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雨
暴雨,特別是大范圍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導致山洪、地質災害,出現城市內澇,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影響交通運輸。應急辦法
1.住低洼地帶1樓的居民預防內澇,可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積水浸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將食品和電器轉移到高處。
2.積水中行走,要防止跌入溝、坑等,特別是城市窨井。 3.車輛遇到路面積水過深時,盡量繞行。專家提示
1.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
2.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量繞過積水嚴重地段,不要冒險跨過污溝,遠離電線及電力設施。
3.在山區旅游時,要注意防范山洪。上游來水忽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要立即向高處撤離。
二、臺風
臺風是熱帶氣旋的俗稱,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破壞力很強,常伴有大風、暴雨和風暴潮。按照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世界氣象組織把熱帶氣旋劃分為4個等級:風力6—7級的叫“熱帶低壓”,8—9級的叫“熱帶風暴”,10—11級的叫“強熱帶風暴”,12級及12級以上的叫“臺風”。應急辦法
1.臺風來臨前,可能受影響地區的居民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等,以備急需;關好門窗,必要時加固門窗;將放置在陽臺邊緣和樓頂的花盆、雜物等搬進室內或陽臺內,固定好室外易被吹動的物品。住在低洼地帶和不安全建筑中的居民,應轉移到避難場所避風。 2.臺風來臨時,近海漁船應立即回港避風,沿海養殖漁排上的人員立即上岸躲避;航行船舶必須與海岸電臺聯系,弄清船只與臺風的相對位置,改變航線避開臺風。
3.臺風影響時,盡量避免外出,不舉行戶外群體活動,學校適時停課;外出時,避開大樹、棚子、架子、架空電線、傾斜及倒下的電線桿,高層施工現場、塔吊或工地圍墻,廣告牌、危舊建筑等。專家提示
密切注意氣象臺發布的臺風預警信號和政府應對臺風的勸告。
三、洪災
洪災是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或堤壩潰決而造成的災害。應急辦法
1.遭遇暴雨時,時刻觀察周圍溪河水位和山體有無異常,特別是晚上,隨時做好轉移準備。 2.轉移要就近、快速,先人后財物,先老幼病殘后其它人員,盡量向屋頂、大樹、高墻等高處轉移,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轉移。如被洪水圍困,設法發出求救信號,不冒險涉水,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3.山區發生強降雨時,盡量避免過河或走在溝谷處,防止被山洪沖走。郊外旅游,注意防范山洪。專家提醒
1.建房應選擇平整穩定的山坡和高地,遠離河灘及溝谷等低洼地帶。 2.洪水來臨前,備足食品、應用水和日用品。
3.遭遇山洪,不要沿著行洪道跑,要跑向兩岸高處躲避。 4.發現電線低垂或折斷時,應迅速遠避,防止觸電。
四、龍卷風(大風)
龍卷風是從強對流積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圍快速旋轉的漏斗狀風柱,多發在春、夏、秋三季。大風及其在建筑物之間產生的“強風效應”,常會刮壞房屋,刮倒廣告牌、大樹、電線桿等,妨礙高空作業,甚至引起火災。應急辦法
1.強對流天氣,盡量少外出;外出須遠離大樹、廣告牌、電線桿和簡易房;房屋抗風能力較弱的中小學和單位應當停課、停業。
2.在室內,關好門窗,切斷電源,熄滅火源;選擇建筑物的中心位置,遠離門窗、外墻;躲在堅實的桌子或床下,或用厚實的床墊、被子罩在身上,防止被掉落的東西砸傷。 3.在野外,要快速地朝與龍卷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逃離;來不及的要迅速找一個低洼處趴下或到堅固避風處躲避,臉朝下,閉上嘴和眼睛,雙臂護頭;乘坐車輛的,要立即離開汽車到附近躲避。
4.水上作業和航運船舶要立即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 5.停止露天活動和高空施工等戶外危險作業。
五、雷電
雷電是雷雨云中的電能釋放。強雷點多發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的強對流性天氣。雷電會破壞建筑物、電氣設備、傷害人員、畜禽。應急辦法
1.在室內,關好門窗,關閉電器。拔掉電源插頭,不要使用固定電話,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不要淋浴。
2.在室外,不在空曠場地停留,要及時躲避,不要跑動,科躲入有避雷設施的建筑或汽車里;無處躲避時,盡量找低洼處蹲下,披上雨衣;不要打傘,不要高舉農具和羽毛球拍等,遠離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等。
3.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 4.對被雷電擊中的人員,立即采用心肺復蘇法搶救。專家提示
雷雨天氣,在戶外空曠處切勿使用移動電話。
六、冰雹
冰雹多發生于春季強對流天氣中。應急辦法
1.戶外行人立即對安全的地方暫避。
2.驅趕家禽、牲畜進入有頂棚的場所,妥善保護汽車等室外易損物品和設備。 3.注意預防冰雹天氣伴隨的雷電災害。
七、大霧(霾)
大量微小水滴懸浮在近地層空氣中,能見度小于500米時,就是大霧天氣。霾,也稱灰霾,是指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大旗混濁現象。大霧(霾)天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影響人體健康。應急辦法
1.霧(霾)使空氣質量明顯降低,應停止戶外運動。
2.行人要注意交通安全,應戴口罩,減輕空氣污染帶來的影響。
3.駕駛汽車要開啟防霧燈,控制車速,拉到車距,密切注意路況;如能見度過低,應盡快尋找安全停止區域停靠。
八、高溫
未來連續三天的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即是高溫天氣。應急辦法
1.午后高溫時段,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和劇烈運動。
2.露天作業的人員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縮短連續工作時間。
3.多喝水,少飲酒,飲食清淡,保證睡眠,穿著寬松、單薄和淺色的衣服,準備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花露水、十滴水等。
4.對老弱病殘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5.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造成的電網故障,以及電線、變壓器等因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專家提示
1.高溫天氣容易使人疲勞、煩躁和發怒,應注意調節情緒。
2.室內利用空調降溫時,溫度宜設置在比室外溫度低3℃-5℃,最低不宜低于26℃。 3.老人、體弱者或有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如出現胸悶、氣短、頭昏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九、低溫凍害
未來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為低溫天氣。48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0℃以下,或者已經降到0℃以下為霜凍。應急辦法
1.注意添衣保暖,照顧好老、弱、病人。
2.預防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戶外工作防止凍傷。
3.對大田作物要采取田間灌溉、施用腐熟有機肥等防霜凍、冰凍措施;對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蓋、噴灑防凍液等措施;對牲畜、家禽采取防風、保暖措施。
4.室內燃煤取暖或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要注意通風,防止煤氣中毒;農村用柴,碳取暖,還要預防火災。 5.做好防風工作。
十、道路結冰
當路表溫度低于0℃,同時出現降水時,將可能出現道路結冰情況。應急辦法
1.行人外出盡量少騎自行車,注意防滑;或給自行車輪胎少量放氣,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
2.汽車安裝防滑鏈,聽從指揮,慢速勻速行駛,避免急轉彎、急加速、急剎車。 3.組織人員及時清理路面積水。
十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發的一種攜帶大量泥沙、石塊、巨礫的特殊洪流,常于山洪相伴,對房屋、農田、道路、橋梁等破壞極大。應急辦法
1.在山區溝谷活動時,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或陡峭的高邊坡下躲避、停留。
2.發現泥石流征兆,應立即觀察地形,迅速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轉移,切計不能順溝跑動。
3.不要上樹躲避,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層較厚的低凹處,或躲在滾石、亂石堆后面。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溝谷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專家提示
1.山區大雨天氣,深谷、山溝出現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地面有輕微震動時,為泥石流發生的征兆。
2.在雨季,留意住宅附近山坡地面運動征兆,注意任何可能由碎屑移動帶來的不正常聲音。 3.在泥石流多發區,應選擇安全地帶建房;在野外扎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避免在山坡下和山谷、溝底、河邊處野營。
十二、滑坡
滑坡俗稱“地滑”、“走山”,是斜坡上的巖土體因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在重力作用下整體或分散地順坡下滑的地質災害。引發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河流對山腳的沖刷和人類開挖山腳、坡體堆集、爆破、開礦等活動。應急辦法
1.遇到滑坡,千萬不要順著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兩側跑。 2.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注意保護好頭部,可用衣物裹住頭部。 3.應保持冷靜,視險情將人員、物資及時撤離危險區。專家提示
1.居住在山區的群眾,應時刻注意觀察居住地附近山坡地面運動的任何跡象,特別是在強降雨期間。
2.滑坡過后,要確認房屋完好、安全再進入。
十三、地面塌陷
因地下采空或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造成的地面沉降。應急辦法
1.應立即撤離受影響的建筑物,阻止他人貿然進入塌陷危險區。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