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指示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
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把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黨史工作,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加強黨的歷史的學習和教育,加強革命遺址的保護,努力提高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服務,為陽江政治文明建設服務。
基本要求: 進一步優化黨史征集研究的內在基礎,強化黨史資政育人的根本任務,提高黨史隊伍綜合能力,創新黨史工作傳播手段,拓展黨史工作發展領域,擴大黨史工作社會影響,努力使我市黨史工作達到全省中等或以上水平。
二、主要任務
(一) 深化陽江地方黨史研究
1.深化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陽江黨史的研究。2011年出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陽江縣地方歷史》(第一卷);《陽江市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重新修編《中國共產黨陽春縣歷史》(第一卷)并正式出版。
2.加強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陽江黨史的研究。各級黨史部門在本規劃期間完成《中國共產黨陽江縣地方歷史》(第二卷)和《中國共產黨陽春縣地方歷史》(第二卷)的編寫和出版;出版《陽江黨史專題研究文集(1949-1978)》和《陽江縣黨的工作文獻選編(1949-1978)》。
3.加強對改革開放時期陽江黨史的研究。啟動改革開放時期地方黨史(第三卷)編纂工作,完成相關大事記的編寫,開展相關專題研究。出版《中國共產黨陽江縣歷史大事記(1949-1988)》。
4.開展對重要黨史專題和陽江重要黨史人物的研究。開展陽江“文革”史、陽江反右斗爭史、陽江“四清”運動史等專題研究。
5.加強服務大局、貼近現實的黨史資政研究。著重開展本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群眾工作、反腐倡廉建設的經驗, 社會主義時期黨的執政經驗,改革開放時期解放思想的經驗等方面研究工作。
6. 加強協調社會各界黨史工作者開展黨史研究。建立黨史聯絡員隊伍,不定期召開專題學術討論會,以研究課題招標形式合作開展黨史專題研究。
(二)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1.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年安排黨史專題內容的學習。重點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第二卷。
2. 在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活動。結合黨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紀念活動, 在市直單位組織黨史專題報告或講座活動,深入開展“學黨史、強黨性、轉作風”黨史學習教育。
3.把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自2011年起,把黨史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體系,主體班開設包括廣東黨史、陽江黨史內容的黨史課程。
4.著力抓好廣大青少年的黨史學習教育。把全國黨史、廣東地方黨史、陽江地方黨史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課、歷史課和黨課的重要內容。
5. 市黨史部門要組織力量編寫適合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以及社會各界閱讀的陽江地方黨史教材和通俗讀物,作為我市黨史學習的補充教材。
6.充分發揮黨史資源的教育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抓好紅色旅游的建設,旅游、黨史、革命老區建設部門要積極規劃和開發紅色旅游項目,審定陽江市紅色旅游的線路、景點和內容。加強陽江革命舊址和黨史教育基礎的修繕與保護,充分挖掘我市紅色旅游資源,整理完善重要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形成陽江紅色旅游基本資源庫。在平岡建立陽江圍殲戰紀念廣場,并向省申報為紅色旅游重點景區。組織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到革命舊址和黨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充分發揮黨史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進一步加大黨史宣傳工作力度
1. 組織部門要在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安排黨史學習內容。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要開設黨史欄目。出版單位要配合黨史部門做好紀念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的出版工作。積極運用圖片展、影視展播、展覽和征文、歌詠、書畫、讀書比賽、紅色旅游等形式推動黨史宣傳。市縣黨史部門要辦好黨史專業期刊和網站, 充分發揮平面媒體和現代傳媒作用, 廣泛開展黨史宣傳。2012年,縣級黨史研究室要開通黨史網站。把《陽江史志》辦成研究宣傳陽江黨史的重要載體。
2. 積極開展黨史宣講活動。黨史部門、講師團、黨校要聯合成立“黨史宣講團”,制訂宣講計劃, 組織黨校、社科院所、高校等方面的專家學者, 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 廣泛開展黨史宣講活動。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廣東地方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歷史》( 第二卷 )設置專題, 在全市開展黨史宣講活動。
(四)規范舉辦各類黨史紀念活動
2011-2015年,以召開紀念座談會、學術研討會、專題座談會,編寫出版紀念文集、研究著作、紀念文章等形式,重點做好慶祝建黨90周年、三大與國共合作90周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等紀念活動。
(五)加強黨史資料征集保護利用工作
1.建設陽江地方黨史資料館(與檔案館、方志館三館合一),爭取在本規劃期間完成。有條件的縣( 市、區 ) 應積極開展相應的籌建工作。
2.搶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資料。向老同志征集革命文物、重要文獻、圖片。
3.征集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黨史資料。黨史部門負責征集領導干部個人留存的黨史資料,檔案部門負責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陽江歷史檔案文獻的編印,黨史和老干部門負責組織市老領導同志撰寫回憶錄。
4.推進改革開放時期黨史資料的征編工作。征集口述史資料,編纂出版《陽江改革開放見證者訪談錄》。征集文字資料,編纂《陽江改革開放文獻資料匯編》。
(六) 加強黨史舊址保護和紀念場館建設
1.認真總結和推廣各縣(市、區)開展革命史跡普查工作、黨史舊址保護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做好革命史跡普查的后續工作。
2.2011年,提交《陽江革命史跡普查報告》,編纂出版《陽江革命遺址普查成果叢書》。
3. 開展陽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在黨的歷史上有重大紀念意義的重要舊址調查,并視調查情況編輯成書。
4.開展對全市重點紅色文物保護單位專項文物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保護好紅色文物的歷史與環境風貌。
5.依托革命史跡和紀念設施,合理布局, 掛牌設立一批市級黨史教育基地。
6. 加強對重要黨史舊址的維護管理,財政安排必要的維護管理經費,安排專人管理。
三、保障措施
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發〔2010〕10號、粵發〔2011〕8號、陽發〔2011〕14號文精神,努力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和機制。
(一) 切實加強黨史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
1. 按照健全機構、穩定隊伍、充實力量、提高素質的要求,制定完善有關黨史工作的制度和政策,黨史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要與黨史工作肩負的重要任務相適應,保障黨史工作順利開展。
2.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 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業務研究能力。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 帶動干部的理論學習;開展讀書活動,特別是黨史學習活動;開展黨史工作科學化理論研討與工作交流,不斷提高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積極參加上級黨史研究部門舉辦的干部培訓,做好黨史人才的培養工作。鼓勵研究人員參加與黨史工作相關的各項學術研討活動,推薦優秀黨史成果參加上級黨史研究部門和上級社科系統的評比獎勵,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中發〔2010〕10號)精神,適時開展黨史研究優秀成果的評選獎勵活動。開展異地黨史部門的工作交流與業務合作,學習借鑒其他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創新工作。
(二) 做好黨史工作資金預算的申報和使用。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規劃任務和目標分解為年度工作任務,并根據年度工作任務做好相關工作經費及專項經費預算, 由同級財政部門根據工作任務和財力情況,予以適當安排。重大項目的資金開支如黨史資料館建設、黨史舊址保護等建設類項目,要按照基本建設的要求進行可行性研究并申報立項。做好黨史工作資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三) 加強黨史工作的指導督促檢查。
黨史部門要加強對黨史工作的統籌、指導,協調有關部門開展相關黨史工作。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適時會同各級督查機構開展相關專項督查。
附件
陽江黨史專題研究與協作課題參考項目
一、專題與專著類
1、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陽江的水利建設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在陽江
3、“四清”運動在陽江
4、“反右斗爭”在陽江
5、“工業學大慶”運動在陽江
6、“農業學大寨”運動在陽江
7、“文革”期間陽江的農田基本建設
8、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陽江
9、“文革”期間陽江的“教育陽江”
10、“文革”期間陽江的整黨整風運動
11、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陽江的“圍海造田”
12、1975年陽江的全面整頓
13、“文化大革命”運動在陽春
14、“文化大革命”運動在陽江
15、新中國成立以來陽江漁業的發展與改革
二、人物與傳記類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陽江黨政軍組織重要人物簡傳
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陽江英烈簡傳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