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振興趕超”指數,無疑是2013年度粵東西北“振興指數”系列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項。最終的指數榜單,強化人均指標理念,不唯GDP論英雄,重在體現經濟發展振興趕超的質量。
指數榜單顯示,2013年人均GDP率先趕上全國平均水平的陽江市,以88.4分的絕對優勢高居榜首。揭陽市以人均GDP、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的均衡高速增長占據次席,茂名、韶關、湛江隨后,一同處于“領跑”梯隊。
除了人均GDP率先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之外,位于榜首的陽江市各項經濟指標表現均堪稱亮眼。在“經濟發展振興趕超”指數的指標體系中,人均GDP雖然是最核心的指標,但其70%的權重都放在2013年度的增量上,并非僅僅考慮存量水平。數據顯示,陽江市2012年人均GDP僅為36096元,落后全國平均水平2000多元。僅僅1年時間,陽江市人均GDP就躍升為42017元,一舉追上全國平均水平,年度增量高達近6000元。而粵東西北多數地市人均GDP增加值不超過3000元。正是這一振興躍升,為陽江加分不少。
人均財政收入年增410元、GDP增速15.3%、人均GDP增速14.5%……這幾項核心指標,陽江市也在粵東西北12個地市中摘得第一。盡管GDP總量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算很高,但這些表現已足以讓陽江脫穎而出。
◎專家點評
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主任、教授,廣東省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會長鄭方輝:
綜合指數更顯振興發展本意
“經濟發展振興趕超”指數,選用了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GDP增速等人均指標,所占權重達到65%,極大地強化了人均概念,同時也兼顧了GDP總量等衡量經濟“堆頭”的指標。這樣形成的綜合指數,能夠更全面地衡量經濟發展的振興程度,更好地體現《決定》關于振興發展的本意。
比如,人均GDP和GDP就是不可互換的兩個不同量值。如果單純以GDP總量計,陽江僅僅排第六位,甚至不如清遠,但綜合各項人均指標的表現后,陽江獲得了絕對優勢。
比照這份榜單,各城市也能發現自身存在的“短板”,這對振興發展中的粵東西北城市形成了一份導向鮮明的激勵“正能量”。
人均GDP只有陽江達到全國平均線
數據顯示,陽江市2013年人均GDP達到42017元,趕上全國平均水平,比2012年增加5921元,遠遠超過其他11地市,在得分計算上,獲得存量、增量的雙項滿分。人均GDP最低的是梅州,僅為18603元,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年度增加值亦為12地市中最低,僅1207元,為陽江的1/5。
人均財政收入陽江增加值最高
根據12地市地方一般性財政預算收入和2013年末常住人口數,可計算得出2013年各地人均財政收入(不列入上交中央部分)。數據顯示,該指標各地市仍然較低,最高的韶關僅2476.92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從增量看,12地市人均財政收入平均增加了255.22元,其中,陽江增加值最多,為410.92元;清遠市最低,僅增加132.21元。
在綜合了人均財政收入的存量水平和年度增量后,陽江在這一項指標中拔得頭籌,揭陽排名最后。
陽江人均GDP增速14.5%排名第一
2013年粵東西北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約高2個百分點,其中,GDP增速最高的是陽江,達到15.3%。人均GDP增速上,12地市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1.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各地市的人均GDP增速數據顯示,僅有汕頭和清遠低于10%,增速最高的仍是陽江。
從2013年度人均GDP增速的增量來看,只有汕尾放緩。作為2012年人均GDP增速最高的地市(13%),汕尾的“減速”并非難以接受。而2012年人均GDP增速最低的清遠市(4.2%)這次實現了最大幅度“提速”,其綜合得分因而反超汕頭、汕尾、潮州、河源4市。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