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省委賦予的“兩個定位”戰略要求,全面落實市委“123+N”工作安排,城市治理水平穩步提升。
一、2021年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扎實開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服務功能。抓好22項重點市政項目建設工作,全年累計完成重點項目投資52033萬元。一年來,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落實《陽江市政府工作報告》為著力點,全力推動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完成沈海高速跨線橋底排水(路段)改造工程、沈海高速路燈及西平出入口環境整治項目。做好陽江市振興路(第一標段)建設工程、市區沿江路改造工程、G325國道改線城區段市政配套完善工程、市區振興路下穿隧道和高速出入口道路及景觀改造工程等項目施工工作。扎實推進新江東、三江島、城北G1等5個垃圾中轉站建設工作。重點推進三江島濱江公園建設工程、南山公園二期建設工程、產學路西段建設項目,市區公廁建設工程、中洲島綜合垃圾轉運站建設工程、陽江市市政設施檢測科研站、空鐵新城下穿廣湛高鐵市政道路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大力推進截污管網建設,“一點一源”、“一點一方案”推進市區五大片區29個施工段截污管網建設工程,在完成90公里污水管道建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建設進度,做到“應截盡截,應納盡納”,切實提高污水處理率、納管率。
(二)優化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機制,精細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扎實做好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國檢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市容環境衛生專責組的牽頭作用,緊盯城市衛生黑點,深化網格化管理,強化部門聯動,開展常態化監督巡查,大力整治占道經營、違規停車等無序現象;在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的關鍵時期,2021年第7號臺風“查帕卡”正面襲擊我市,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馬上動員組織人力物資器械投入到市區災后抹痕的工作中,局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僅用兩天時間清除了市區倒伏樹木8000余株,清掃枯枝垃圾50余噸,平整垃圾場堆體覆膜30000㎡,全面營造良好的城市衛生環境,為我市再次榮膺“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作出了不懈的貢獻。加強垃圾清運清掃。對公共路段約800余個垃圾桶實行每日三次清運制度,有效減少了垃圾桶滿溢現象。加大城區路面清掃保潔力度。把路面清掃、灑水降塵、沖洗街道作為工作重點,推廣現代機械化作業模式,進一步改善了城市環境衛生質量。設置大件垃圾舊家具臨時放置點。在市區陽光園、星源等10個垃圾轉運站旁設置大件垃圾舊家具臨時放置點,每天定時、定點清運,切實減少大件垃圾阻路擾民現象。升級改造垃圾轉運站。對標國家衛生城市檢查標準,對市區垃圾轉運站進行改造,增設除臭設備、實行密閉作業、設置自動噴霧系統,有效解決了垃圾臭氣散發問題。及時更新更換殘舊垃圾桶。購置一批密閉式垃圾桶和果皮箱,補齊城區環衛設施硬件短板,逐步對市區破舊、破損的垃圾桶進行更新,避免因垃圾桶破損而導致污水外溢,進一步提升了城市街面“顏值”。
(三)高質高效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擦亮幸福宜居城市名片。加快建設“公園城市”。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資源引入城市生活,穩步推進“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抓好共青湖公園、兒童公園和三江島公園等公園的建設工作,有序推進辦理文筆公園、南山公園二期和森林公園二期的項目前期手續,逐步實現市民“推門見綠、出門見園”的生活目標。加強古樹名木和老樹保護。對建成區現有的19棵古樹名木進行在冊登記,為每棵樹制作標牌標識,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保護措施;在市區各公園廣場2619棵植物掛上新樹牌,完成市區綠化樹木科普標識牌數據系統及樹牌制作。優化公園品質。聚焦城區公園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項,對市區19個公園、6個廣場內的園容衛生、秩序維護、設施升級、園林綠化、病媒防治、園燈照明、公廁保潔等工作進行全方位提升,讓廣大市民共享綠色生態好生活。
(四)穩步推進“城市體檢”工作,打造韌性城市。以服務民生為主線,加快補短板、強基礎、增后勁,著力改善城市形象、健全城市功能、增進百姓福祉,為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重點對漠江路、新江北路、康泰路、東風三路等市區主干道和人行道進行全線維修,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做好市區的下水道維修養護工作。清理、維修下水道2916米,檢查井、雨水井清疏1962座/次,保障了地下管網系統正常運轉。扎實推進市區下水管網錯接亂接整改工作。2021年,共發出整改通知書21份,有效整治污水管道錯接、亂接現象,保護我市水體治理成果,助推水生態環境改善。開展城區老舊管網改造工程。對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學校前面路段、金郊市場管道等15處重點路段管網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推進市區內澇點技術改造工作。對市區有可能水浸并有改造空間的水浸點位進行全面改造,在市區18處水浸點安裝視頻監控設施,運用技術手段實時監控水浸點雨天積水情況。
(五)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嚴格按照立法工作要求。依法依程序開展城市管理法規草案的起草工作。對已列入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預備項目的《陽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我局已完成該項目的立法調研、草擬初稿、廣泛征求意見和專家論證工作,并于2021年11月4日形成《陽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送審稿)》。全力推進“三項制度”建設。進一步修改完善了《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行政執法公示制度》、《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重大行政決定法制審核辦法》,為執法人員配備執法記錄儀38臺,實行執法全過程記錄。主動公開執法依據和執法流程。按照《陽江市市級“雙公示”事項目錄》的要求,將相關信息錄入“信用陽江”網站和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并進行公示。2021年以來,我局共公示行政處罰信息300條、行政許可信息777條。
(六)穩步推動生活垃圾消納和分類工作,對標對表克服短板難題。主動協調解決奕垌垃圾場暫停運營后市區垃圾處置去向問題。協調陽東、陽春兩地縣(市、區)政府,將原進場生活垃圾分流至陽東、陽春兩地垃圾填埋場,緩解了市區垃圾無處可去的問題。同時循應急搶險模式,委托廣州環投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實施市奕垌垃圾場技術改造項目,改造項目預計2022年1月中旬竣工并交付使用。對標整改市奕垌垃圾場反饋問題。對省生態環境督察辦反饋陽江市奕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存在場內臭氣擾民、大量滲濾液積存等生態環境問題,我局高度重視、立即部署、迅速整改,2021年9月已基本完成各項整改任務,場內臭氣擾民和滲濾液積存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2021年,陽江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一方面在合理使用財政資金上下苦功,購置900多個分類收集桶、改建96個分類收集點、7輛分類專用運輸車和建設一座30噸/日的大件廢舊家具破碎設施;另一方面在發揮聯動機制上做文章,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強制要求城區部分大型餐飲機構與環衛部門簽訂廚余垃圾收運協議,由環衛部門專車收運及處置,防止餐飲機構廚余垃圾流向養殖戶飼喂家禽;會同江城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全面開展示范片區創建工作,推進了城區295個公共機構、326個居民小區、1284個經營區域、188個公共場所共2093個場所(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七)保持綜合執法高壓態勢,優化美化城市環境。持續深化城管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對市容“六亂”、違法建設、工地揚塵等行為從嚴打擊,2021年,陽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共查處各類案件1002宗,共處罰款1166.2萬元;開展拆除違法建設行動85次,拆除違法建設119處,拆除違法建設建筑面積26645㎡;糾正亂擺亂賣、占道經營35984處;查處施工工地揚塵案件2宗;查處未采取密閉措施防止物體遺撒車輛47輛。
(八)以人民為中心,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對“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10項涉及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事項進行流程優化和材料簡化,并對接進駐工程建設審批平臺和工程建設專窗,以項目代碼實現全流程網辦、電子化提交材料,讓企業少跑動,2021年,我局共辦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781宗。不斷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積極回應12345熱線群眾訴求,將網絡留言和12345熱線辦理事項納入全局中心工作,采用督查督辦等方式,重點針對久拖不決的事項,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銷號式管理,不斷提升職能部門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021年,我局共受理群眾投訴8945宗,投訴辦結率為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9%。
(九)積極營造濃厚節慶氛圍,喜迎建黨一百周年。在市區范圍內以“銘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大力營造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氛圍。主要是在東風三路東岳公園路口、東風二路舊三中路口等4個市區公共廣告牌張貼宣傳標語。在人民廣場、鴛鴦湖公園、金山植物公園擺放3個“偉大征程、光輝粵跡——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一百年”流動展板。在市區東風一二三路、環湖路等主要干道的路燈桿、人民廣場等處懸掛五星紅旗,共懸掛700多面國旗;在市區高速路出入口、高鐵站廣場等主要位置設置23組大型“建黨100周年”發光標志牌;多個以“七一”為主題的喜慶裝飾構件亮相鴛鴦湖公園、金山植物公園等處;在東風三路、沿湖西路等路段和場所的綠化樹上纏繞和懸掛LED星星燈3200條、LED流星雨250條、“不忘初心”LED燈飾掛件1200條、LED發光體國旗22面、燈籠100個。35萬枝時花裝飾扮靚市區,在鴛鴦湖公園、南山公園、金山植物園、站前廣場設置構件花壇,在中心廣場入口草地、漠陽湖公園入口等景點種植時花赤壁紅穗冠41250袋、孔雀草52350袋,共93600袋。為黨建100年營造了“喜慶、祥和、和諧”的節日氛圍。
(十)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好紅色資源優勢,強化黨員干部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引導黨員干部用好紅色課堂、講好紅色故事、鑄牢初心使命,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奮力進取、貢獻力量。截至2021年12月,領導干部講專題黨課23次、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8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7次、黨員干部參學率100%;組織在職黨員干部紅色影視14次;組織瞻仰革命遺址20次;加強宣傳報道,累計發布工作簡報34期;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市民群眾辦實事好事18項、“辦實事、開新局”重點民生項目7項。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在城市管理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局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帶領全系統1343名志愿者協助社區有效解決了垃圾分類、“六亂”整治等民生問題,形成“工作在單位、活動在基層、奉獻雙崗位”的有效模式。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環衛基礎設施存在短板。一是城南綜合垃圾轉運站、三江島垃圾轉運站、新江東垃圾轉運站等三個垃圾中轉站項目落地難,當地村民多次到施工現場阻撓施工。二是未能適度超前謀劃,我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未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垃圾處理需求。
(二)城市管理智能化有待提升。受限于數字城管辦公場所、應用終端等影響,我市數字城管建設落后于全國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設進度,達不到省推廣應用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的要求。
三、2022年工作計劃
(一)堅持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城市管理“三化”(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緊緊圍繞我市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目標要求,統籌推進成立陽江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建設陽江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不斷完善建立精細化管理標準,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不斷為民生幸福加碼。
(二)不斷在提升城市品質上下功夫。在城市綠化、環衛、市政設施改造、精細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強城市綠道、城市公園、社區基礎及服務設施建設,扮靚城市家具,推進環衛保潔制度及運行方式改革,強化城市管理治理工作,著力打造干凈整潔、美觀有序、宜居宜業宜游的人居環境。
(三)持續在解決民生熱點難點上下功夫。全力抓好環衛保潔工作,打造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全力推進市政項目建設,打通三環南路、蔡屋村路、金郊路、城南西路、河堤北路等斷頭瓶頸路,加快建設G325國道改線城區段市政配套工程以及陽江市振興路建設工程(第一標段)工程,不斷完善城區路網建設,加快形成網絡完善、布局合理、運行高效、開放便捷的交通體系。全力推進陽江市奕垌垃圾綜合處理場技術改造,江城區固廢處理環境園二期建設,保障奕垌垃圾填埋場滿容后垃圾有效處置。完成建成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實現建成區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保障建成區自然水體生態功能,提升居民人居環境質量,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和運輸處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四)著力在加強黨建引領上下功夫。深入總結“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成效和經驗,完善“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立足崗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切實用工作體現忠誠,用發展體現擔當,用解決問題體現落實成效,堅持用結果說話,營造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