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陽西縣溪頭鎮那朗村,羅彥成的40畝鴨稻共作稻田開割。當收割機開進稻田的那一刻,田邊成群的鴨子驚起,“嘎嘎”叫了起來。
收割機司機預估產量:畝產達到300公斤。雖然不算高,但羅彥成難掩興奮:沒虧本,也算成功了。
今年44歲的羅彥成是溪頭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40畝地是撂荒地,一個想發展有機生態農業的想法,讓醫生折騰起了撂荒地。
今年7月,羅彥成開荒種地。按照比例,40畝稻田養殖了800只麻鴨。水稻插秧15天后,將鴨苗放入田間。以田為家的鴨子,在田里自由走動,覓食螺類、蚯蚓、昆蟲,踩踏禾苗間的雜草。同時,鴨子的糞便作為肥料,滋養禾苗生長。
到了水稻抽穗期,為避免鴨子吃稻谷,所有鴨子便趕到田邊的鴨場。于是,自由散漫慣了的鴨子開始過上集體生活,每天喂食3次,飼料以小魚、螺類、玉米、谷物為主。之前放養田里的時候,工人每天下午通過“咯咯咯”聲,會將鴨子集中在鴨場,喂食一次。
2畝多的鴨場,有山泉水,有遮陽棚,還有可嬉戲玩耍的小池塘。在田里待了50天、鴨場待了15天的鴨子,一個個活蹦亂竄。看著工人拎著一桶小魚走來,鴨子不約而同地爭先往工人身邊擠,搶食撒向空中的小魚。
羅彥成算了筆賬,因為被狗咬死和走丟等原因,800只鴨子最后活下來了700多只,每只約2.5公斤,市場價每公斤18元,一共價值約3.2萬元,飼料的費用大概要2.7萬元,利潤只有5000多元。
鴨稻共作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人工投入會比較多。鴨稻共作全程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依靠生物、物理防蟲,雜草過多,則需要人工除草。此外,水稻的株距為22厘米,比一般的種植方式寬了4厘米,方便鴨子來回走動。
“算下來,水稻的利潤大概每畝為200多元。”這位皮膚曬得黝黑的“農民醫生”記錄下了這次種植試驗的全過程,圍網、請農機、請工人等各項支出,都記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收集了國內外關于鴨稻共作的大量資料,進行研究、試驗。他想弄清楚、也很期待:鴨稻共作的模式可不可行?
羅彥成種養的水稻和鴨子,都按照普通的農產品價格計算。如果貼上綠色有機產品的標簽,價格可能會高許多。這也是整體利潤不高,但羅彥成依舊滿懷信心的原因。他相信,如果生產的有機生態農副產品,能得到市場認可,鴨稻共作的模式就具有廣闊的前景。他也希望更多的農戶加入進來,共同提高鴨稻共作的技術水平,實現降本增效,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健康的農產品。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鴨聲”一片。一個想吃優質健康農產品的念頭,讓這位醫生卷起褲腳,下田種地,買魚喂鴨,踐行著自己有機生態農業的想法,也讓撂荒地變得鴨鳴稻香。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