供服務60336宗,網絡平臺群眾需求響應率多次排在全省前列。為企業申請行政復議開辟“綠色通道”,通過“容缺受理”對涉企復議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受理。
(三)深入推進數字法治政府建設。與20個地市簽訂協議,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開展。率先在粵商通APP上線10個企業開辦類“一件事”主題服務,是“粵系列”平臺首個由地市自主推出的“一件事”主題服務。15個本地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粵智助”平臺,可辦服務事項303項,業務辦理量超183萬宗。
?。ㄋ模?span style="color: #000000;">加速推進涉外法治工作。出臺《陽江市涉外法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市司法局建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專班和涉海法律服務工作專班,審查涉海、涉外法律事務46件,提出171條意見。舉辦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深入開展2024年陽江市商務法律服務月活動,為外經貿企業開展法律專題培訓,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貿易風險防范應對機制。推廣涉外公證“代辦認證”服務,全市5家公證處辦理涉外公證1591件。成立市律協涉外法律專業委員會,組建陽江市涉外律師人才庫,持續提升我市律師涉外法律服務能力。指導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幫助20家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問題。
三、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嚴格落實立法工作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規范完善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制度,切實發揮聯系點在法治建設“一點多能”的作用。重新擇優選聘陽江市政府立法咨詢專家22名,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專業支撐和智力支持。高規格舉辦陽江市2024年度市政府立法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培訓班,召開粵西片區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交流研討會,進一步增強隊伍的法治素養和業務能力。
?。ǘ?span style="color: #000000;">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2024年9月1日起,我市正式施行《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形成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出臺市政府規章《陽江市水上安全管理辦法》,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水上安全治理新格局。加強審查監督管理,辦理市本級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114件次,提出審查意見697條,經審查后出臺的市政府規范性文件6件,市級部門規范性文件25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深入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涉企罰款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四、健全完善行政決策程序體系,有效提升行政決策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推動落實《陽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印發《陽江市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抓好各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跟蹤指導監督。壓實部門法律論證責任,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重大項目推進中的合法性審查工作。市司法局辦理市本級政府法律事務449件,提出審查意見1385條,涉及財政資金90.16億元,審查政府合同協議73件,提出審查意見311條。加強隊伍建設,省司法廳在我市舉辦四市政府法律顧問業務培訓班,有力提高政府法律顧問的業務水平。
五、聚力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再上新臺階
?。ㄒ唬?span style="color: #000000;">推動行政執法質量提升。貫徹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陽江粵執法”平臺覆蓋應用,線上辦案數6445件,18個單位在“陽江粵執法”開展非現場執法云巡查辦結量57宗,持續提升行政執法智能化規范化水平。
?。ǘ?span style="color: #000000;">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19個市直部門制定了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規范行政行為。落實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2022年至今,先后匯編兩批《陽江市市直單位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22個市直單位發布了352項減免責事項。推動實施行政執法“觀察期”制度,優先采取教育提醒等柔性執法方式。建立全過程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機制,5個市直部門制定了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開展涉企亂罰款問題專項整治和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對重點領域問題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及實地檢查。推行涉企“綜合查一次”清單制度,10個市直部門制定了工作計劃,切實杜絕涉企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檢查等問題。
六、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提高新時代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
?。ㄒ唬?span style="color: #000000;">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匯報并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開展行政復議開放日和行政復議進社區、進園區、進企業活動。優化“現場+郵寄+網絡”申請渠道,依托行政復議服務平臺等網絡平臺及立案受理服務大廳等實體平臺,全覆蓋建立行政復議申請咨詢服務專窗。市政府出臺《陽江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建立行政應訴監督及責任追究制度。全市共有46個鎮(街道)司法所設立行政復議與調解對接工作站,引導更多行政爭議就地調解或進入行政復議渠道。2024年以來,全市辦理行政復議申請案件735件,同比增長31%,復議訴訟比為2:1。加強行政復議監督,糾錯行政復議案件69件。市政府出具了建市以來首份行政復議調解書,作出的2件復議決定書分別榮獲全國行政復議法律文書一等獎和全省優秀行政復議裁判文書,行政復議工作水平持續提升。
?。ǘ?span style="color: #000000;">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基層治理成效日益凸顯。推動基層司法所與鎮(街道)綜治中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協調配合,健全完善訴調對接、訪調對接、警調對接機制,打造陽江特色的“疍家調解法”、“五室合一”調解機制,建立“恩平市與陽東區邊界調解室”,多元解紛工作大格局進一步健全完善。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運用“訴前聯調+司法確認”非訴解紛模式,高效化解一起涉13.6億投資項目的工程分包糾紛。聯合懲戒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行為,全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為2801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及經濟補償金約3721.42萬元。全市共有41個鎮(街道)完成了綜治信訪服務中心平臺標準化和業務規范化建設,切實增強基層摸排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七、加強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實現行政權力規范運行
?。ㄒ唬?span style="color: #000000;">從嚴從實接受監督。市政府認真執行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2024年市政府辦理全國、全省、全市“兩會”的建議提案共240件,辦復率100%。各級政府自覺接受法院司法監督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聚焦重點領域加強審計監督,完成20個市級審計項目,推行常態化廉政回訪巡查監督。
(二)持續提升政務公開和政務誠信水平。推進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健康運行,依法依規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推動重大政策解讀提質增效,辦理網民給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留言499條。高標準推進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及“信用中國(廣東陽江)”門戶網站建設,歸集公共信用數據2236萬條。在20多個重點領域運用國家的評價結果開展分級分類監管,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加快推進。
2024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個別領導和干部的法治理念還需進一步增強;相關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規范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鎮(街道)等基層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執法能力亟待提升;各地各部門在法治領域創新經驗做法和亮點不多;新型法律服務領域仍需拓展,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力度有待加強;各地各部門法治隊伍力量有待進一步充實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市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下一步,陽江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著力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推進、社會協同的工作格局,為奮力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貢獻法治力量。
一是以更高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壓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全面完成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各項任務,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高質量發展。二是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完善法治建設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強督促指導力度,著力抓好問題整改,持續推動工作提質增效。三是以更實舉措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各項任務。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深入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更好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改革為動力推動法治陽江建設取得新成效。四是以更優服務推動營商環境提檔升級。加強《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宣傳貫徹實施,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落實,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為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