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改革創新,深入分析經濟新常態下財政各領域的趨勢性變化,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全面提升財政保障能力,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美陽江提供有力支撐。
狠抓增收: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0.66億元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形勢變化與政策調整,落實財稅聯動機制,及時掌握稅收政策動態和重點稅源情況,強化財稅征管,做到應收盡收;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0.66億元,可比增長7.07%。財政收入質量也有所改善,2017年全市財政收入的稅收占比為63.01%,比上年提高近2個百分點,各縣(市、區)稅收收入占比平均值為68.83%。
強化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93.30億元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積極加強預算執行進度的跟蹤監控,嚴格落實支出進度通報制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保證資金用活、用好、高效、安全。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93.30億元,預計支出執行率為93.58%,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
優化支出:
民生領域支出達130.39億元
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支持力度。2017年全市財政民生領域支出達130.39億元,增長2%,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67.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落實省十件民生實事資金23.03億元,完成全年預算100.2%,確保了各項民生實事推進完成。
發揮杠桿作用:
為企業減少各類稅費成本超過10億元
大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折不扣開展降成本行動,全市免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超過2億元,為企業減少各類稅費成本超過10億元。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社會資金的投入,推動民營企業發展。落實獎勵和補貼政策,支持招商引資與重點產業發展。大力推廣應用PPP模式,推動一批重點市政項目與交通項目建設。爭取新增債券資金25億元,推進了我市深茂鐵路、汕湛高速、海陵島大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債務管理:
財政風險防控有序有效
將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嚴格控制年度債務規模。制定市本級政府債務風險化解規則,積極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加大償債資金安排力度,確保“借得到、用得好、還得上”。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財政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狠抓增收節支,支持創新發展,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全力抓好財稅收入
堅決落實收入責任,協調收入征管部門組織稅收和非稅收入,堅決防止和糾正收過頭稅、亂收費、虛收空轉行為,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和省規定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嚴格控制非稅收入超常規增長,建立財政收入長效增長機制,實現財政收入可持續、高質量增長。
統籌整合財政資金
切實轉變理財理念,進一步加大預算資金、存量資金、債券資金等各類資金的統籌力度,推動形成全面完整的財政預算管理大格局。嚴格落實中央、省和市關于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各項規定,分門別類制定盤活措施,將財政存量資金調整使用到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培植財源稅源
全面落實“營改增”稅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各項減稅免費政策,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負擔,形成企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良性循環格局。堅持“擇”商“選”資,嚴格執行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狠抓項目落地,促進企業規模快速擴大,培育財源稅源。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財政支出重點安排保運轉、保民生、保重點等剛性支出。保運轉方面,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控一般性支出特別是“三公”經費支出。保民生方面,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和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加大扶貧濟困力度,推進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加快推動88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加大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加快補齊小康社會民生短板。推進全市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財政保障能力均等化,爭取2018年全市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制。保重點方面,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三大抓手”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支持,著力謀劃推出第二批PPP項目。加大對環境綜合治理的投入,加快推進大河水庫引水工程、漠陽江中下游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
積極防范財政風險
堅持促發展與防風險并舉,提高政府債務統籌財力的水平。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建立健全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及時實施風險評估和預警,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強相關性債務管理,著重關注隱性風險,控制好地方其他相關債務增長,有效防范化解財政風險。
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預算編制科學完整、預算執行規范有效、預算監督公開透明以及三者有機銜接、相互協調、“三位一體”的預算管理制度。二是先行先試,推進我市社會治安,城鄉社區事務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市縣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試點工作,為2020年全面推進全省各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形成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清晰框架奠定基礎。三是研究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實現規劃期內預算收支跨年度平衡。四是全面加強績效管理,加快構建“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管理機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