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第七次黨代會確定“以海興市、綠色發展”戰略以來,各縣(市、區)結合各地實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實,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向“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美陽江”的目標闊步邁進。值全市以海興市現場會召開之際,本報今日起推出《以海興市進行時》欄目,報道各地各相關單位在推進以海興市戰略中的措施和成效。敬請關注。
69家生產螺絲、模具、機械設備等緊固件的企業相繼落戶,預計達產后年產值逾100億元;G325線陽東段改線工程、深茂鐵路陽東段建設扎實推進,陽東區融入珠三角1小時經濟圈步伐加快;廣東拓必拓公司喜捧享有“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美譽的iF設計獎,傳統五金刀剪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華麗轉身……
去年以來,陽東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以海興市、綠色發展”的戰略部署,開拓進取,攻堅克難,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狠抓園區建設,筑牢工業發展大平臺
在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施工車輛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著先后兩批次共66家緊固件企業的落戶,一個規劃面積約93萬平方米、年產值超100億元的緊固件產業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這66家緊固件企業,包括臺資企業8家、省外企業5家、省內企業53家,涵蓋拉絲制品、螺絲螺母、機械設備、數控設備、模具、熱處理等緊固件產業完整的生產鏈條。目前,已有4家企業動工,其他企業將陸續開工建設。
這只是陽東區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做大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立足于山海兼優、區位獨特的優勢,陽東區以“南拓東融、海陸聯動、綠色崛起”為發展新思路,狠抓園區開發建設,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該區以深茂鐵路陽東段、G325線陽東段改建、廣東省沿海景觀路陽東段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契機,構建東融珠三角、西接大西南的立體交通綜合網絡,并積極推進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征地拆遷、土地平整、完善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園區擴能增效,筑牢工業發展大平臺。
以工業為支撐,陽東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2017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05.6億元,增長6.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2.06億元,增長12.6%。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1.85億元,增長7%。
調結構促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日,陽江五金刀剪業傳來喜訊:廣東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喜獲2017年度iF金獎。這是五金刀剪產業創新引領的又一典型。作為陽江五金刀剪產業的主戰場,陽東區重點發揮陽東五金刀剪生產研發基地、五金刀具技術創新中心、區科技企業孵化中心等創新平臺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推進產業創新驅動發展。
去年以來,陽東區以調結構、促創新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該區進一步加快新型工業化,推動工業由低端向高端轉變,由單一產業向多元并進轉變,積極培育發展海洋工程裝備、電力能源裝備等先進裝備制造業,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繼續做大做強。目前,華正能電纜等一批大項目上馬建設,陽江核電4號機組投入商運,中電建寶山風電場建設加快,中廣核、中節能兩個海上風電項目動工建設。年度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02億元;新投產工業項目15個,規模產值12.91億元;在建工業項目17個,規模產值23.29億元;新簽約工業項目30個,規模產值43.1億元。
陽東區擁有豐富的山、海、泉、湖資源,該區積極用資源換產業,加快海洋漁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濱海旅游業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得到不斷完善。去年,該區實現水產品總產量32.51萬噸,增長6.1%。東平大澳漁村被評為國家級最美漁村,紫泉四季溫泉、恒大珍珠灣特色旅游小鎮等項目簽約落戶。
做優營商環境,有效增強發展活力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為服務好企業落戶建設,打造優質的工業發展平臺,陽東區著力加強黨的建設,積極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提高行政審批工作效率,陽東區于2017年年底在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內成立了綠色通道行政審批中心,對園區工業項目落戶、建設和竣工等有關事項提供“上門服務”。目前,該中心共設置了國土、住建、工商、環保、消防、發改、人防、供電等10個辦事窗口,已正式面對企業辦理相關業務。該中心的成立,極大方便了企業辦理相關手續,進一步提高了審批效率。
為進一步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熱情,陽東區全面落實廣東“實體經濟十條”等措施,實行“放水養魚”,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該區還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服務企業常態化、制度化,增強企業扎根發展的信心。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