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有關單位:
2006年12月26日至28日,以市政府林少春市長為組長的市政府安全生產督查組派出6個督查小組,對各縣(市、區)開展2007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大檢查的情況進行督查,現場檢查企業(場所)28家(處),發現事故隱患73處,現場整改11處,發出督查表13份。現將督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行動迅速。各縣(市、區)按照市府辦《關于開展元旦春節期間期間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陽府辦函〔2006〕195號)精神,根據本地區安全生產特點,迅速制定方案,對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進行部署。為了加強對大檢查的領導,江城區、陽東縣、陽西縣、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陽江高新區分別成立由區長(縣長、管委會主任)為組長、分管安全生產的副職為副組長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機構,陽春市成立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機構,領導和協調本地區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
(二)全面檢查,狠抓整改。為了確保元旦春節期間的安全,全市各地各單位層層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并突出重點,大力抓好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場所特別是重大危險源、重要部位的檢查,深入排查存在的問題和事故隱患,并抓緊整改。各縣(市、區)政府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安全生產檢查組,對本地區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并現場檢查企業(場所)630家(處),發現事故隱患1188處,現場整改825處,發出163份整改指令書和5份停產整頓通知書,其中:江城區共出動檢查人員830多人次,檢查企業(場所)400多家(處),發現事故隱患800多處,現場整改700多處,發出90份整改指令書。陽春市共檢查企業(場所)35家(處),發現事故隱患104處,發出18份整改指令書和2份停產整頓通知書。陽東縣共出動50人次,檢查企業(場所)48家(處),發現事故隱患100多處,發出36份整改指令書和3份停產整頓通知書。陽西縣共檢查企業(場所)42家(處),發現事故隱患71處,現場整改36處,發出9份《陽西縣安全生產督查情況表》。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共出動檢查人員158人次,檢查企業89家,發現事故隱患75處,現場整改59處,發出8份整改指令書。陽江高新區出動檢查人員14人次,檢查企業(場所)16處,發現隱患38處,當場整改30處,發出2份整改指令書。崗僑區抽調4人,檢查企業(場所)10處,發現事故隱患及問題14處,并責令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措施得力,這次全市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大檢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從督查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詳見《市安全生產督查情況表》),主要是:
(一)一些企業不注重用電安全,電線亂拉亂接,不按安全規范使用電器產品。
(二)個別石場企業未按規范要求開采,存在安全隱患。
(三)有的企業安全投入少,安全生產條件差,有的企業安全生產設備設施特別是消防設施不足或不符合要求。
(四)有些企業員工未經安全培訓而上崗。其中,個別企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業培訓,沒有持證上崗,安全意識不強。
(五)部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主要情況是:安全生產管理檔案不規范;未建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未配備安全主任;企業主要負責人、特種作業人員及其從業人員沒有持證上崗或未經培訓上崗。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落實責任,抓好整改。
對市督查組指出的隱患和問題,各地、各部門要從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出發,嚴格把關,狠抓隱患整改。要按照《市安全生產督查情況表》列明的整改項目,發出整改指令書,督促有關單位認真做好隱患整改工作,并進行跟蹤和復查,切實保證隱患整改落到實處,預防事故的發生,同時要把整改情況及時上報市安委會辦公室,市安委會將對這次督查中發現的隱患及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查。
(二)切實加強監管,確保春節期間的安全。
各地區、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1.23”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春節期間的安全監管工作,全面掌握現狀,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管,抓好防火、危險化學品、打擊“私炮”、渡口渡船、建筑施工、非煤礦山和2007年春運交通安全監管,確保春節期間的安全穩定。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安全”的原則,采取措施,確保春節期間大型群眾集會、活動安全。各地區、各單位要落實節日期間有領導帶班的24小時晝夜值班制度,確保信息上下暢通。要保證遇到緊急情況,及時做出處理,層層上報。要抓緊制定春節期間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能迅速啟動。總之,要千方百計、盡職盡責,確保春節期間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讓全市人民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
附件:市安全生產督查情況表
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