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轉發省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
來源:本站 時間:2005-10-20 17:40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省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粵府辦〔200568號)轉發給你們,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治理超限超載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鞏固成果,力度不減,突出重點,有效推進”的工作思路,保持治理高壓態勢。各地要按照現有的治超工作領導格局,確保部門聯合,堅持治超工作力度不減,機構不變,合力不松,宣傳不斷。各有關部門要正確對待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克服厭戰松懈情緒,堅定治超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建立考勤制度,以制度規范治理工作,確保工作連貫性。

二、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各部門要加強協調和檢查督促,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務必把工作落到實處;交通、公路、公安、發改、經貿、物價、工商、質監、安監、法制和宣傳等部門要互相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發揮聯動機制,使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交通、公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公安部門要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對公布更正表的“大噸小標”車輛進行恢復和更正工作;工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對汽車非法改裝企業的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打擊、取締非法車輛改裝企業,并公開曝光;各有關部門要對公路沿線的廠礦企業和各類貨場進行清理整頓,對放行超限超載行為問題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三、加強治超工作力度

(一)繼續加大路面執法力度。各部門要抓好協調,相互協作,加大路面執法力度。一是交通、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合作和協調,開展聯合執法,按照“統一口徑,統一標準,統一行動”的要求,保證足夠的路面執法力量。重點在G325國道白沙收費站和S113省道春灣收費站設立聯合治超執勤點,采取設點檢測、卸載等手段,對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嚴格管理,依法嚴管重罰,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超限超載認定標準等要求,對超限超載車輛實施卸載,堅決遏制超限超載反彈。二是要嚴厲打擊抗法行為,凈化執法環境。對于拒絕、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公安機關要堅決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發生強行沖卡、嚴重威脅執法人員人身安全等案件,公安部門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從重從快查處,全力為治超工作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二)完善規范執法行為,確保道路運輸暢通。各有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要把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與嚴格規范公路收費結合起來,防止出現各種亂收費、亂罰款行為;要加強對執法隊伍的管理,規范執法人員行為,要嚴格落實治超工作“五不準”的規定,對違法亂紀人員要嚴肅查處。要正確處理治超與促進運輸的關系,對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繼續執行“三不”政策,保持農副產品綠色通道暢通無阻。

(三)加大源頭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治超工作的長效機制。按照“堵疏結合、標本兼治、短期治標、長期治本”的原則,重點抓住三個源頭,從根本上遏制超限超載現象。一是車的源頭。公安交警部門要嚴格執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和《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的國家標準,對不符合要求的車輛一律不許上牌。同時,要加大“大噸小標”車輛更正力度,對未恢復標準噸位的車輛,一律不予辦理車輛年檢、異動等手續,從源頭上縮小車輛超限超載的空間;二是貨物裝載的源頭。要加大對貨物集散地運輸源頭的監控力度,確保運輸源頭裝載符合條件;三是運輸市場的源頭,交通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道路運輸條例》的規定,加大對違法實施超限超載運輸的道路運輸經營者及為其違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經營者的監督處罰力度。要進一步完善貨運企業(業戶)和營運駕駛員信譽檔案管理工作,通過對車輛《道路運輸證》的年審、二級維護、業務辦理等嚴格把關,查堵和更正車輛超限超載現象。同時,要不斷總結經驗,使治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四)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路面宣傳,形成強大的有利于開展治超的輿論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標語等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政策、意義、要求,使群眾對超限超載的危害性和治理的相關政策有進一步的了解,營造依法治理的社會環境,形成強大的聲勢和良好的氛圍,使超限超載者自覺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另外,通過輿論監督,減少和遏制治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規范行為。

 

 

                    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五年十月十九日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del id="hnwhh"></del>

  1. <th id="hnwhh"></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