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的房子比較老舊,以前垃圾處理不及時,下雨的時候地面容易積污水。現在環境衛生好多了,道路重新整修了,還種了不少景觀綠植,感覺空氣清新多了。”說起陽西縣儒洞鎮永興社區近期的變化,居民梁里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8月份以來,我市積極推進“綠美陽江、宜居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強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和“六亂”整治,落實危破房整治、城鄉綠化美化等工作,推動城鄉面貌向“干凈、整潔、文明、有序”轉變,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品質,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匯聚整治合力
提升鎮域“顏值氣質”
近日,記者來到陽西縣儒洞鎮永興大道,看到入口處設置了“荔紅稻香、紅色儒洞”的標識,紅黃配色十分醒目,凸顯儒洞鎮的特產絲苗米、荔枝和紅色文化底蘊。永興大道和昌利街相接,均為儒洞鎮示范主街。昌利街新修了800米瀝青路,永興大道街道兩側的房屋外立面統一風格,沿街商鋪均文明經營,環境整潔有序。當前,儒洞鎮永興大道、昌利街、人民中路、人民東路等地區的“三線”整治工程正在同步推進。
“我們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動,由縣掛鉤單位、鎮下鄉組、村“兩委”干部、村(社區)保潔員等組成14個工作組,每天到2個社區居委會、12個行政村集中清理房前屋后、街巷,老舊居民區等,不留衛生死角。同時,每天派出綜合執法行政隊伍,對占道經營、臨時搭建等‘六亂’現象進行整治,使街道環境更加有序。”儒洞鎮規劃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主任陳國鵬表示。
“三線”治理是優化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儒洞鎮投入417萬元資金實施主街沿街電力線路遷改工作,投入約96萬元實施弱電線路整改項目,通過整治空中“蜘蛛網”,打造清爽“天際線”。截至目前,電力線路改遷工作已完成頂管作業,弱電線路整改項目已完成管道作業,電纜井制作進度均達到70%。
居民梁里泉住在永興社區多年,對近期居住環境的變化贊不絕口。“我們社區老人多,看到這么多人幫忙搞衛生,也都自覺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亂扔垃圾、亂堆亂放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家門口的衛生搞好了,街道更整潔了,住著才能舒心。”梁里泉表示。
推行引攤入市
垃圾場變“口袋花園”
“這片空地專門留出來,讓人過來擺攤,不收我們的錢。我一般早上7點多過來,主要賣蔬菜,晚上6點多收攤,早晨這一片人特別多。”在陽春市合水鎮金星市場自貿區,60多歲的黃婆婆笑著表示。
流動攤販占道經營,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合水鎮堅持“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疏堵結合”理念,大力引攤入市,在合水鎮合水市場和合水金星市場,分別設置1個自貿區,為菜農、果農免費提供約130個交易攤位,從源頭上解決了流動攤販管理難和商鋪違規向流動攤主收費等問題。
“考慮群眾的生活需求和流動攤販的經營活動規律,我們還設置了1個三鳥臨時擺賣疏導點、1個綜合性擺買疏導點以及1個苗木擺賣疏導點。
平時停車,圩日擺攤,免費提供約150個臨時交易攤位。”合水鎮委副書記曹偉源表示,針對環境衛生整治問題,在人流量密集的主街升級增設“垃圾屋”、特色垃圾桶及宣傳標識,并利用閑置地塊打造“口袋花園”,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合水鎮建設南路,記者看到路口處設置了垃圾分類收集站,道路相接的三角區域種植了綠植和花草,形成小小的“口袋公園”。色彩鮮艷的“垃圾屋”和“口袋公園”成為街角的一道風景線,一改往日亂擺亂賣、垃圾堆積的亂象,路邊居民可以“推窗見綠、出門即景”。
“以前大家不怎么注重衛生,有些店鋪都把東西擺到街面上,現在增加了垃圾屋和垃圾桶,經常有人到店里宣傳環境整治,大家都開始注意環境衛生。合水是我家,美麗靠大家嘛!”街邊店鋪的老板陳先生表示。
建立長效機制
從“一時美”到“時時美”
“綠美陽江、宜居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我市以“環境整治、管理規范、品質提升”為抓手,對全市48個鎮(街道)和710個行政村全覆蓋開展城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動,突出抓好2023年典型鎮、典型村以及2024年典型鎮、典型村作為培育對象進行人居環境整治,使全市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環境質量大幅提升。
“我們落實每周調度工作機制,建立各地四大攻堅行動數據臺賬,通過專項檢查或日常工作調研等形式,摸查四大攻堅存在問題,督促各地長期不懈抓好圩鎮環境秩序整治,對存在問題立行立改。”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有效帶動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以點帶面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整體提升,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良好人居環境。
截至目前,全市圩鎮已完成亂拉掛整治3622處,完成亂搭建整治1457處,完成亂堆放整治6462宗,完成亂擺賣整治11948宗,完成亂停放整治5803宗,完成亂貼畫整治8421宗,人居環境逐步改善,城鄉“顏值”不斷提升。
美好的人居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鞏固集中整治成果,將“當下治”與“長久立”結合起來,加強長效管理制度與獎懲機制的完善建立,推動人居環境管治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實現長效治理態勢基本形成、動態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管理精細化程度明顯增強,從“一時美”到“時時美”,全面提升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質量。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