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鄉村綠化工作啟動以來,全市各地強化黨建引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方統籌資源,搶抓春節返鄉契機,通過走訪鄉賢、召開鄉賢座談會等方式,引導鄉賢以多種形式支持家鄉綠化美化,“鄉賢林”“桑梓林”“企興林”等各類主題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號召鄉賢助力家鄉綠化
我市各地堅持鄉村綠化“一盤棋”思想,統籌用好鄉賢資源力量,建立完善縣鎮村黨員干部廣泛聯系鄉賢機制,利用鄉賢春節返鄉契機,開展鄉賢走訪、召開鄉賢座談會等活動,激勵和引導鄉賢通過認種認養、捐資捐物、設施修建等方式參與鄉村綠化。
江城區白沙街道充分發揮轄區鄉賢企業眾多的區位優勢,召開“我為家鄉種棵樹 共建綠美白沙”座談會,引導廣大鄉親鄉賢、轄區企業共繪綠美“同心圓”,號召鄉賢、企業助力鄉村綠化建設募集捐款8.9萬元。
陽東區那龍鎮召開鄉賢助力“百千萬工程”暨綠美廣東新春座談會,鄉賢圍繞基層治理、鄉村振興、鄉村綠化等方面紛紛建言獻策,發放“我為家鄉添點綠”倡議書,動員廣大鄉賢積極投身鄉村綠化。目前,那龍鎮已收到鄉賢捐款3萬多元和價值10多萬元的黃花風鈴、紫花風鈴、紫薇木一批。
陽西縣上洋鎮依托鄉賢資源優勢,提前謀劃聯系鄉賢,春節期間在全鎮范圍內召開19場鄉村綠化專題座談會,累計走訪服務鄉賢、流動黨員等群體450人次,會上發放共建綠美上洋倡議書400多份,鄉賢累計捐贈種樹資金38萬多元和各類樹苗2600多棵。
搶抓時節凝聚植綠合力
當前,正是植樹造林黃金時節,在林業部門等專業技術力量的指導下,我市各地充分調動資源和力量抓緊把樹種下去,掀起植樹熱潮。
陽春市石望鎮廣泛凝聚鄉賢企業合力,組織400多名企業家、鄉賢、黨員干部參與義務植樹、認捐認種活動,為全鎮籌集大葉紫薇等苗木4700多棵,募集植樹捐款8萬多元,累計種下5200多棵苗木。
陽西縣開展“我為家鄉種好樹·助力綠美新陽西”2024年迎春植樹主題活動,全面動員廣大鄉賢、企業家等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植綠護綠養綠,鄉賢代表、企業家代表除現場參與義務植樹外,還認捐了苗木9300多棵,總價值約100萬元,活動當天全縣八個鄉鎮已種下紅花風鈴、黃花風鈴、宮粉紫荊等優良樹種共5460棵。
海陵試驗區閘坡鎮充分發揮“黨建網格+”作用,示范帶動外出鄉賢、優秀企業家等社會力量參與綠美海陵生態建設,結合“我為最美海島種棵樹”主題實踐活動,鄉賢認捐7萬元及500棵樹種植“鄉賢林”“企興林”等主題林,鄉賢企業廣東獅城建設有限公司投入挖掘機40臺、工人40人參與為期4天的志愿服務。
發展林業經濟帶動富民興村
我市各地還堅持鄉村綠化工作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匹配,充分發掘利用鄉賢致富帶富示范效應,聯合農戶種植當地特色的果樹等經濟林木,讓群眾從種樹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推動綠美鄉村和富美鄉村有機結合。
陽東區東平鎮允泊村將綠美鄉村與“一村一品”同步推進,鼓勵鄉賢發揮黑骨茶盆景大戶的專業技術優勢,牽頭成立陽東區安允專業種植合作社,發動100多戶種植戶加入黑骨茶盆景產業隊伍,總種植面積250多畝,每年為村民帶來收入500萬元,產品遠銷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實現了綠美帶產業的發展良效,也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陽春市春城街道蟠龍村充分利用“中國春砂仁之鄉”品牌效應,立足發展林下經濟,大力扶持鄉賢企業陽春市恒豊實業有限公司參與鄉村綠化項目,該公司采用“省龍頭+合作社+農戶+基地+旅游”的模式發展春砂仁產業,以金花坑種植基地為核心輻射帶動當地農戶及周邊鄉鎮農戶6000多戶種植春砂仁達5萬多畝,年產值3000多萬元,提供季節性農民就業6250人、擁有合作社員558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陽西縣程村鎮積極響應市縣鄉村綠化工作部署,引導鄉賢企業陽江市新湖沉香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拓展完善沉香種植深加工產業鏈,帶動周邊地區共建沉香產業,目前全鎮沉香種植面積達6000畝,年產值1.24億元,帶動提供110多個就業崗位,平均每月給農戶帶來4000元收入,有效幫助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