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一本到12不卡视频在线dvd,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關于陽江市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來源:本站 時間:2018-09-27 16:54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關于陽江市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

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2018年926日在陽江市第七屆人民

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次會議上

陽江市審計局局長  謝英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審計局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了審計。審計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審計廳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市七屆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的有關決議和審議意見,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穩步推進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等審計監督全覆蓋,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揭露重大違法違紀問題揭示重大風險隱患,著力發揮審計在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

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各地區認真執行市屆人大常委會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2017年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強化管理,財政收入質量穩步提高建立健全抓收入協作機制,強化收入分析,多措并舉,財政收入平穩增長2017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去年可比增長0.58%其中稅收收入占比55.72%,比上年提高2.44%,收入質量得到提升。

——統籌兼顧,重點事項支出得到保障。保民生、保重點、保平衡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民生投入,級財政民生方面支出33.71億元比52.82%比上年提高0.31%

——深化改革,財政管理不斷完善。出臺《陽江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完善政府預算體系開展零基預算改革,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進部門預決算公開,提高了財政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市本級決算草案審計

市財政編制市本級決算草案進行了審計。市財政部門編制的決算草案顯示:2017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968292萬元,總支出850586萬元,年終結轉結余117706萬元;政府性基金總收入235327萬元,總支出202394萬元,年終結轉結余32933萬元;國有資本經營總收入3463萬元,總支出1860萬元,年終結轉結余1603萬元;社保險基金總收入526711萬元,總支出527401萬元,年末滾存結余550108萬元。審計結果表明市本級決算草案編制總體符合預算法及相關規定,基本反映了預算執行結果。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1部分非稅收入未及時繳庫。截至2017年底財政未將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等非稅收入14056.17萬元上繳國庫納入預算管理。

2、結轉資金使用情況列示不細化。對一般公共預算結轉下年資金11.77億元涉及的項目和成因,未按規定在決算草案中作出細化說明。

(二)市本級財政管理審計

對市財政具體組織2017年度市本級(含市直和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海陵試驗區,下同)財政預算執行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市本級財政2017年度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良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1、本級財政教育費附加支預算編制不規范超范圍安排支出教育費附加資金990萬元

2本級財政未按規定將列支當年尚未使用的國庫集中支付結余資金30161.78萬元事項,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3本級財政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預決算系統和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沒有實現聯網運行,不利于強化資金支付監督。

4本級財政挪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資金、產業轉移園建設扶持資金專項資金22247.05萬元,主要用于土地收儲

5本級財政2017年無預算、超預算支出8244.49萬元;截至2017年底,尚有以前年度無預算超預算支出的資金91778.28未消化。

6本級財政2017年度預算安排56項資金1827.87萬元未撥付使用,預算執行率為零。 

7、級6個執收單位至審計時止仍未追收非稅收入45314.19萬元。

8、市本級財政至審計時止仍未追收陽江利源工貿有限公司土地出讓違約金34萬元上繳國庫

鎮(街)財政管理審計

1、財政決算審計

陽春市2016年度財政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結果表明,陽春市能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的重大決策部署,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完善財政管理,規范財政收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財政收入問題。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截至2016年底結存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污水處理費非稅收入6073.34萬元未上繳國庫納入預算管理

(2)財政支出問題。一是虛列支出1.68億元。二是無預算撥付工程款、償還貸款等共1666.15萬元。是擴大教育費附加、堤圍防護費支出范圍,涉及金額723.27萬元。

(3)財政收入征繳管理問題一是陽春市財政局、陽春市國土局等4個執收單位未及時追收非稅收入9598.13萬元。二是以小水電稅收征管模式調整補償資金名義退還小水電企業稅費272.71萬元

(4)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問題。一2016年預算安排整村推進幸福安居示范村專項資金、解決漁民上岸安居補助經費等14項財政資金1315.9萬元執行率為零二是結轉兩年以上的上級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未按規定收回統籌,涉及金額2051.50萬元。

(5)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問題。5個2016年已竣工的政府投資項目至審計時止仍未編制竣工財務決算。

2、鎮(街)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組織對陽春合水陽春石望、江城城南街道、陽東新洲、陽東東平、陽西上洋等6個,以下簡稱)的財政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重點審計2014至2016年。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東平鎮虛增財政支出,涉及金額374.21萬元;石望鎮、合水鎮2個鎮虛減財政支出,涉及金額1219.66萬元

(2)東平鎮城南街道2個鎮(街)財政無預算、超預算支,涉及金額45.31萬元

(3)合水鎮違規向企業出借財政資金,涉及金額72萬元

(4)東平鎮非稅收入應收未收,涉及金額26萬元;上洋鎮、城南街道等4個鎮(街)非稅收入未及時上繳國庫納入預算管理,涉及金額834.74萬元

(5)合水鎮、上洋鎮等4個鎮的項目資金和上級專項資金未及時撥付或使用,涉及金額2538.61萬元。

(6)新洲鎮、合水鎮等3個鎮政府往來款項未及時清理,涉及金額1.22億元。

(7)石望鎮、上洋鎮等5個鎮公務接待費支出均未附接待公函等憑證,涉及金額236.51萬元東平鎮、合水鎮2個鎮其他科目列支接待費用、餐費,涉及金額55.43萬元。

)部門預算執行審計

組織對市城管局、市水務局、市住建局、市環保局、市供銷社、市社保局、市一中、廣東兩陽中學等8個市級部門單位2017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并延伸審計9個所屬單位,涉及資金總額316969.59萬元(含延伸以前年度資金),其中本部309603.19萬元、所屬單位7366.4萬。審計結果表明,8個部門及所屬單位預算執行規范性逐步提高,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較好,“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支出比上年下降10.54%。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市社保局預算編制不準確,年中追加比例超過50.04%,涉及金額490.43萬元。

2、市水務局沒有向所屬單位批復預算未及時清理存量資金679.45萬元。

3、市供銷社、市水務局等2個部門有35次公務接待未附接待清單或接待清單填寫不完整,涉及金額5.05萬元。

4、市供銷社存在計劃召開會議會議費用報銷憑證不完整等問題,涉及金額1.36

5、市一中、廣東兩陽中學等2個單位制訂年度培訓計劃開展培訓, 涉及金額53.59萬元;市一中培訓存在費用報銷憑證不完整等問題,涉及金額22.73萬元;市環保局等3個部門單位市城管局公園中心等3家所屬單位在培訓費中列支其他費用,涉及金額30.83萬元。

6、市城管局政府采購未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涉及金額67.89萬元。

7、市住建局、市一中2個部門單位的往來賬款長期掛賬未及時清理,涉及金額2086.96萬元。

8、廣東兩陽中學、市水務局所屬單位違規從零余額賬戶向單位賬戶劃撥資金涉及金額1402.28萬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跟蹤審計情況

根據審計署和省審計廳的工作部署,組織全市審計機關對“放管服”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地區、各部門單位能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的重大決策部署,取得較好成效。審計抽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放管服”改革推進問題

審計重點關注各項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落實情況審計發現:一是投資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多、耗時長、申報材料多。審計抽查市級和陽東區共10個最新辦理建筑施工許可證的投資報建項目,市本級平均需要15.2個環節、93個工作日、173件申請材料;陽東區平均需要14.8個辦理環節,106.8個工作日、107.3件申請材料。二是不動產交易登記環節多、申報材料多、耗時長,部門銜接不暢,交易營商環境有待優化。審計抽查級和陽東區共10個最新辦理的個人購買二手成套普通住房并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案例,市本級、陽東區分別平均需要8個環節;市本級、陽東區分別平均辦理17.83個、12.75個工作日是個別地區部門未及時承接落實省下放管理事項或未按規定及時取消行政許可事項

(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問題

一是陽西縣未及時撥付揚帆計劃專項資金120萬元; 陽東區項目單位和生產力促進中心自籌資金不到位,項目未能正常開展。二是11個項目合同期滿仍未完成,且未按規定申請延期;2個單位和1家企業會計核算不規范,未能按規定對項目資金的收支進行單獨核算或反映項目自籌資金支出情況。

(三)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項目建設問題

跟蹤審計發現,全市6個縣(市、區)未及時制定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海陵區、高新區等2個區衛計部門未建立臺賬制度;陽春市、陽西縣等2個縣(市)的3個項目資金未及時使用;陽東區、陽西縣等2個縣人民醫院升級建設后的床均面積預期目標仍未達到省的要求;陽春市、陽西縣等2個縣(市)3家醫院建設項目進度緩慢;陽東區、陽春市3個縣(市、區)未按規定開通“綠色通道”陽西縣“醫聯體”試點項目推進緩慢,六個“統一”工作尚未完善市6個縣(市、區)的204個村衛生站建設任務中仍有184間在建或未動工建設,完成率較低。

(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審計

組織對陽東農商行和海陵農信社2017年防控金融風險等情況進行審計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農合機構能根據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工作要求,積極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審計發現的問題是:

1、陽東農商行對質押股權超過50%的股東及其派出董事,未限制其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表決權。

2、陽東農商行和海陵農信社未能實現全年“三農”貸款增速不低于當年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兩個不低于”監管目標。

(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審計

組織對全市2017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實情況進行(第二輪)跟蹤審計,重點審計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30日各類扶貧資金,重點抽查2個縣(市)10個鎮34個村,對178戶家庭進行了入戶核實,對16個扶貧項目進行了抽查。審計結果表明,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審計發現的問題是:

1、扶貧資金籌集使用管理問題。陽東區未按規定落實2017年精準扶貧配套危房改造資金656.6萬元。

2、扶貧項目管理問題。陽春市、陽西縣等2個縣(市)未建立扶貧項目跟蹤監測和驗收制度。

3、“三保障”惠民政策落實問題。一是114名扶貧建檔立卡系統貧困人口子女就讀資助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涉及金額21.9萬元。二是未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23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涉及金額18.57萬元。三是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98人未納入低保、五保兜底政策。四是3戶扶貧建檔立卡系統貧困人口識別不精準。五是扶貧、民政、人社、衛生計生等部門間和定點醫療機構未實現系統對接信息未能有效共享。

4、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落實問題。江城區、陽春市等5個縣(市、區)未落實風險擔保金小額信貸工作進展緩慢。

5、預脫貧存在問題。有20名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及132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貧困人口被認定預脫貧;有613名已被認定為2016年預脫貧人口未達到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脫貧標準

6、廣東扶貧濟困日捐贈款物使用管理問題。市本級各縣(市、區)以前年度捐贈資金結余 1953.54萬元未及時安排使用。

7、新農村建設問題。一是9條省定貧困村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進展較慢。二是陽春市、陽西縣等2個縣(市)未按規定制定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指引。

三、重點民生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情況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

對2017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市積極推進城鎮安居工程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城鄉住房保障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安居工程資金管理使用問題。一是部分單位安居工程專項資金分配管理不到位。截至2017年底,陽東區、海陵區等3個縣(市、區)獲得安居工程資金5582.65萬元未及時分配使用,已閑置未用達1年以上;陽東區、陽西縣等5個縣(市、區)不按規定及時撥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涉及金額5913.55萬元;陽春市未及時處理中央和省多下撥的棚改專項資金共378萬元;陽春市農村危房改造結余資金85萬未及時退回國庫。二是陽春市擠占安居工程專項資金共1703.5萬元。

2、安居工程資金支持問題。陽春市未落實農村危房改造配套資金,涉及金額1130.45萬元。

3、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問題。市本級、陽東區12戶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條件的家庭通過住房保障預分配;2戶保障對象違規重復申請公租房;2016年-2017年市本級陽東、陽西、陽春3個縣(市、區)共51戶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家庭享受農村危房改造待遇。

4、保障性住房使用和運營問題。一是江城區、陽東區、陽春市3個縣(市、區)共有789套已辦理竣工驗收的保障性住房長期空置,未發揮效益二是陽東區未按照“以需定建”的要求,造成房源過剩。三是陽春市、海陵島試驗區2個縣(市、區)共302套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已竣工但未辦理產權登記。四是市本級陽春市、陽西縣、陽東區3個縣(市、區)部分保障性住房后續維護管理不到位,有246戶公租房租戶、8間非住宅商鋪欠繳租金40.21萬元。五是市本級公租房租戶租金變動審核機制不完善,租金變動相對滯后。

(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審計

組織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收支結余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征繳問題。部分參保單位申報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不實,有7家企業共少繳養老保險費146.25萬元;部分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申報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1家企業2016年和2017年共少申報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人數85人,少繳養老保險費59.91萬元。

2、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資金管理問題。一是市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和支出戶除在中國建設銀行陽江分行開設賬戶外,還在其他銀行開設財政專戶和支出戶。二是部分已征繳數據滯留在征繳數據交換中間庫,未能進入社保業務系統記賬,滯留時間最長達8年5個月,涉及繳費入庫金額合計142.78萬元。

3、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經辦管理問題。社保經辦機構未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繼續向1848名已死亡人員發放養老金或補助等638.32萬元,現已全部收回。

(三)市級科技專項資金審計

組織對市級2014年至2016年科技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科技專項資金在引領科技創新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資金預算執行問題。一是科技專項資金連續3年預算執行率不高,2014年至2016年科技專項資金預算執行率分別為50.39%55.14%77.60%二是市財政局2014-2016年預算安排的科技專項資金尚有1717.62萬元未撥付,占年度安排科技專項資金9350萬元的18.37%。三是部分資金滯留縣(區)財政。2014年至2016年市財政局下撥各縣(市、區)“陽江市促進外貿發展專項資金”尚有246.98萬元未安排使用

2、專項資金使用問題。一是4個目承擔單位擠占項目資金共503.02萬元。二是有2個項目承擔單位使用科技專項資金采購設備未按規定進行招標,涉及金額918.92萬元。三是海陵區擴大科技專項資金開支范圍,將2014年至2016年的科技專項資金386.07萬元,全部撥付給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用作公用經費。

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審計

江城區、高新區征地拆遷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征地拆遷資金的籌集及使用問題。江城區征地拆遷資金支出管理不規范,涉及金額318.34萬元。

2征地拆遷政策落實問題。一是江城區、高新區未能保障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未按規定安排村集體征地安置留用地145.61公頃。二是江城區崗列街道辦的村委會違規出讓集體留用地8宗,涉及金額677萬元。高新區未按規定將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1,980.66萬元落實到個人賬戶。四高新區未在規定時間內撥付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67.5萬元。

3、土地開發利用問題。一是高新區2宗建設用地閑置未開工建設,涉及土地面積7.55公頃。二是高新區執法不到位,未按規定處置閑置用地。

四、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陽江市工交商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陽江市漠陽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工交商貿公司、漠陽置業集團,下同)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現的問題是:

一是工交商貿公司少計租金、承包費收入36萬元; 漠陽置業集團下屬食品公司少計代扣手續費收入6.67元。二是漠陽置業集團下屬食品公司多計提企業職工福利費和會議費52.04萬元。三是工交商貿公司違反現金管理規定,超限額支付現金297單共89.73萬元。四是工交商貿公司違規出借資金170萬元,資金回收存在風險。五是工交商貿公司其他應收款長期未收回,涉及金額2397.59萬元。

五、公共投資審計情況

根據省審計廳的統一部署,審計部門對列入省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連圍河整治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對富康路西段市區連家船漁民上岸安居工程二期等22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工程結算審計,審計涉及總金額104671.32萬元。審計發現的問題是: 

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問題

2017年新開工的連圍河整治工程項目由于前期準備工作不足或征地拆遷工作進展緩慢等原因,工程未按計劃開工建設。建設推進緩慢2017年6月至10月工程完成投資共6179.74萬元,僅占概算總投資24899.7萬元的24.82%項目建設還存在施工管理不規范,監理履職不到位等問題

(二)工程結算審計發現問題

1工程造價問題。富康路西段市區連家船漁民上岸安居工程二期等22個項目多計建設成本1592.37萬元。

2工程建設管理問題。一是陽江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項目(第1-4、7標段)工程管理不到位二是陽江市高級技工學校世行貸款發展職業教育綜合樓工程部分工程竣工資料不齊全未按質量保修規定保修未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消防報警系統無法使用。

對本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具體審計情況,市審計局已依法征求了被審計單位意見,出具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決定;報告反映的問題正在得到整改和糾正,對涉嫌嚴重違法違紀線索,已按有關規定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處;對違反財經法規的問題,已作出處理處罰意見;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單位建章立制,切實加強內部管理。下一步,市審計局將按照政府的要求督促有關地區和部門單位認真整改,全面整改情況將按規定向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對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采納審計意見和建議,及時采取措施落實審計整改工作。截至2018年6月底,相關單位通過收繳資金、歸還原資金渠道、規范資金賬務管理等方式進行整改涉及金額5.25億元,落實或撥付項目資金1.11億元;根據審計查出的問題,有關部門單位進一步核實查處,處理有關責任人4人。

六、審計建議

(一)加強財政管理,嚴格預算約束。一是加強收入征管,優化支出結構,將全部政府性收支納入預算管理,提高預(決)算編制質量和預算執行率。二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嚴禁無預算、超預算支出加強對部門下屬單位的預算收支管理和項目支出的管理,提高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率和有效性。三是加強基層單位監管,加大對鎮街等基層財政財務收支的管理和檢查,推進基層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強監督檢查,推動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一是嚴格按照國家各項重大政策措施的要求,及時出臺配套措施、細化管理制度、明確任務分工責任、做好政策銜接和整合協調、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管理機制、形成政策合力。二是加大對政策落實的檢查力度,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提高扶貧資金和項目績效,精準落實貧困戶“三保障”惠民政策和幫扶政策,做到真脫貧。確保“放管服”改革、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重大政策落實到位。

(三)加大問題整改力度。一是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把審計整改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督查范圍,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跟蹤檢查工作機制。二是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審計整改工作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原因,完善相關制度,標本兼治,形成審計整改的長效機制,嚴防類似問題再次發生。三是完善審計整改責任追究制度,定期通報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力、責任不落實、虛假整改、拖延整改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有關方面要及時進行批評、約談和通報,情節嚴重的要依紀依規進行處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在委、政府和省審計廳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接受人大的指導和監督,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銳意進取,盡責擔當,堅持以海興市、綠色發展,爭當廣東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以新擔當、新作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美陽江,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陽江貢獻。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del id="hnwhh"></del>

  1. <th id="hnwhh"></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