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動不需驚天動地,難能可貴的是真情流露。”這是羅玉琴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是她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作為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文化活動中心負責人,羅玉琴長期致力于基層公共文化事業,開展各項文化惠民活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近日,她獲評“粵美鄉村文化指導員”省級榮譽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受資源限制,我發現許多本地留守兒童及外來務工子女難以接觸到藝術課堂。”初到平岡文化站工作,羅玉琴便關注到藝術向鄉鎮地區輸送的難題,她希望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免費的藝術教育資源。說干就干,懷著滿腔熱血,2016年,羅玉琴與同事策劃發起藝術公益課堂,開辦第一期美術課堂。沒有經費、沒有設備,她便自己掏錢購買教具和教材。出乎意料的是,課堂反響熱烈,深受家長和孩子歡迎,一舉打響文化活動品牌知名度。
藝術公益課堂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形成影響力,開展了繪畫、書法、舞蹈等形式多樣的科目,并形成以文化活動中心為大本營,向全區分教點、各文化室及企業輻射的格局,將優質的藝術教育課程送到邊遠的鄉村學校、文化室和企業。“開設課程的目的不只是讓他們接觸藝術,更希望孩子們通過這扇窗認識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羅玉琴說。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從“害怕與志愿者接觸”到“期待志愿者的到來”,文化的力量悄然浸潤著他們的心田。堅持多年,羅玉琴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改變,更加堅定了扎根鄉村文化建設的決心。
在羅玉琴的組織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社會力量加入藝術公益課堂。當地的企業積極參與義賣捐贈活動,用愛心點亮孩子們的藝術夢;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參與課堂教學,還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照進現實。2021年“藝術公益課堂”被評為陽江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2022年又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典型案例”。
送戲下鄉、象棋比賽、村級拔河比賽、經典詩文誦讀會……結合每月活動主題與不同的受眾群體,羅玉琴還組織開展多項接地氣且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動,變著花樣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的熏陶和樂趣,贏得了群眾的連連稱贊。今年春節期間,“村BA”在平岡鎮文化活動中心精彩上演,各村村民里三層外三層把球場圍個水泄不通,為本村隊伍加油助威。“沒想到來了這么多人,大家都在歡呼吶喊,在歡樂的氛圍中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看到參與組織的活動受到群眾的歡迎,羅玉琴充滿成就感和自豪感。
作為土生土長的平岡人,羅玉琴一直心系故鄉,以赤子之心參與家鄉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小時候條件比較差,總希望長大后能為家鄉、為家鄉的人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羅玉琴深知家鄉需要文化,而她也因此成為一名扎根基層的文化傳播者,并用發自內心的傾注,用行動向社會、向自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初心不忘,素履以往。對于獲評“粵美鄉村文化指導員”,羅玉琴認為成績既是過去也是鞭策,她將繼續努力開展更多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文化生活的需求,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