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蒼翠皆詩意,綠水青山引客來。今年初,省人大常委會吹響“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集中履職月號角后,市人大常委會堅持“集中一個月,履職貫全年”原則,把助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與推進“百千萬工程”結合起來融入全年代表工作,組織全市五級人大代表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企業車間和項目現場,開展“深調研、辦實事、強監督、助發展”系列活動,持續推動漠陽大地山川更綠、家園更美、“綠”能更足。
聚焦綠美廣東主題
高站位謀劃代表履職活動
春種一棵樹,夏收一片綠。今年年初在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平岡鎮良朝村栽植的“人大代表林”,如今已是一片青翠,在風中搖曳生姿。
聚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主題,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的做法導向,春節后即印發《關于圍繞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并將綠美陽江生態建設列入市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監督工作計劃和代表工作計劃。詳細繪制7月份開展“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的“施工圖”,召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敲定主題活動任務書,明確將“美麗圩鎮建設”作為專題調研項目,將“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海上風電及海洋牧場規劃建設”作為重點調研項目。
持續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報告,突出對古樹名木保護、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監督項目的跟蹤問效,向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發出“綠美陽江·人大代表在行動”倡議,力爭當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聚焦立法監督工作
護航綠美陽江生態建設
公園綠地星羅棋布、水清岸綠舒展新顏、天空湛藍美不勝收……如今,對陽江人民來說,天藍、水清、地綠已是幸福生活的“標配”。
為繼續推動陽江“向綠而行”,市人大常委會在主題活動月期間,組織有關單位,邀請相關代表對《陽江市漠陽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開展立法后評估,并把評估工作同深入推進農村廁所、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聚焦實施綠美陽江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市人大常委會持續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度,邀請代表參加《陽江市水產養殖尾水污染防治規定(草案)》《陽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陽江市畜禽污染防治條例(草案)》等環境保護領域立法工作調研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廣東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執法檢查,進一步織牢織密生態保護法治網。
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開展森林防滅火、2023年度環境質量狀況、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和2024年環境保護目標計劃安排情況專題調研,為綠美陽江生態建設“保駕護航”。
聚焦激活“頭雁效應”
為“百千萬工程”加速推進蓄勢賦能
頭號工程,必須有頭號力度。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專門制定《擔任領導職務的市八屆人大代表參加主題活動安排表》,把領導干部中的人大代表帶頭參加主題活動作為“規定動作”,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頭雁效應”,推動代表主題活動全面鋪開,為“百千萬工程”加速推進注入人大力量。
江城區人大組織人大代表到隨垌油茶產業園和奕垌村青欖基地調研綠色產業發展情況,并從優化營商環境、油茶種苗培育發展和壯大產業鏈等方面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助力打造長期穩定的“綠色銀行”。陽東區人大圍繞東平鎮建設“能源大鎮”的發展戰略,組織代表集中調研,助推陽東區政府積極對接國家重大能源戰略布局和陽江市能源規劃,打造特色鮮明的新能源產業集群;配合推進中廣核研究院熱室設施建設項目與中廣核先進燃料研制中心項目建設,大力引進核電配套產業及海上風電相關產業落戶東平,推動打造清潔能源產業園。陽春市人大發動企業家人大代表回鄉創辦公司,該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發展種植陽春堅果10000畝,采取“土地入股分紅+供應良種壯苗+技術指導+最低保護價訂單收購果實”的方式助力群眾增收致富。陽西縣人大組織人大代表到綠色食品產業園調研,圍繞如何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等方面建言獻策,助力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從綠美“一張圖”規劃、宣傳宣講到認購認捐、認種認養,全市各級人大積極發動代表踴躍參加、示范帶頭,今年以來共投資260多萬元建設“人大代表林”53個,植樹35600多株。截至6月,全市完成林分優化提升5.82萬畝,省下達年度任務完成率達136.62%;超額完成縣鎮村綠化年度計劃任務,陽江高質量發展生態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聚焦民情民憂實際
開展專題調研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傾聽群眾呼聲,為民代言,為民紓困解憂,為群眾服務是人大代表的職責。
7月16日至17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圍繞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開展專題調研,深入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陽東小學、陽西縣上洋九步河蓮花陂河岸、廣東豐多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地,并走進各地人大代表聯絡站,聽取基層人大代表和群眾關于古樹名木保護、河岸整治美化建設、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意見建議。
緊扣“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海陵試驗區閘坡鎮人大組織海陵轄內市、區、鎮人大代表開展綠美陽江生態建設專題視察調研活動,監督推進該鎮117條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助力群眾打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陽春市永寧鎮人大組織永寧鎮三級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視察,跟蹤推動一座占地6.2畝、投資約1200萬元的公益性新水廠落地建成,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山區群眾生活的“飲水難”問題。陽東區大溝鎮組織代表實地調研大溝鎮新建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情況,推動勘察、設計、招標等工作加快推進,為提高全鎮衛生水平、凈化河流水質傾注人大力量。
今年以來,全市三級人大聯動組織開展“綠美陽江·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收集群眾關心的各類意見、建議1200多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00多個,形成綠美方面的代表建議130多件,掀起代表履職“新熱潮”。
聚焦高質量發展底色
拓寬主題活動內容
陽江市各級人大在組織人大代表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主題活動的同時,還在牽引提升城鄉自然風貌、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全市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助力將陽江打造成為高品質生活的承載地。
比如,陽春市春灣鎮人大配合鎮黨委、鎮政府成立農副產品批發銷售中心,建設春灣至珠海物流運輸鏈,深入推進春灣鎮農產品進駐珠海市銘海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批發零售項目,累計幫扶農戶銷售農產品超過200萬斤、金額近500萬元,助力農民增收致富。陽東區東平鎮人大利用全區首個服務漁民的碼頭黨群驛站,提供10項便民服務功能,將轄區內代表編入網格,把現有1031艘漁船全部納入網格管理,發動代表利用休漁期間上船聽取收集漁民意見建議,打通服務漁民群眾“最后一公里”。陽西縣沙扒鎮人大代表、沙扒鎮衛生院工會主席張勝每月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組織代表小組成員、衛生院黨員干部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養老院開展義診、科普教育等活動,為群眾送去健康和溫暖。
時值七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軍號”,鮮明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充分發揮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的帶頭示范作用,繼續增強立法、監督工作實效,持續提升發展陽江“含綠量”“減碳量”“含金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