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商務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商務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市委七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和省、市商務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明確目標,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作為,全市商務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上半年商務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穩定增長。2017年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目標增長8.5%(省為10%)。1-5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12億元,同比增長9.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低于省目標值0.9個百分點。從城鄉結構看,城鎮211.23億元,增長9.0%;鄉村60.89億元,增長9.5%。從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30.39億元,增長16.7%;商品零售241.73億元, 增長8.2%。從行業類別看,限額以上41.14億元,增長7%;限額以下230.98億元,增長9.5%。從區域結構看,江城區96.23億元,增長7.9%;陽東區34.77億元,增長9.1%;陽春市96.57億元,增長10.1%;陽西縣26.34億元,增長9.1%;海陵區13.46億元,增長10.3%;高新區4.8億元,增長11.8%。
(二)外貿進出口下降幅度逐步收窄,出口實現穩增長。2017年我市貨物進出口預期目標是增長2%。1-5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47.1億元,同比下降3.9%,完成全年任務的33.4%。其中,出口37.9億元,同比增長6.5%;進口9.2億元,同比下降31.5%。外貿進出口自3月起降幅逐步收窄,1月外貿進出口下降14.9%,1-2月下降24%,1-3月下降20.2%,1-4月下降16.9%,1-5月下降3.9%,較1-4月收窄13個百分點。5月單月進出口13.5億元,增長57.5%,是我市進出口值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止跌回升,其中出口8.8億元,增長21.6%;進口4.7億元,猛增2.6倍。
(三)合同利用外資大幅增長,實際利用外資下降。2017年我市實際吸收外資預期目標是增長5%。1-5月,全市新批外資項目5個,合同利用外資85486萬美元,同比增長20548.79%;實際利用外資2394萬美元,同比下降21.61%,完成全年任務的22.8%。
(四)口岸貨運總量增長迅猛。1-5月,陽江口岸進出口貨運總量為422.09萬噸,同比增長80%,其中進口418.98萬噸,同比增長81.5%;出口3.11萬噸,同比減少14.7%。
(五)加工貿易部分指標提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2017年,我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任務目標為:加工貿易企業“委托加工+自主品牌”方式出口比重達到61%,承接(或新增)5個以上加工貿易企業(項目)。1-5月,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3.8億元,同比增長11%。加工貿易企業委托設計和自主品牌混合生產方式出口所占比重達到61.2%,新增加工貿易企業3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細化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分工。為了抓好今年各項工作的落實,我局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印發了《2017年陽江市商務工作要點和任務分工》、《2017年陽江市商務局十大重點工作項目》,制定了局(會)領導干部掛點聯系縣(市、區)及50家重點外經貿企業工作制度,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年初,市政府已將今年商務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落實縣(市、區)責任。2月,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商務工作會議,對全年商務工作進行部署,提出采取八大措施,抓好37項重點工作,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貫徹落實全市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4月,我局隨即召開全市第一季度商務工作形勢分析會,貫徹落實全市“以海興市”工作暨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總結第一季度商務運行情況,研究提出下一步具體工作思路和舉措,打好商務發展的攻堅戰、翻身仗,努力實現商務工作穩增長。
(二)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招商工作機制和方式。
1.創新招商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為加強招商機構和隊伍建設,市委決定,組建市招商局,隸屬于陽江市商務局。根據市委部署,我局擬定了招商局職責、內設機構,抽調能力強、經驗足的同志到招商局工作。制定《陽江市成立招商小分隊工作方案》和《陽江市招商小分隊人員抽調工作方案》,成立高端不銹鋼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兩個招商小分隊。配合市委組織部做好人員抽調培訓工作,組織小分隊投入招商一線。
2.創新專業(精準)招商方式。制定新的《陽江市開展專業(精準)招商工作總體方案》,圍繞“以海興市、綠色發展”主題,突出抓好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和風機制造業基地建設,以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合作招商為抓手,大力開展十大產業和園區精準招商工作。
3.創新招商引資政策。制定和出臺《陽江市招商引資扶持重點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對新引進的高端不銹鋼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給予落戶獎勵,對經營貢獻大、擴建廠房產業發展等給予扶持,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方式,優化招商環境,強化保障等方面工作,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4.主動走出去招商。上半年,蔡德威副市長率領市經信局、市商務局一行赴佛山、廣州番禺開展招商活動,拜訪了宏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廣東陽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番禺高勛染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和廣東建遠建筑裝配公司。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進帶隊組團赴茂名化州市上門拜訪海利集團,向公司董事長李儒昌進行招商推介。市商務局主要領導率領招商組聯合華陽招商公司赴佛山開展不銹鋼產業招商,拜訪考察佛山市再輝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圣邦不銹鋼有限公司和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招商組分別向企業介紹了陽江不銹鋼產業的基本情況,土地、產業工人、電力成本等投資優勢,特別是指出我市正在大力打造中國(陽江)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在依托廣青金屬科技公司煉鋼基礎上,于今年6月份上馬熱軋項目,現正大力招引冷軋以及制品等不銹鋼下游產業,并為此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歡迎企業到陽江考察投資,同時邀請企業參加我市將于7月在陽江舉行的熱軋項目動工儀式和陽江市招商引資暨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
5.做好全市招商引資暨推進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大會以及陽江市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會籌備工作。全力做好全市招商引資暨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和陽江市重點項目招商推介會會務、會議材料的組織和簽約項目的收集匯總、篩選等籌備工作,重新制作編印《陽江市資源優勢與招商項目》小冊子和《陽江市投資環境》推介宣傳片。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銜接,協調解決籌備工作中的問題,確保招商推介會順利進行。
6.做好珠海陽江合作共建項目簽約工作。2月28日,珠海幫扶指揮部在我市舉辦了珠海陽江合作共建項目簽約暨重點項目開工儀式。本次簽約和開工項目共計68個,其中簽約項目33個,動工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205.68億元,預計全部達產后新增產值544.48億元。會上共簽約33個項目,包含31個產業項目和2個戰略合作協議。31個簽約項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五金塑料、旅游服務等多個產業,產業項目總投資126.87億元,預計全部達產后年新增產值421.5億元。
7.做好市委主要領導赴捷克、瑞典、丹麥開展招商經貿活動的籌備工作。6月9日至18日,陳小山書記率我市經貿代表團赴捷克、瑞典、丹麥開展投資貿易和對相關機構、企業的考察活動。出訪期間,代表團參加了第一屆捷克-斯洛伐克-中國投資與貿易論壇,舉辦了6場經貿對接會,拜訪了當地重點企業和協會,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與瑞典愛生雅集團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與大馬士革公司等重點企業簽訂貿易合作合同3800多萬美元,達到促進投資合作、開拓國際市場和宣傳推介陽江新市場的目的。
8.加快投資促進信息化平臺建設。我局投資促進信息化平臺正在建設,招商網站“投資陽江”已初步建成,將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招商載體庫、客戶庫,打造智慧招商環境和招商工作網絡,開展網上招商。
(三)多管齊下,扭轉外貿進出口下滑趨勢,實現出口穩增長。
1.加強商務運行情況分析研判和工作推進力度。年初,我局已將今年外貿進出口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每月對進出口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找準存在問題,特別是各縣(市、區)進出口情況。第二季度,我局對各縣(市、區)主要任務指標下半年的任務逐月分解,倒排時間節點,層層落實責任,按月督辦檢查。針對進出口工作嚴峻形勢,為找準問題,我局開展對我市對外貿易現狀、問題和對策專題調研分析,全面收集建市以來特別是近5年以來我市對外貿易規模、市場、商品、企業等結構數據,深入分析對外貿易突出問題,并就做好新常態下我市對外貿易工作提出對策和建議。
2.大力組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我局把組織企業開拓市場作為外貿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來抓,結合我市企業的實際需要,制定了2017年度30場赴歐洲、北美、南美、東盟、中東、非洲及國內重點城市等重點展會活動計劃,精心組織企業參展參會搶抓訂單。上半年,組織22家企業參加德國法蘭克福春季消費品展、美國芝加哥家庭用品展和波士頓水產展,共簽訂合約額1200萬美元;組織103家企業參加第121屆廣交會,累計成交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組織我市十八子集團、市海聯五金制品公司、克勞斯梅格公司等3家企業參加2017年加博會,成交額達3.6億元;組織14家企業參加2017香港家庭用品展;組織7家企業赴比利時參加布魯塞爾水產展暨荷蘭、丹麥經貿對接活動,開拓北歐水產品市場;組團參加2017年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助力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促進我市外貿穩增長結構,幫助企業爭取更多的扶持資金,我局積極主動與上級部門做好相關資金扶持的銜接和溝通工作,詳細制定資金安排計劃,積極發動外貿企業申報2016年開拓國際市場專項資金。出臺《2017年陽江市促進外貿穩增長實施意見》,提請市政府設立外貿發展專項資金,用于獎勵開拓市場成效顯著外貿企業、進出口額較大、同比增幅大的進出口外貿企業以及完成任務貢獻突出的縣(市、區)、有關部門和新業態外貿企業,對企業開拓出口市場特別是開拓東南亞等地中低端市場給予扶持幫助。
4.強化企業服務。5月,蔡德威副市長在市府220會議室主持召開了全市外貿工作座談會,聽取重點進出口企業和跨境電商代表企業就做好外貿發展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解決辦法和措施。針對企業困難和問題,我局逐一建立臺賬,安排人員跟進,協調幫助解決企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今年以來,我局制定了局(會)領導干部掛點縣(市、區)及50家重點外經貿企業工作制度,開展企業集中服務業活動,并組織多個調研組到各縣(市、區)和重點外貿進出口企業進行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做好嘉吉、廣青、弈川、世紀青山等外貿進口大戶的服務工作,積極動員他們擴大進口業務。做好進出口經營權備案登記工作,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約有70家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進行了備案登記,申領了進出口經營權,進一步壯大了外貿經營主體。
5.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加強餐廚用品國家級示范基地和水產品省級示范基地建設,引導外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扶持培育出口品牌。為培育區域國際品牌,我局開展了對陽江五金刀剪“全球采購基地”認證工作,通過廣貿天下公司聯合瑞士SGS公司組織到有關企業調研取證,通過了陽江五金刀剪“全球采購基地”認證,提高我市五金刀剪產業集群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促進產業開拓國際市場。121屆廣交會期間,我市采取抱團宣傳方式,進一步加大對陽江餐廚用品基地及陽江刀剪企業區域品牌的宣傳力度。
6.抓好進出口工作。以進口貼息政策和涉及進口許可證為抓手,做好機電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發證服務工作,推動嘉吉糧油、陽江核電、世紀青山、陽春新鋼鐵等公司擴大大宗商品進口,力爭進口數據增長,并享受國家相關進口貼息扶持政策。1-5月,為嘉吉公司辦理自動進口黃大豆許可金額 2382.06萬美元,為陽春新鋼鐵公司辦理鐵礦砂進口許可金額1506.44萬美元。及時了解和掌握重點進口企業經營情況,引導進口大戶在我市設立公司開展進口業務,協調解決進口統計問題,協助進口大戶解決銀行授信額度問題擴大在我市進口業務。
7.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做好重點企業的調研和宣傳工作,引導我市更多企業開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業務,擴大規模。組織擁有條件成熟項目的企業申報廣東省服務貿易專項資金。組織發動我市企業參加“2017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進一步加強我市與澳門經貿合作,加快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利用澳門的國際貿易優勢開發葡語系國家市場。推動我市旅游、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出口,培育文化輔導創意、旅游療養、信息服務、商貿物流等新興服務貿易業態。積極協助企業上報商務部服務外包平臺相關數據,1-6月,我市服務外包在岸和離岸執行金額已經完成334萬美元,完成進度的66%。
8.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下發了《關于對從事旅游購物商品出口試點企業試行備案登記的通知》,審核確定了廣東世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成為我市第一批旅游購物商品出口貿易試點企業。起草了《陽江(國際)五金刀剪商貿城申請開展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試點》等有關文件,力爭陽江(國際)五金刀剪商貿城早日被批準成為開展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試點。
(四)大力促進消費擴內需,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穩步增長。
1. 大力開展促消費活動。5月1日至5月31日,我局組織開展2017年廣東(陽江)夏季消費促進月活動,舉行嘉年華、購物狂歡節、美食節、建材節、服裝飾特賣、海淘用品體驗周、汽車展、家電促銷、商務誠信交流等10個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注重與電商、新型媒體對接和推廣,突出新興消費、服務消費等熱點,為企業和消費者搭建有效供需對接平臺,擴大商品和服務供給,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繁榮了市場經濟。活動期間,全市共舉辦各類活動18場,參與企業646家,共實現銷售額13.65億元。
2.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大力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在聯城物流、捷邦物流和風順物流中應用標準化托盤,新建的物流園區已經推廣應用標準化設施和設備。在制造業中推廣智能倉庫,目前已有金恒實業、信海建筑、小天星實業等6家企業建成智能倉庫,并與國際標準物流體系對接。提高商貿物流信息化水平,制定和印發《陽江市深入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流通創新發展,推動實體商業轉型升級,有效提高流通效率,實現電子商務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抓好三七物流、誠通物流及一批碼頭項目建設。至2017年5月,三七物流項目1、2號倉庫主體鋼結構工程已完成,7月份可投入運營;3、4號倉庫已完成鋼結構主體、防水板、防火墻等工程建設,項目配套設施工程正在有序開展。誠通物流綜合樓施工已完成至四層頂板,室內砌磚已完成至二層,1#、2#、3#倉庫等單體工程已完成打樁及樁基礎檢測。
3.推進現代商貿業發展。力促東匯城、盈信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東匯城項目累計投資2500萬元,占年計劃投資8.33%。目前,項目約完成1.42萬平方米地上主體工程,已簽進駐意向書客戶50個。盈信廣場商業中心、幼兒園、寫字樓主體結構已封頂,正在進行裝修裝飾工程,住宅樓大部分已進入封頂階段。
4.積極組織企業開拓內銷市場。為深入推進廣貨內銷和拓寬“陽貨”銷售模式,我局發動50多家企業參加“2017中國·天津投資貿易洽談會暨PECC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第十三屆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第十九屆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采購會”等商務交流活動。
5.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召開了加快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項目推進會,明確肉菜市場流通接點企業,確定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企業,安裝配套基礎設施,平臺軟件測試運行良好。
6.加強市場運行監測。為推進全市行業統計及市場運行監測工作有效開展,我局舉辦第一期限上商貿流通企業統計和市場監測業務培訓班,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以及全市60多家優秀商品流通限上網報企業參加培訓。上半年,加強與市統計部門、各縣(市、區)商務部門溝通和對接,保障社消零指標平穩運行。
7.抓好行業監管和商貿服務業發展工作。加強對典當、拍賣、二手車市場等行業的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1-5月,我市典當業務筆數2775筆,同比增長19.86%;典當總額13553.09萬元,同比增長 19.5%;全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共1808輛(其中,汽車1098輛,摩托車710輛,黃標車846輛);全市二手車交易量1770輛,交易金額9862.97萬元。深入昌大昌、卜蜂蓮花和陽東鳳凰酒店開展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做好宣傳工作,推進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管理。在全省21個地市率先建立商務誠信子平臺。
(五)推進電子商務建設,培育發展新商業模式。
1.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陽江服務中心村淘服務站點的建設,上半年,已建成農村淘寶服務站點共53家。積極推進農特產電商產業園建設和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推進陽江抱抱團商業營運有限公司提出的建設營運“陽江市農特產電商產業園”,培育陽江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園成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組織參加2017茂名品牌農業資源鏈接交流會暨農村電商高峰論壇和第二屆廣東省農村電子商務峰會,加強農村電商企業交流。
2.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舉辦跨境電商項目對接會,推進我市刀剪等特色產品對接海外批發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協調關檢部門做好陽江(匯達)跨境電商快件分揀清關中心B類快件業務的開展,指導和服務清關中心做好C類快件的業務工作,扶持清關中心加快發展。今年以來,C類快件業務量已超過300萬元。4月,我局聯合大龍網在陽江舉辦跨境電商項目推介對接會,利用新的跨境電商模式,助推陽江產品上架至海外批發商和終端市場,重點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海外分銷網絡。
3. 開展多種形式電商培訓活動。為有效掌控國外企業信用風險,3月,我局聯合陽江市博聚騰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舉辦“電商時代如何掌握海外企業信用管理(陽江)研討會”。邀請全球領先的賬務管理公司“美國歐文氏RMS”香港專家陳有德先生,從專業的角度引導各企業應注意的風險信號,提高防范風險能力。為進一步宣傳推廣電子商務政策,6月,我局聯合陽江市電子商務協會、陽江市網商會、陽江市微商創業促進會、陽江市電子商務學會、陽江市計算機學會和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舉辦了電商政策解讀暨電商行業發展研討會。
4.推進電商產業園項目建設。組織陽江抱抱團商業營運有限公司開展“陽江市農特產電商產業園”申報工作,進行了選址,進入逐級審批階段。
(六)推進口岸建設,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
1.做好口岸協調監管工作。組織了市交通運輸局、口岸查驗單位、高新區等相關單位到廣西欽州港和茂名港調研學習,借鑒兄弟口岸單位的經驗,制定《陽江港口岸海陵灣港區監管規劃建設方案》,加快完善港區通航條件和口岸查驗監管設施,提升口岸監管能力和貿易便利化水平。
2.推進陽江港口岸開放建設。委托廣州海事測繪中心編制了《陽江港口岸對外開放水域示意圖》,征求口岸查驗單位意見,與南海艦隊進行溝通和協調,擬定《關于陽江港口岸擴大對外開放的請示》,經市政府審定后上報省政府。
3.做好辦理陽西電廠配套碼頭第四次臨時進出國際航行船舶手續。指導陽西海濱電力發展有限公司申報陽西電廠配套碼頭臨時進出國際航行船舶工作,經征求口岸查驗單位意見后上報省口岸辦。
4.提高通關服務水平。做好陽江港口岸聯檢綜合用房裝修及配套工程結算審核支付工作,做好商務口岸聯檢大通關服務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強口岸監管場所的安全檢查工作,確保口岸安全暢通。為加強商務口岸查驗單位干部職工交流與合作,提高全體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局舉辦首屆陽江市商務口岸查驗單位職工運動會。
(七)抓好第16屆刀博會籌備工作。從2月起,我局已啟動第16屆刀博會籌備工作,擬定刀博會籌備工作方案。為落實第16屆刀博會主辦單位及相關申報工作,我局由主要領導帶隊,到北京先后走訪了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等三個單位,分別向三個單位匯報了我市第15屆刀博會情況,并就新形勢下如何辦好第16屆刀博會與商協會領導進行了探討,交換了意見,三個商協會都同意作為第16屆刀博會主辦單位。
(八)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為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營造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2017年我局在全局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組織開展在完成商務發展目標中創先爭優,在推進商務轉型升級中創先爭優,在服務企業中創先爭優,爭當“以海興市、綠色發展”排頭兵。制定和實施《市商務局(貿促會)2017年創先爭優活動考核評比辦法》,明確考核內容、程序、方式、結果運用等內容。召開了動員大會,每周由一名分管領導帶隊,每天早上到各科室開展紀律巡查,檢查人員的在崗情況,對各科室的工作完成情況和組織紀律執行情況進行綜合考評。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在全局營造爭創先進、爭當標桿、打造一流業績良好氛圍,推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九)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提高機關黨建工作水平。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一全局黨員干部思想,特別是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實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以市委巡察工作和專項治理為官不為工作為契機,進一步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推動作風建設從集中整治向常態治理深入,推動工作落實,治理為官不為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外貿進出口穩增長基礎不牢固。一是完成目標任務時間進度仍滯后。1-5月,全市僅完成全年目標的33.4%,要完成全年目標,接下來的7個月平均每月要進出口13.4億元,而1-5月平均每月進出口總值僅為9.4億元。二是冰鮮海產品受收購環節和休漁期延長影響而大幅減少,此外,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低,水海產品產業配套不斷完善,也不斷擠占我市水海產品市場份額。1-5月,水海產品出口5.9億元,下降19.7%。三是受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增加、融資難度加大、匯率風險加劇等因素的沖擊,大部分中小企業不敢接訂單或無訂單,一些中小型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二)實際利用外資完成任務進度滯后。一是一半縣(市、區)實際利用外資下滑幅度大,遠未跟上時間進度。從入資數量來看,海陵區入資為0,陽春市、陽西縣入資不足100萬美元,下降幅度均超過70%,其中,陽春市下降74.22%,陽西縣下降75.81%。從目標完成情況來看,除江城區、陽東區之外,其余縣區均未達到時間進度要求,完成進度排名后三位且進度低于10%的分別是海陵區、陽西縣、陽春市。二是實際利用外資轉化率低。1-5月,實際利用外資轉化率只有2.8%,與省商務廳對我市合同外資向實際外資的轉化率達到50%的要求相差大。主要原因是合同利用外資大幅度增長205倍,主要是泰萌森商貿有限公司今年1月認繳外資8.05億美元。三是儲備項目少且在談項目推進緩慢,原有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增資擴產意愿不強,造成今年以來新批項目數量少。
(三)擴消費壓力較大。一是各縣(市、區)目標完成情況不均衡。除陽春市、海陵區、高新區之外,其余3個縣區均未達到增長10%目標,其中江城區與目標增幅差距超過2.1個百分點。二是我市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少、堆頭小,容易受大企業經營業績持續不景氣狀況的影響,目前我市批零住餐四類限上企業288家,僅占限上企業總數約18%,銷售業績約占總額15%,對社消零拉升乏力。三是消費新業態無法納入統計。當前網上零售額統計僅限于限額以上單位,而我市電子商務企業大多為限額以下單位,造成部分電子商務交易數據無法納入社消零統計。
四、下半年工作計劃
下半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商務經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變壓力為動力,強化責任,強化措施,強化落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全年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10%,外貿進出口增長2%,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的目標。重點抓好如下工作:
(一)加強商務運行情況分析研判和工作推進力度。及時掌握商務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加強分析研判,找準影響任務完成的關鍵問題,為科學決策和解決問題提供依據。要進一步分析上半年商務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找準影響未能跟上時間進度的問題,找出發展短板,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解決措施。要加強對各縣(市、區)主要任務指標督促檢查工作,按月督辦檢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完成。
(二)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一是大力開展招商活動。繼續走出去招商,積極對外推介我市投資環境和政策優勢,力爭能招到一批新項目、好項目、大項目。二是籌備組織好重點經貿活動。配合市委、市政府領導出訪,9月赴意大利、瑞士、德國開展經貿活動。做好在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2017粵港經貿合作交流會、2017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的籌備工作。三是抓好全市專業(精準)招商工作。抓好招商局和招商小分隊的建設,做好全市招商引資業務統籌、指導、協調和服務管理工作,推動全市專業(精準)招商深入開展。四是抓好招商引資政策和投資環境的宣傳推廣。宣傳落實好《關于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陽江市招商引資扶持重點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等全市性招商引資政策。完善陽江市投資促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投資促進數據庫。用好“投資陽江”招商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提高招商引資宣傳信息的投放度和覆蓋面。
(三)保持外貿進出口回穩向好良好態勢。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各類政策扶持資金,落實促進我市外貿穩增長扶持資金,吸引更多外地企業來我市出口,留住我市外貿企業在本地出口。加強對重點外經貿進出口企業在融資、出口退稅、通關等方面服務。二是拓寬產品外銷渠道。重點發動和組織企業參加122屆廣交會、東盟博覽會、上海尚品展等國際性展會,積極幫助企業搶抓出口訂單,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東南亞、拉美、中東、東歐、非洲等市場的出口潛力。三是加快推動外貿轉型升級。以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陽江餐廚用品基地)和省級示范基地(陽江水產品基地)為載體,加強區域國際品牌建設,推進外貿出口轉型升級。推動我市國際營銷網絡、商品市場、進口貿易促進示范區、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外貿發展的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引導企業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做強做大我市服務外包業。四是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推動第一批旅游購物商品出口試點企業加大旅游購物商品出口力度,并在全市全面鋪開旅游購物商品出口工作;推動陽江(國際)五金刀剪商貿城開展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試點工作。
(四)開展十大擴消費活動。引導和支持百利廣場、沃爾瑪、卜蜂蓮花、大潤發、天潤廣場、華科、蘇寧等大型商貿商貿企業利用節慶期間舉辦家居建材博覽交易會、購物狂歡節、美食節、汽車展、雙11電商狂歡節等十大系列促消費活動,打造我市餐飲、服飾、家居建材、汽車、房產等一站式展銷平臺,為商家和消費者搭建交易橋梁,促進市場繁榮和消費增長。推進東匯城、盈信廣場等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進一步優化城市消費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和發展水平。全面實施“互聯網+流通”,拓展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綠色消費等消費新途徑、新領域、新方式,推動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五)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本市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和園區(基地),打造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于一體的綜合電子商務平臺。積極引導和支持我市電子商務企業和園區(基地)與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培育我市本土電商標桿企業和園區(基地)。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農村淘寶服務站點建設,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渠道,爭取年內建成400個農村淘寶服務站點。
(六)加快口岸通關建設。制定和實施《陽江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廣工作方案》,加快口岸通關改革創新,提高我市通關和貿易便利水平。制定和實施《陽江港口岸海陵灣港區監管規劃建設方案》,有效推進口岸管理規劃建設。推進陽江港口岸擴大對外開放的報批工作,進一步完善口岸功能。做好口岸大通關工作,加強與口岸各查驗單位的服務工作,協調推進“三互”大通關改革和“三個一”模式推廣,提升口岸通關效能。
(五)研究落實第16屆刀博會的籌備工作。依托新的會展中心,創新新的辦展方式,圍繞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和時間,高水平辦好第16屆中國(陽江)五金刀剪博覽會,確保活動圓滿成功。
(六)抓好機關黨建工作。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及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治理為官不為工作,堅持把嚴的要求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切實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以黨建工作新成效推動商務工作新發展。
陽江市商務局
2017年7月5日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