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0年5月18日在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
陽春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鄧汝平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全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
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9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全市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同比增長10%;第三產業同比增長5.9%。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2.1:26.9:5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13.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4%。
(一)新型工業化持續推進,工業實現較大增幅。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比年初預期目標高7.1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工業園區集聚效應明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重點工業項目加快推進,新興鑄管二期、天下先鋼結構、精裝照明、傳祺照明、智溢門窗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企業技改投資力度增大,全市技改備案企業12家,技改項目22個,全年完成技改投資 6.7億元??萍紕撔买寗影l展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2家,陽江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4家。積極推動廣東凌霄泵業股份有限公司、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申報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并指導做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工作。
?。ǘ┨厣r業穩步發展,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市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主要農作物種植穩中向好,糧食播種面積74.5萬畝,總產量25萬噸;花生、蔬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值均比去年略有增長。優質特色農業基地增加,種植面積持續增大,其中春砂仁4.69萬畝、桑園4.5萬畝、花卉綠化苗木2.8萬畝、澳洲堅果3萬畝。春砂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順利推進,其中22個項目已完工。全市19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全面動工。漁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漁業總產量34萬噸,總產值4.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和7.7%,人工孵化魚苗3570多億尾。積極引導6個省級特色產業專業鎮加大科技投入,做好各類創新平臺建設。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機械總動力達32.8萬千瓦,糧食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
?。ㄈ┤蚵糜瘟咙c紛呈,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全市共接待游客456.3萬次,總收入7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0.4%。崗美潭簕紅色展館建成投入使用,成功舉辦第八屆桃花節、第三屆荷花旅游文化節、第三屆春砂仁旅游文化節和2019年陽春市首屆鄉村旅游節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等特色旅游活動。旅游項目全力推進,春灣、崆峒、凌霄等現有景區的改造提質工作加快推進;陽春市喀斯特地貌特色旅游成為首批廣東鄉村旅游精品路線;雙滘七星村成為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強化規劃引領,編制并印發實施《陽春市加快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方案》,全力推進全市全域旅游發展。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商品房銷售穩中有升,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90.7萬平方米、銷售額4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7%和34.1%。積極引導開拓零售新渠道,健輝公司申報陽江市電子商貿扶持資金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新建天貓優品店17家。主動積極應對外貿嚴峻形勢,壯大培育外貿出口實體,指導陽春市匯彩工藝品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取得進出口貿易經營權。多措施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促進外貿出口多元化升級轉型。
?。ㄋ模┏擎偦ㄔO全力推進,鎮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廣湛高鐵陽春段抓緊進行前期各項準備工作,中陽高速公路陽春段完成投資20.034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154%;省道539線春灣至石望公路工程和省道278線牛坡嶺至潭水段公路工程項目加快建設,中山至茂名(粵桂界)高速公路陽春段、省道539線陽春大道至廣湛高鐵陽春東站段新建工程進行前期工作。鎮村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省定貧困村村道硬底化道路已完成66公里、農村危橋改造項目已完成14座;一批鄉道公路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完成92個未通客車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寬工程433公里、配套建成農村客運站亭31個、簡易站牌92個。以創國衛為契機,大力推進城區擴容提質,松梅南路南段、陽春一中校前南路等一批市政工程項目順利推進,魚王石大橋西路完成3.1公里市政配套工程,省道113線漠陽江大橋危橋改造工程已完工通車,田螺埒污水治理項目加快建設,市區給水管改造一期等城市自來水管網道工程建成,陽春市東湖廣場免費無線網絡覆蓋系統項目和陽春市政務信息管理平臺項目正式投入使用。春灣特色小鎮建設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馬蘭片區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5條核心村已完成工程70%。全市4781條自然村已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建成干凈整潔村的自然村1990條,新建村級污水處理設施1353座、鋪設雨污分流管網2825公里,實現集中供水的自然村4184條。村村通自來水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馬水鎮馬蘭村等17條貧困村飲用水建設工程已完工,進入驗收階段。
?。ㄎ澹﹫@區產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招商引資達到實效。園區標準廠房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并進入室內外裝修階段;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設施不斷完善,新吉大道、園中大道、園進路已打通;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已完成園區一、二、三路部分水泥路面鋪設,路燈安裝工程基本完成。投資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招商引資工作達到實效。全市新簽約宏新盛電子、宇航機械等16個項目,總投資23.65億元。其中超億元以上項目12個;新動工企業15家,總投資22.15億元。
(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優化生態環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有序推進。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完成高污染燃料鍋爐淘汰改造14臺,通過專家驗收清潔生產審核企業11家。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100%。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罌堡河、高流河等河道治理項目基本完工,15個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基本建成,鎮區總體環境不斷改善。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完成河西街道合崗村委會黃沙崗村坑塘南面等9個非法場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及污染場地整治方案編制。108家產廢企業在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上完成注冊,72家完成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超過10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工作,超額完成了我市2019年度清潔生產審核目標任務。推動企業綠色發展,陽春新鋼鐵能源智能管控示范平臺建設項目通過審核驗收。切實推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完成省級碳匯林造林工程任務6010畝,建成綠美古樹鄉村2個、古樹公園3個。
?。ㄆ撸┟裆U显鷮嵧七M,民生事業持續改善。支出重點向民生保障傾斜,全市民生方面支出56.4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1.1%。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全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覆蓋率達100%。春灣青云小學投入使用,崗美中心小學崗僑校區接近完工。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加快,市第三人民醫院項目、市公共衛生醫院項目建成使用,市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和市計生衛生綜合大樓完成建設。中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鎮(基層)衛生院全部建有中醫館,八成以上的村衛生站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推進,春城、潭水、圭崗3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第三批圖書館分館全面啟動建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完成潭簕紅色村紅色展館革命文物資料征集工作。脫貧攻堅深入開展,55個貧困村基本達到出列標準;143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動工;34587名貧困人員100%落實醫保;17076名貧困人員100%參加養老保險;12533名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100%納入政策兜底保障。實施積極就業政策,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522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51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5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3%,促進創業人數647人,完成年度的就業再就業和創業工作目標任務。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雙擁征兵、食品藥品安全、糧食安全及其他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ò耍┥罨母镩_放,各項改革持續推進?!皵底终备母锔黜椆ぷ骷涌焱七M,全面鋪開“粵省事”平臺宣傳推廣并取得較大成效。強化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7個鎮級“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試點升級改造基本完成。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推行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網上辦理工商登記業務全覆蓋,推廣發行(具金融功能)電子營業執照,推進食品藥品許可審批改革。加快建設個體工商戶自主申報系統,推行“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消化房地產庫存。
2019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成績,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高于年初預期目標0.5和7.1個百分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農業總產值均比年初預期目標低1.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情況不夠理想。二是受征地拆遷、企業資金短缺等原因影響,部分重點項目進度較慢,個別項目未能如期動工建設竣工投產。三是環保壓力依然較大,產業結構偏重型化,工業內部高耗能行業占比大,節能壓力重。
二、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2020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農業總產值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合理增長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為完成上述目標,重點做好如下工作:
?。ㄒ唬┩怀鲋攸c項目建設,大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新興鑄管三期及豪企照明LED燈飾等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加快推進產業孵化中心和標準廠房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擴能增效,拓展集聚園區發展空間。大力督促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1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組建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力爭高新企業全年存量達10家。繼續完善孵化育成體系,支持陽春市青年創業基地創造條件建設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級眾創空間,全力助推我市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特色農業,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以供應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市場為重點突破口,以加快春砂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契機,帶動澳州堅果、花卉苗木、蔬菜等特色農業種植業新一輪大發展,打造農產品品牌,突出品牌效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優勢,帶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繼續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實施,組織各鎮(街道)積極申報2020年“一村一品”項目入庫。持續加大技術和資金等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力度,繼續做大做強魚苗孵化產業,多舉措穩定生豬養殖業恢復生產,統籌推進畜牧業向特色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全面助力全市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推動和實施。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協調發展。力促中陽高速公路陽春段建成通車、廣湛高鐵陽春段開工建設,主動積極配合做好中山至茂名(粵桂界)高速陽春段工程前期工作和一批省道、縣鄉道路改造建設。鞏固和提高創國衛成果,繼續完善市區基礎設施,重點加快市區高坡路、湖灣路、吉祥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建東湖環湖路升級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力爭一江兩岸防洪堤修復等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加快田螺埒整治和魚王石大橋西路和大河水庫移民避險解困(二次搬遷)等項目建設。繼續抓好春灣旅游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新農村示范村項目建設,加快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進度,扎實推進70條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工作,持續抓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各項工作,全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向縱深開展。
?。ㄋ模┘哟笳猩桃Y力度,力爭在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上有新突破。圍繞培育壯大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珠海香洲區聯合招商,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著力引進一批優質大項目。重點發揮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新興鑄管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作用,引進或加大與國內外先進鑄造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力度,大力發展高端鑄造產業,為電力裝備、汽車、海工裝備及船舶等提供上游配套,努力將我市打造為珠江西岸重要鑄造基地。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積極引進更多LED光電項目,圍繞中山領航光電項目建設LED光電產業園,力爭打造面積超千畝年產值超50億元的LED光電產業基地。以晟澤機械為龍頭深入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全力引進更多先進裝備制造項目,打造百億級產值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ㄎ澹┥钊胪苿尤蚵糜?,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充分利用我市緊鄰粵港澳大灣區外圍優勢,持續加大對春灣風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推進力度,同時多舉措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賦予旅游產業更多文化因素,以區域特色帶動全市全域旅游發展。積極籌建市旅游服務中心,主動推介我市優質旅游資源與項目,培育引進高端旅游產品,繼續舉辦春灣石林桃花節、云山綠湖度假村荷花文化旅游節、春砂仁旅游文化節、鄉村旅游文化節等活動,積極申報2020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陽春站)比賽。穩妥做好外貿進出口各項工作,積極培植新的出口企業和產品,引導幫助中小企業開展外貿業務,開拓新興市場,擴大自營出口,壯大出口實體。鼓勵我市商貿流通企業利用假日開展消費促進活動,發展假日經濟,力促我市社會消費不斷增長。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穩定房地產投資,促進全市房地產業綠色健康發展。
(六)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強化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繼續做好高污染燃料鍋爐淘汰改造工作。穩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深入推進水污染綜合整治,全面落實“水十條”,全力保障潭水河河口鎮斷面水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加快推進全市鎮級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推動實現沿江重點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面投入運行。協調推進陽春海創環??萍加邢挢熑喂竟I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力爭全市固體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加快林業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進度,全面實施《陽春市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15-2020)》,推動林下經濟示范縣建設,持續抓好林木種苗培養和管護。
?。ㄆ撸┤嫔罨母镩_放,不斷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繼續全面落實好國家、省和陽江市各項有關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協調推進“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建設,解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數據由辦事結果共享實現實時共享問題。推動鎮村兩級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建設,完善市鎮村三級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加快“廣東政務服務網”升級改造和“粵省事”移動政府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全面提高我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深化企業準入改革,落實好省和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四減一提速”“證照分離”工作,促進開辦企業實現全面提速,持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
(八)惠民生增福祉,辦好民生十件實事。繼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做好重點領域保障。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業就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全力推進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智慧健康信息平臺,全面推動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建設。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為全市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保障能力。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擴大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全面夯實社會保障基石。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統籌推進全市公辦村級幼兒園工程項目建設,繼續完善城區中小學布局,推進河西街道中心小學和新吉小學加快建設,力爭市第七小學(河北小學)早日動工建設。持續推進特殊教育、特色教育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穩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全面實施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提質升級計劃,抓好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力度,確保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綜合治理相關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平安陽春、禁毒、科技及老年人健康等各項工作,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確保我市經濟社會保持長期和諧穩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前期工作的一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陽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