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場”變身花卉綜合體,泥濘道路實現硬底化,現代化籃球場正加速建設……8月7日,記者走進江城區崗列街道崗列村,只見鄉間道路寬闊平坦,農家小院優美宜居,一幅幅鄉村和美宜居的畫卷,正從想象照進現實。
自“百千萬工程”開展以來,在崗列街道的支持下,崗列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探索創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合作共贏模式,打造出村集體留用地合作開發樣板,實現鄉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跟隨著崗列村干部譚凱丹的腳步,記者來到位于市區江臺路的勤力牛花卉綜合體看到,園區內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各式特色店鋪鱗次櫛比,現代建筑風格與自然風光相映成趣,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休閑打卡。
譚凱丹介紹,勤力牛花卉綜合體是崗列村軍塘自然村的集體留用地,占地約7萬平方米。數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建筑垃圾遍地的“垃圾場”,盡管崗列村委會每年花數萬元清理,但收效甚微。2020年,這塊沉寂的土地迎來轉機。崗列村委會與陽江本土企業家梁基佑達成合作,將此地打造成為集花店、咖啡餐飲店、婚禮策劃、創意設計、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城市旅游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加了140萬元收入,同時帶動2000余名村民就業。
昔日坑洼不平、雨天積水的崗列村列美自然村新塘路,也于今年完成修繕,實現道路水泥硬化,既美化了鄉村環境,也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
記者一行沿著新塘路前行,來到市區南浦大道附近,一座初具規模的籃球場映入眼簾。據介紹,眼前這塊占地1500平方米的土地,是列美自然村的集體留用地,原來存在亂堆亂放現象嚴重、垃圾堆積成患等問題。
今年5月,經過崗列村“兩委”班子多次研究討論,決定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此地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農村籃球場和文化室,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20余萬元收入,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工程建設。
“項目建成后,不僅有效解決衛生死角問題,還能為村民提供更多健身休憩的場地和機會。”該項目營運負責人陳祥裕表示,他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借著本次項目建設的契機,他們還計劃打造籃球文化宣傳展區、創辦籃球培訓班等,營造積極向上的鄉村體育文化氛圍。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去年以來,崗列村下足“繡花功夫”提升鄉村“顏值”,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邊角地、閑置地打造“四小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生態景觀,成為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記者走進崗列村疊岡自然村看到,房前屋后、院里院外見縫插綠,一個個嶄新明亮的“四小園”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以前家門前的空地長滿了雜草,現在變成了瓜果飄香的小菜園,我和老伴一有空就來這里打理農作物,日子過得越來越充實。”今年88歲的村民鄧耀東說,如今村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民們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也在不斷提高。在這里生活,他有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崗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洪照表示,截至目前,崗列村累計建成“四小園”22個,綠美鄉村建設工作初顯成效。接下來,崗列村將堅持合理規劃、因地制宜,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實,讓“開窗見綠、推門見景”成為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