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陽東區合山鎮豐垌村,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在村邊千畝蓮花的映襯下,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無一不在向人們展示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美麗鄉村底蘊。
豐垌村依托龍慶書院、特色家風巷、千畝蓮花種植基地等資源稟賦,從發展特色產業、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村中資源,形成以農興旅、以旅促農的生態產業鏈,走出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近日,記者來到豐垌村,成片的蓮花映入眼簾,盛放的蓮花與遠處青山、村落相映成趣。“之前這里是閑置的撂荒地,2017年,通過鎮政府引導,流轉土地發展蓮花種植產業,我們不用操心田地,還能得到租金分紅。”村民張道區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通過千畝蓮花種植產業,他每年都能獲得1200元的土地租金分紅,曾經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了“金土地”,村里不僅變得更美,村民也增加了收入。
綠色是豐垌村的底色,也是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的底氣。“蓮花種植基地占地1100畝,主要種植臺灣九品香水梨蓮和印度藍蓮花兩個品種,一年四季都可隨收隨賣,主要銷往北上廣等大城市,年產值約1200萬元。”豐垌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鐘運亮介紹,豐垌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陽東區宏冠農業有限公司的帶動下,發展蓮花種植“美麗經濟”,吸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產業發展與村民增收致富的雙贏局面。
美麗豐垌,如何發展農文旅經濟?2022年9月,豐垌村被省婦聯、省文明辦聯合命名為第三批廣東省家教家風實踐基地,該村立足資源稟賦,著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特色村,而“龍慶書院·傳統文化+家風巷·家風文化+清廉池·廉潔文化+合山鄉禮館·鄉愁產業文化”四點一線旅游路線,正是豐垌村打造鄉村旅游的新思路。“村里去年成立了村屬企業,對村內的旅游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和運營,承接到村進行團建、研學、旅游等業務,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收。”鐘運亮說。
鄉村美,產業旺,人安樂。當前,豐垌村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整治提升人居環境,扎實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工作,全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片區。在提升“顏值”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值,先后引進千畝蓮花種植基地、淡水魚養殖基地、百香果種植基地、番石榴種植基地、冰淇淋番薯種植基地等項目,繼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正在這片土地徐徐展開。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