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以赤子之心,呵護每一位學生!”這是許片老師初登講壇時許下的承諾。從教31年來,她把這句話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的是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今年教師節前夕,她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9月5日,正值新學年開學之際,記者來到陽東區合山鎮中心小學采訪許片。她的同事都說,許片獲得這個榮譽,是她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結果。
德高為師,陪伴學生成長
一襲齊肩短發干凈利落,面對學生語氣耐心而溫柔,正值知天命的年紀,許片舉手投足盡顯謙遜和藹,讓人不自覺地親近起來。1993年,19歲的她從陽江師范學校畢業,分配到當時的陽東白沙鎮馬崗小學任教。兩年后,她調到合山鎮中心小學,一直擔任語文教師。她始終把學生裝在心里,用心用情教書育人,以“愛心+耐心”引導他們,讓他們在校園里健康快樂成長。
許片公平對待每位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她會多加一分關愛。有個叫小鐘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很差,但做事很熱心。由于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同學們都不喜歡跟他玩。課余時間,他總是獨自一人在一邊發呆。許片知道這類學生內心自卑而敏感,除了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他外,還經常教育班里的同學,要多些關心小鐘,讓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慢慢地,同學們不再疏遠他,邀請他一起玩,讓他很快融入班集體,小鐘的性格也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拍畢業照時,大家擁在一起合影,小鐘露出了爛漫的笑容。看到這一幕時,許片更加堅定心中的信念:當老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關心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學生小岑剛從外地轉學來時,完全是意志消沉、自暴自棄的狀態。每天上課,他總是伏在課桌上睡大覺;課后,他經常與同學打架,還逃避值日,也不交作業。許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馬上對小岑進行家訪,發現小岑竟然與她住同一個片區。原來,小岑自幼和母親在一起,父母離異后,他跟在合山鎮工作的父親生活,就轉學過來。他父親在工廠當保安,平時疏于對孩子管理。許片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大。為了幫助小岑走出父母離異的陰影,她經常利用晚飯后的時間,主動找小岑去散步、爬山,有時還帶他回學校運動場跑步、打羽毛球。經過許片的耐心開導,小岑漸漸打開了心結,變得陽光起來。他改掉了不良行為,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舉手發言,按時完成作業,與同學友善相處,還代表班級組隊參加學校足球比賽,奪得了第一名。
談起小岑,許片仍對那個12歲少年“一人煮飯一人食”的孤單場景記憶猶新。她深有感觸地說:“小岑的轉變,讓我感到很欣慰,我堅信老師的關懷和以身示范,能轉化為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曾任學校家委會成員的學生家長張潔梅,與許片認識多年。她說:“許老師為人低調、知識豐富、講課生動,對每個學生都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 她的女兒喬喬加入學校文學社后,才認識許片;許片一直用心指導喬喬寫作文,喬喬進步很快;后來,喬喬轉學了,還常常聯系許老師,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也有人說,教育是一場師生互相成就的溫暖遇見。許片很贊同這樣的觀點,并堅持這樣做。她總是不停地勉勵自己,要做一個有溫度的老師,以愛的名義,不斷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與時俱進,提升專業素養
“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讀書時老師說的這句話,讓工作一年后的許片深有體會。她知道,作為一個師范生,水平是很有限的,還遠遠不夠“一桶水”,必須通過學習來增加知識量。
1994年,許片制訂業務素質提升計劃。除了虛心向同事請教,她還參加廣州教育學院大專函授學習,不斷拓寬知識面,深入學習教學技能。2015年,她參加了華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自考學習,掌握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擴充知識儲備,也實現了學歷再提升的目標。
許片平時堅持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她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她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呈現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接觸到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她所教的六年級語文學科,多次在全區組織的教學質量監測中取得好成績。她善于總結教學經驗,撰寫了不少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其中有35篇獲得省、市、區等各級獎勵。憑借優秀的教學業績,她評上了高級教師職稱。
許片深刻認識到,與發達的地區相比,鄉鎮學校的師資條件有較大差距,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才能適應新時代教學的需求。作為鎮語文中心教研組組長,許片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主動承擔校級、區級公開課、研討課和專題講座。她傾心幫助年輕教師成長,經常組織教學技能比賽、邀請專家講座、舉辦學術沙龍等活動,為他們提升專業技能創造條件。她還做好“傳幫帶”,把自己的教學技能和經驗傳給年輕教師,讓他們盡快成長為教育骨干。
從普通老師成為語文科組長,80后女教師蔡少軍對許片心存感激。她說:“在我的心目中,許片既是同事,又是師傅,更是知心大姐姐。”每次上公開課,許片都與后輩們一起打磨教案,從教學設計到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力求完美。一次,蔡少軍參加陽東區錄制視頻課比賽,許片多次指導她,糾正講課內容、動作、語氣的不足之處,最終她獲得了二等獎。許片還帶領她和其他語文老師申報過不少市的課題,全校課題研究開展得有聲有色,收獲頗豐。平時,同事若遇到工作上的問題和不開心的事,也會找許片傾訴。許片總是像大姐姐一樣,結合自身經歷,教給大家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為人處世的經驗。
該校副校長麥榮高評價許片時,用了一個詞:“樂于助人”。他說,就在采訪的當天11時多,一位女老師在衛生間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許片聞訊后,立刻幫忙將人送到鎮衛生院救治,隨后在旁邊陪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其家人到達后才離開。
率先垂范,打造書香校園
許片喜歡讀書,是一個“書迷”。她家里各個角落,幾乎都放著書籍,隨手就可以拿來閱讀。在她的影響下,她的丈夫、女兒也愛上讀書。她的家庭曾被評為陽江市“書香家庭”。
從教多年,許片深深體會到,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要學習好語文,必須多閱讀。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幾乎都是通過碎片化閱讀,傳統的紙質閱讀方式日漸式微。她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孩子不愛看書。”“沒空帶孩子看書。”“不知道讓孩子看什么書?”……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鄉鎮學生的閱讀短板。
如何彌補這個短板?許片提出“創建書香校園”的想法,并得到學校領導的認同和支持。2016年,學校由許片牽頭開展這項工作。從這一年開始,她抓住秋季開學的窗口期,撒播“悅讀”種子,每學年舉辦一屆“讀書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用書香浸潤學生的美好童年。她還主持編寫校本教材《悅讀》,“劃重點”供學生閱讀。在第四屆廣東省中小學校本教材課程建設成果評展活動中,《悅讀》榮獲“資源獎”。目前,學校已舉辦七屆“讀書節”,師生“悅讀”蔚然成風。接受采訪時,許片正在制訂第八屆“讀書節”的工作方案。
也是這一年,許片還在學校里成立了“小荷文學社”。她說,文學社取名“小荷”,是取義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句詩,希望能給學生們展示個人才華提供一個平臺。每個學期,許片都帶領小社員開展采風活動,把寫作第二課堂從教室轉移到池塘邊、河道旁、鄉野田間,引導他們一邊觀察,一邊構思,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并把觀感寫成作文。
文學社的社員大多是三年級以上的學生。經過采風活動的磨煉,不少社員從害怕寫作文變成了喜歡寫作文,寫作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三年級學生李婧旖剛加入文學社時,對作文的認識很模糊,不知道從哪里寫起。一個學期后,經許片的耐心引導,李婧旖學會了觀察生活,按老師教的先寫景物,再寫內心的觀感,漸漸地摸著了道,不再覺得寫作文是件難事了。
為了便于學生交流學習,許片把社員的作品集結成冊,取名《小荷清香》。這本集子也成了“悅讀”讀本,調動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不少社員有作品在市內外報刊發表。她還牽頭主編校報《小荷校苑》,開辟《佳作欣賞》版面,選登教師和學生的優秀文學作品,營造相互學習的濃厚氛圍。在鼓勵學生們多讀書、多練筆時,許片也帶頭這樣做,筆耕不輟。她多次參加市、區的征文比賽,獲得不少獎項。
校長韋加好說,許片是一個很用心的教師,不管做哪一件事,都十分認真、細致、負責。小荷文學社成立初期,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許片主動想方設法解決,使采風活動得以正常開展。在她的帶動下,多名語文老師也加入到輔導社員的隊伍。
“身教勝于言傳”,這是許片信守的準則。她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先躬行。她每天堅持早到校、晚回家,就是為了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她的愿望是,一生做好一件事——堅守教育初心,教好書、育好人。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