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背景
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陽江市安委會辦公室 陽江市減災委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我市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通知》(陽安辦〔2020〕143號)等法律法規,為強化我市油氣行業應急救援能力體系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在對我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工作深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經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我局牽頭組織編制了《陽江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二、主要考慮
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天然氣國家管網的敷設、陽江LNG調峰儲氣庫及配套外輸管道的建設和天然氣縣縣通聯接工程的實施,我市的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數量將呈爆發式增長。石油和天然氣是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生產管理至關重要,主要面臨以下主要風險:
一是我市新增油氣長輸管道數量多、長度長、跨越的縣區和鄉鎮多、情況復雜多樣,安全風險大。
二是涉及沿線的單位和人員多。
三是長輸管道主要以埋地方式敷設,容易被忽視。
四是我市經濟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建設工程尤其是道路交通工程較多,地面開挖等第三方施工作業容易造成事故,此外,還存在盜竊油氣可能引發的油氣儲運設施安全事故。
針對可能造成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事故的危險源,首先要落實相關油氣儲運企業的主體責任,同時制訂并設施本《預案》有利于切實防范和應對我市行政區域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事故。
一是建立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明確責任和分工。
二是明確應急預案的響應程序,做好信息報告、先期處理、應急相應和后期處理。
三是建立起保障體系,確保人員隊伍、物資裝備、資金和技術保障到位。
四是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培訓力度,定期做好應急演練。
三、編制過程
我局對各縣(市、區)的天然氣長輸管道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對潛在的危險源進行了辨識,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充分了解現有應急救援資源的狀況的基礎上,針對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整體和重大風險點,編制了《陽江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該預案廣泛征求了市委宣傳部、市委編辦、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各縣(市、區)發展改革(經濟發展)局,國家管網集團華南分公司廣東輸油一部陽江站,市成品油協會,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石油、中油BP陽江分公司、廣東省天然氣管網公司粵西項目部、陽江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陽江港華燃氣有限公司、陽春博能燃氣有限公司、陽江新奧燃氣有限公司、陽江海陵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及企業意見,并就相關內容達成一致。
四、主要內容
《預案》分為八部分。分別是:總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隱患的排查和預防、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理、應急響應、后期處理、保障措施和附則。
第一部分:總則。明確預案編制的目的和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和事故分級。
第二部分: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成立市指揮部及其專家組,市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事故的應對處置工作,同時明確市指揮辦公室、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各縣區和相關企業成立應急指揮機構并明確其職責。第三部分:隱患的排查和預防。
第四部分: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理。建立事故報告制度,規定事故報告的時效性,涉事企業和縣區任命政府要及時進行先期處理。
第五部分:應急響應。根據事故的分級,市指揮部接到較大及以上事故按照響應程序部署相應措施,統一發布信息,處理完成后終止相應。
第六部分:后期處理。相應終止后進行善后處理組織事故調查,并進行總結評估。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做好隊伍保障、物資裝備保障、資金保障和技術保障,并做好宣傳培訓工作。
第八部分:附則。
五、其他說明
(一)省能源局及省直相關職能部門目前尚未出臺該領域的相關應急預案,因此,本預案實施期間如國家和省有新的預案或法規規定出臺,則按國家和省的預案和規定重新修訂后實施。同時,相關油氣長輸管道企業須按有關規定和本預案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制訂并落實企業應急預案。
(二)本預案僅適用于我市行政區域內國家和省主干油氣管道、陽江高新區天然氣調峰儲氣庫配套外輸管道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