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2010年全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視察陽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市委五屆八次全會和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宜居城鄉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事業的科學發展,迎難而上,狠抓落實,不斷推動全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工作上新水平。
一、強化規劃,推動宜居城鄉建設
1、認真抓好今年城建口項目計劃中25項規劃和設計的編制。重點抓好陽江市綠道概念性規劃、市區“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凌宵巖風景區規劃、“黃線、藍線、紫線”三線規劃以及氣象公園、北山公園、中山公園等規劃工作,繼續完善三江島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南新區分區總體城市設計及核心區詳細城市設計、海陵島重要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根據省、市的工作部署,啟動陽江市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和陽江市中心城區周邊區域控制性規劃編制工作。當務之急是要結合《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抓緊編制我市250公里綠道規劃,并于近期實施海陵島“南海一號”大道、市區共青湖水庫—金雞寺、鴛鴦湖—金朗島等路段的綠道建設,實行重點突破,帶動全市綠道網絡的建設,逐步與珠三角綠道網連接,力爭打造成為全市的標志性工程(責任單位:由規劃用地科牽頭,市政科配合)。
2、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推進“雙轉移”工作,大力支持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園、銀嶺科技產業轉移園等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責任單位:由規劃用地科牽頭,城鄉科、報建科、驗收科配合)。
3、認真抓好“三舊”改造工作。市政府已印發《關于貫徹省政府進一步推進“三舊”改造促進節約集約用地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并制訂了《關于陽江市城市規劃區內“三舊”改造擬選范圍分期實施的初步方案》,初步確定改造項目39個,改造總面積約513.5萬平方米。我局要認真做好“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并積極配合市“三舊”辦推進“三舊”改造工作,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居住質量(責任單位:由規劃用地科牽頭,住房保障科、房地產科、城鄉科、市政科、市拆遷辦配合)。
4、認真抓好4個宜居城鎮、10個宜居村莊示范點以及231個行政村(包括新列入省級村莊規劃試點的90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通過典型引路,進一步改善村鎮人居環境(責任單位:城鄉科)。
5、全面開展創建宜居城鄉績效考核。我市已參照省的做法,制訂了《陽江市創建宜居城鄉工作績效考核辦法(試行)》、《陽江市宜居城鎮、宜居村莊、宜居社區考核指導指標及宜居環境范例獎申報和評審辦法(試行)》。在接受省考核的同時,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組織對各縣(市、區)創建宜居城鄉的工作績效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各地城鎮住房保障指數、宜居社區指數、環境綜合治理指數、綠色開敞空間指數、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指數、交通便捷指數、文體設施指數、節能減排節地指數、基本社會保障指數、治安維穩指數等10大指標,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并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由城鄉科牽頭,規劃用地科、市政科、房地產科、住房保障科配合)。
6、積極開展創建宜居村鎮“八個一”活動。根據省、市的有關要求,從2010年起至2012年,連續3年在全市各縣(市、區)開展宜居村鎮“八個一”創建活動,以縣(市、區)政府為檢查考核對象,全面提升我市城鄉環境建設水平(責任單位:由城鄉科牽頭,規劃用地科、市政科、建管科、房地產科、住房保障科、燃氣科配合)。
7、積極推進村莊整治工作。根據省“萬村百鎮”整治工作的要求,重點抓好縣城以上城市的出入口、主干道、國道、省道兩側1000米以內的村鎮和重要的旅游景區景點的風貌整治,實施“凈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責任單位:由城鄉科牽頭,規劃用地科配合)。
二、抓好建設,提高城鄉居住環境水平
1、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廉租住房建設資金和用地保障制度,從財政預算、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等渠道落實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穩步推進廉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逐步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2010年全市要建成廉租房600套,總投資估算4500萬元,其中市區要建成廉租房400套,計劃投資3600萬元,確保今年5月上旬開工建設,2010年底交付使用。另外,市區要建設經濟適用房427套,目前已納入建設計劃(責任單位:住房保障科)。
2、牽頭建設市人防應急指揮中心綜合大樓。該項目初步選址在城南新區,總占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估算投資9000萬元,資金來源主要是人防易地建設費,2010年9月開工建設(責任單位:由市公共工程局牽頭,規劃用地科、報建科、規劃設計院、審圖中心配合)。
3、認真抓好公共工程項目建設。重點抓好開陽高速連接線跨線橋工程、市第一中學高中部遷建項目、市職一中新校區建設項目、市中醫院、市白沙糧庫和市水上活動中心工程等項目建設工作。特別是作為業主要著力抓好開陽高速陽江連接線擴建項目跨線橋及配套市政道路工程,爭取今年11月上旬完工。認真貫徹執行《陽江市政府投資市屬非經營性項目實行代建制暫行辦法》,嚴格履行基建程序,節約工程建設成本,提高投資效益(責任單位:由工程局牽頭,規劃用地科、建管科、招標辦、報建科、驗收科、規劃設計院、審圖中心配合)。
4、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認真履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的職能,大力支持市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推進市區二環南路、新江東路、富康路、高涼路等城市道路建設,逐步解決新城舊區之間的交通對接問題。支持開工建設新江南路、創業北路、馬曹路西段等城市道路,推進東風三路改造項目建設,進一步拉開城市建設框架,提高城市品位。加強城鄉防災減災工程建設,重點抓好陽江市區“一河兩岸”改造工程和陽春、陽東、陽西的城區防洪工程建設(責任單位:由市政科牽頭,規劃用地科、建管科、報建科、驗收科配合)。
5、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全力支持陽江核電站、陽西火電廠、陽春抽水蓄能電站、5萬噸鎳合金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營造城市建設新亮點和經濟新的增長點(責任單位:規劃用地科、建管科、招標辦、報建科、驗收科、審批服務科)。
6、抓好城鄉治污保潔工程特別是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重點抓好陽東、陽春、陽西垃圾填埋場建設,提高我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近年全市要建成3個達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縣級垃圾處理場、40個鎮級垃圾中轉站,每個自然村至少要建設一個垃圾收集池;建立較完善的村鎮環衛管理體制和環衛隊伍;加緊編制村鎮垃圾收集處理規劃,積極推廣村保潔收集、鎮運輸中轉、縣(區域)集中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模式(責任單位:城鄉科)。
三、完善管理,規范建設市場秩序
1、抓好建筑業管理,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大對建筑行業的工作指導和管理力度,堅持以做強建筑業龍頭企業、做大建筑業隊伍為理念,大力支持市建安集團、一建集團等龍頭企業開拓市外建筑市場。同時,還要兼顧專業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發展,鼓勵和創造條件發展壯大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企業。繼續做好為企業、為基層服務工作,促使更多的施工企業晉升或增項資質,提升全市建筑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建管科)。
2、抓好房地產業管理,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認真落實好中央和省的住房政策措施,正確引導和調控房地產市場,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保持房地產業合理的發展規模和增長水平。積極支持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我市投資建設,鼓勵開發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高品位大型樓盤,帶動我市房地產開發整體水平的提高。加強房地產市場調研和動態分析,合理引導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投資,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開發建設行為。積極引導市民轉變住房消費觀念,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責任單位:房地產科、規劃用地科、報建科)。
3、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規范有形建筑市場運作。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嚴格控制政府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完善招投標管理制度建設,認真組織實施《關于加強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關鍵環節管理的實施意見》、《陽江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規定》、《陽江市建設工程招標評標定標辦法》、《陽江市限額以下建設工程選定施工承包人管理辦法》及《<陽江市建設工程施工招標評標定標辦法>補充規定》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我市有形建筑市場秩序,確保工程綜合招標率和應公開招標工程公開招標率達到100%(責任單位:招標辦、交易中心)。
4、加強質量安全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狠抓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工作,力爭今年實現創兩項以上省優良樣板工程及“雙優”樣板工地的目標。嚴格把好施工圖紙審查關、施工許可關、質量安全監督關、工程監理關,進一步推行“平安卡”制度和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確保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達100%,確保不發生重大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事故。加強部門協作,大力整頓燃氣市場,查處非法經營燃氣銷售點,確保燃氣安全(責任單位:建管科、質監站、安監站)。
5、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公積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監管,加強風險管理,確保資金安全,維護繳存職工的合法權益。繼續抓好住房公積金支持職工購房貸款政策的落實,支持職工通過住房消費改善居住條件(責任單位:住房保障科、公積金管理中心)。
6、繼續推廣使用散裝水泥,推進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工作。重點抓好建筑節能設計施工圖審查和質量監督工作,積極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墻體材料,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和使用袋裝水泥,配合有關部門依法依規逐步關閉國道、省道旁邊的實心粘土磚廠。加大征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力度,支持新型墻材企業上檔次、上規模,努力為市場提供以非粘土類制品為主體、適應建筑市場要求的新型墻材產品,推動我市“禁實”工作上新臺階(責任單位:由科教科牽頭,建管科、散裝辦、質監站、審圖中心配合)。
7、加強房產登記管理。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簡化工作程序,提高辦證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升群眾滿意度(責任單位:產權科、發證辦、交易所、估價所)。
8、依法依規加強城市拆遷管理。今年重點抓好北湖公園、東門南路、馬南灣路、高涼路西段等拆遷項目的管理工作,規范拆遷行為,妥善處理好拆遷房屋的征收、安置、補償等難點問題,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單位:住房保障科、市拆遷辦)。
9、加強收費管理。認真執行收費管理各項規定,推行收費公開,規范收費行為。同時,認真貫徹收費減免優惠政策,按規定實行減免,以減輕企業負擔。加強對下屬單位收費的監督檢查,確保收費公正公開(責任單位:計財科、報建科、驗收科,局直屬各單位)。
10、繼續抓好“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和“工業發展活動月”等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專項工作,爭取年內達標、通過檢查,完成任務(責任單位:黨委辦、人事科、審批服務科)。
11、繼續開展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試點村干部培訓,重點舉辦宜居村鎮建設培訓班,適時舉辦村鎮規劃編制技術人員培訓班等(責任單位:城鄉科、科教科)。
四、加強服務,認真轉變政府職能
抓住大部制改革的契機,按照“優質、高效、規范、廉政”的原則,進一步鞏固職能整合的成果,大力推進辦事流程再造,精簡辦事環節,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推進機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從“被動型”向“主動型”,從“常規型”向“高效型”三個轉變,建設服務型機關。一是轉變職能,理順職責關系。切實解決過去存在的職責分工不清、職能交叉重疊的問題,形成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協調一致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格局。二是積極推進辦事流程再造。縮減每個環節的辦理時間,同時把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大大減少審批時間。三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戰斗力強的干部職工隊伍,推動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工作順利開展(責任單位:由審批服務科、人事科牽頭,其他科室配合)。
五、轉變作風,切實提高行政效能
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委十七屆五次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學習型機關建設,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分解落實,進一步完善懲防體系。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綜合執法水平。一是要落實崗位責任制。將各級各崗位的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從廉潔從政、工作質量、辦事時限等各個方面明確崗位責任,實行一級抓一級,確保責任的落實。二是要加強督查督辦工作。由紀檢組牽頭成立督查組 ,加強對各項業務工作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的督查,以加快各項業務工作和項目推進的進程,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三是認真受理群眾投訴。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依法依規進行調查和處理,對經查實屬行政機關責任的事項,要堅決予以糾正,對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對由于群眾誤解而發生的投訴,也要進行耐心的解釋,維護安定和諧的局面(責任單位:由黨委辦、監察室、人事科、法規科牽頭,其他科室配合)。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