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陽江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民政局反映。
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17日
陽江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民發〔2019〕88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粵府辦〔2019〕23號)精神,加快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我市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合理規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陽江市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根據職能分工,成員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的決策部署,協調解決相關重大事項和重大問題,督促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抓好工作任務落實,共同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21年底前編制陽江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并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規劃布點等內容納入我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結合我市養老事業發展規劃,編制陽江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配建供給
嚴格落實住宅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標準,確保新建住宅小區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者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按照每百戶不低于15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和租賃等方式進行配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要納入城鄉社區配套用房建設范圍,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在規劃設計中予以明確。到2022年,全市各地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100%達標。民政部門參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竣工聯合驗收,設施驗收后同步無償移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并按照規劃用途安排使用。鼓勵將符合“三舊”改造條件的村級工業園、舊廠房、舊村莊等場所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對改造利用城鎮現有閑置設施及農村集體用地上蓋建筑物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在保證使用安全等級滿足消防規范前提下,可先按養老服務設施使用,后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將閑置公有房產優先用于養老服務的,租賃期限延長至15年以上,在公開競租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承租。整合利用閑置資源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的,按一事一議的原則處理。[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三、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提質增效
通過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特困供養機構(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工程、不斷完善公辦養老機構消防設施設備、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途徑,逐步改善和提升公辦養老機構的設施設備、環境衛生、護理和安全管理等水平。加快推動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和示范性養老機構項目建設,通過在養老機構內配置護理型床位,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逐步提升養老機構的護理水平。2022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應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至少建有1間符合三星級以上標準,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優先滿足轄區內所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專業照護需求,其余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質量建設要有較大提升。[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四、大力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
通過重新修訂民辦養老機構補貼辦法,提高新增床位補助和運營補助標準,增加補助項目,放寬補助范圍,實現養老機構不區分經營性質同等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從用地保障、資金補助、稅收減免、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在大力發展普惠養老的基礎上,鼓勵社會力量根據市場需要,興辦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養老機構,發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養生養老等新興業態,進一步滿足多元化、便利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支持民辦養老機構和服務企業依法設立分支機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區域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陽江市稅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五、加快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
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指導工作機制,加強對轄區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統籌協調、培訓示范和服務指導。到2022年,力爭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鎮至少建有1家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以上,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基本建立。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并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鼓勵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動農村“互助式”養老模式,探索設立“家庭照護床位”,推進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到2022年,以縣(市、區)為單位全面建立居家社區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重點關注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確保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開展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夯實居家養老基礎地位,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同時,按照國家和省的居室和小區適老化環境改造建設標準,推動道路、公共交通設施、社區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殘聯、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六、推動醫養結合服務健康發展
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經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養老服務機構可設置醫療機構,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到2021年底,各地要普遍建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預約就診、雙向轉診等合作機制;我市至少要建有1家設有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或中醫院等的養老機構。逐步優化提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到2022年,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鼓勵發展包括商業性長期護理保險產品在內的多種老年護理保險產品,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照護服務需求。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服務需求評估,將評定結果與老年人補貼、養老服務供給級別和保障等掛鉤。[市衛生健康局、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陽江銀保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七、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支持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課程,制定養老服務專業就學資助、落實就業補貼政策。依托院校、醫養結合型機構等建設養老服務人才實訓基地,建立養老服務人員進修輪訓機制。結合“南粵家政”工程的實施,認真做好養老護理人員培訓,推動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完善配套激勵機制,按規定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支持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養老機構內醫療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享受等同職業資格、注冊考核政策。[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八、建立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健全“社工+志愿者”聯動機制,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專業化養老服務。探索“時間銀行”模式,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時長的儲蓄與回饋、正向激勵等機制。認真做好高齡老人津貼發放,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逐步完善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相關保障機制。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和整治保健品虛假宣傳等行動,依法依規嚴厲懲處欺老、虐老行為。依托社區、老年教育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服務機構發展老年教育,做好養老有關政策宣傳等工作,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輿論氛圍。[市民政局、團市委、市衛生健康局、市老齡辦、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委老干部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九、提升養老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鼓勵國有資本、社會資本等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養老產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投資養老產業,不斷創新養老服務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鼓勵企業、慈善組織及個人設立養老領域慈善信托,開展養老服務慈善項目。支持養老服務與文化、旅游、餐飲、家政、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行業進行有機融合,創新和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與新業態,拓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等新型消費領域。支持高科技助老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推動“養老服務+行業”深入發展,促進形成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養老產業鏈。加強粵港澳在養老服務人才、資金、項目、標準化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港澳服務提供者在陽江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興辦養老機構,同等享受市內民辦養老機構待遇。[市民政局、市國資委、陽江銀保監分局、人行陽江市中心支行、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局、市金融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
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各級民政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養老服務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工作,按照相關部門職責充實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提高檢查實效。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因未辦理不動產登記、土地規劃等手續而未能通過消防審驗的農村敬老院以及既有利用學校、廠房、商業場所等舉辦的養老機構認真研究處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審驗手續。建立健全聯合懲戒機制,對于養老服務機構備案、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信息,探索按經營性質分別通過“信用陽江”、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平臺記于其名下并依法公示,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和人員誠信經營。[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局、人行陽江市中心支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一、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保障機制
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將養老服務管理納入“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跨部門的重難點問題,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政府投入機制,自2021年起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本級用于社會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資金比例用于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一般性公共預算安排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統籌使用,并進一步加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力度,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市民政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本通知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工作任務分解表
市政府規范性文件編號:陽府規〔2021〕15號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