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根據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和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和有關決策部署,結合我局實際,制定2010年工作計劃。我市工商系統的2010年工作思路是: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狠抓服務升級和管理創新,全面推動體制轉型和作風轉變,切實提高全市工商系統的發現力、執行力、應急力,服務陽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一、在提高市縣局機關干部素質上動真格。一是抓班子。堅持民主議事、科學決策,建立局領導輔導講課制度,從1月份起,市縣兩級局班子成員按排序,自選課題輪流向股級以上干部授課,力促兩級班子成員主動加壓提高素質,增強領導能力。二是促學習。抓好黨員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回頭看”,制定《2010年黨員干部學習計劃》,落實黨員干部“一周一學”制度。按照“訓前需求調研、訓中教學互動、訓后延伸服務”的教學辦法,突出重點崗位開展系統化、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提升機關干部整體素質,逐步消除“能者在干,不能者在看”不良現象。三是施激勵。開展服務標兵、業務能手評選和文明科(股)室、示范崗位創建活動。對獲市級以上機關表彰的單位(個人),按貢獻的大小實行不同的物質獎勵,激發干部爭先創優熱情。四是興調研。大興調研之風,組織市、縣兩級局班子成員和市局機關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專題調研,及時抓好調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強對基層業務指導,加快制定相應的內部工作指引和外部工作指導意見,付之基層實踐應用,實現市、縣局機關從“全能型”向組織指揮型機關轉變。五是強督辦。把全年的工作編成工作要點一覽表,明確責任領導、責任科室、完成時限等,落實每月工作分析會制度,每月初組織市局班子成員和各縣(市)局、分局以及市局機關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召開局長辦公(擴大)會議,分析當月工作落實情況,排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部署下一個月工作,推動抓工作落實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確保全年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六是抓廉政。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的檢查考核,加強黨廉教育,認真組織開展以“加強制度建設,構筑拒腐防線”為主題的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回頭看”,鞏固行評成果,繼續深化基層執法人員向監管服務對象代表述職述廉工作,積極探索符合陽江工商實際的廉政風險和監管風險防范工作。
二、在基層規范化建設提前達標上下功夫。一是加快示范點建設。各縣級局在春節前完成1至2個基層建設示范點建設工作,把省局定下的框架性原則具體化、把共性要求特色化,以點帶面,力爭今年內完成基層規范化建設達標工作。二是加強基本設施建設。盤活工商所整合后閑置的固定資產,開展工商所經費保障等專項調研,抓好節約增效,為基層添置必要、急用的辦公、執法裝備。三是抓好崗位資格認證考試。全面輪訓,堅持一月一抽考,不及格的,安排補考,以考促學,確保全員通過崗位資格認證。四是創新基層監管模式。建立以經濟戶口和行業、市場、商品類別風險等級為依托、以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動態化為基礎、層級管理與屬地管轄相結合的精細化、信用型監管體制,全面落實網上登記、年檢、巡查、辦案措施,使基層“哨兵”作用更突出、機關后盾作用更明顯,力爭年內工商所辦案領域有新突破、辦案數量與質量有大提高。
三、在推進監管執法機制創新上抓落實。積極探索,在創新市場監管模式上下功夫,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狠抓食品安全監管。做好《食品流通許可證》發放工作,規范食品經營主體的準入、經營和退出行為,并結合亞運會的舉辦,進一步加強商品抽檢工作,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巡查監管,突出抓好食品專項執法檢查,確保群眾消費安全。二是保持打傳高壓態勢。深入開展打傳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工廠活動,落實打傳工作責任制,健全粵西五市聯防聯打傳銷合作機制,規范直銷行為,堅持打防結合,以防為主,不讓傳銷在陽江立足。三是強化農資打假。推行區域動態巡查,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時期、重點農資開展專項市場整治,大力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和不合格農資商品的違法行為。四是推進消保維權。改革 “12315”運作模式,推行重點消費投訴約談、誡勉、爭議協商和解、消費者滿意度評價、消費維權預警等機制,與行業協會建立維權聯動合作機制,快受、快轉、快辦、快結、快復消費投訴舉報,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五是加強商標廣告監管。加大商標侵權執法力度,建立與市內重點企業聯合打假機制,嚴厲打擊“傍名牌”、仿冒亞運標志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完善廣告聯合監管機制,加強新聞媒體廣告監管,切實維護文明誠信、公平競爭的廣告市場秩序。六是突出重點行業監管。積極爭取將無照經營查處取締工作納入陽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體系,突出抓好網吧、加油站、娛樂服務場所等行業無照經營清理工作。
四、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做文章。一是優化工商服務措施促進招商引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促進粵西地區振興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省局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進窗口規范化建設,積極支持和配合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并圍繞市“雙轉移”目標任務,加強系統內外協調配合,積極為遷移企業、產業轉移園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便捷高效的牽引服務,力促更多更大的項目落戶陽江,推動陽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提高商標管理效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通過上門宣傳、媒體宣傳、板報宣傳等多種有效途徑,進一步提高企業商標運營意識。引導和幫扶優勢、支柱行業企業走自主品牌發展之路,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實現產業集聚。加強對南海1號等地方特色商標資源宣傳引導,推進陽江文化名城建設。三是落實服務“三農”政策促進新農村建設。加強紅盾護農、合同幫農、商標富農工作,引導農民組建更多更為規范的專業合作社,加快陽江農業產業化發展;積極培育農產品商標,推動陽江特色產業向規?;l展;支持培育發展農村經紀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陽江訂單農業發展。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