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周村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讓“看得見”的資產變成“摸得著”的紅利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關雯靜 時間:2024-10-28 09:22 【字體: 】 瀏覽量:-

  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郁郁蔥蔥的樹木、干凈整潔的村莊……近日,記者走進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周村村,一幅幅景美人和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村民們正沉浸在寧靜而舒適的生活之中。這份“硬核”的幸福感,與周村村的產業發展密不可分。

  平岡鎮坐擁得天獨厚的沿海地理位置,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奠定了水產養殖的堅實基礎,被評為省水產養殖技術創新試點專業鎮、全國海水養殖萬噸鎮。而處于該鎮腹地的周村村,擁有土地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其中魚、蝦塘950畝,耕地1150畝。這些自然資源不僅豐富了村內的產業結構,更為村集體經濟的增長提供了保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來,周村村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村情實際,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整合村莊閑置土地,發展多元產業,帶領村民走上增收的快車道。

  “隆隆隆!”在周村村連片土地上,挖掘機正揮舞著機械臂,穿梭于一個個池塘之間開展作業。而在另一側的魚塘中,水花翻騰,魚苗躍動,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這里交通便利,且位于咸淡水交匯處,非常適合水產養殖。”今年4月,來自浙江的養殖大戶洪勇鑫承包了村內800余畝魚塘和蝦塘,養殖羅非魚、蝦等水產品種,“目前正在進行連片養殖池塘的開發與改造工作,部分區域已投入養殖,預計年底實現全部投產。”

  去年下半年,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敖卓再的帶領下,周村村規范組織漁圍發包工作,率先在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實現首個行政村漁圍資源由傳統現場發包轉變為線上平臺交易的模式,使集體資源發包程序規范化、透明化、利益最大化,推動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養殖。

  這項工作并不容易。“我們村堪稱‘開荒牛’,從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到熟悉線上平臺交易流程,樣樣都要摸索。”

  敖卓再說:“當時,村民中反對聲音不小。他們一下子難以改變傳統的思想,認為線上發包會有暗箱操作的情況,堅持要現場發包、眼見為實。”為了做好思想工作,村“兩委”干部、黨員干部帶頭下村入戶宣傳講解最新政策、趨勢方向,廣泛收集村民群眾的意見。同時,村里多次召開各項會議,召集各方群體參加討論,最終,村民接受了網上交易這一“新鮮事物”。如今,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20萬元。

  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據介紹,除部分魚塘發包收益用于村內民生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日常事務工作之外,村民每年每畝地還有約1500元租金收入,大家共享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村容村貌變化很大,路又寬又平,村里總是干干凈凈的!”提起這幾年村子的變化,村內珍珠馬蹄養殖大戶林志敏滿口稱贊,村民們的生活更“有滋味”“有盼頭”。

  除了發展村集體經濟以外,該村還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村里積極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鼓勵村中“能人”、黨員帶頭發展珍珠馬蹄、蓮藕等規模化種植,現已種植珍珠馬蹄400畝、蓮藕100畝,到種植場幫工的村民每天可增收80至150多元。另一方面,積極引導鄉賢反哺桑梓,讓外出鄉賢回村興辦制衣廠,有效解決了留守婦女的就業難題,在此就業的村民每人每個月平均能收入3000元至4000元。“收成時,我們可以幫忙削珍珠馬蹄;空閑時,還能到制衣廠工作,補貼家用。”村民珍姐笑著說道,如今在村里收入渠道多了,不用出外面奔波勞累,還能更好地照顧家庭。

  如何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引擎?周村村有了新的計劃:接下來將與相關農業科技公司開展合作,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經營”的方式將區內森林公園周邊的千畝良田進行整合開發,發展鄉村農業休閑生態旅游,讓“看得見”的集體資產變成更多“摸得著”的紅利。此外,繼續做大做強珍珠馬蹄、蓮藕等農產品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名片。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del id="hnwhh"></del>

  1. <th id="hnwhh"></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