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映日荷花,喜迎蓮藕豐收。時下,正是蓮藕收獲上市的季節,江城區埠場鎮那棟村的300多畝馬踏湖白蓮藕迎來了豐收季,每畝利潤5000多元。但與普通種植不同的是,因為采取“蝦蟹+蓮藕”的立體生態種養模式,今年蓮藕種植戶還多了一筆額外收入。
記者來到那棟村蓮藕種植基地看到,300畝連片的藕田被劃為一畦一畦,一臺挖掘機在藕田旁配合采挖工作,藕田里的荷花、荷葉早已不見,但是這片泥塘下面藏著大寶貝。“我們藕田不但產藕長蓮,而且還能抓魚撈蝦網蟹。”蓮藕基地相關負責人吳定權指著不遠處的藕田說道。
據了解,蓮藕田里養蝦蟹,是以原味的玉米粉和黃豆粉作為餌料,蝦蟹的分泌物作為蓮藕的肥料,一水雙收,藕蝦蟹共生,實行立體綠色環保種養。“藕田里不施肥不打農藥,為魚蝦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蝦蟹投放后,可以在藕田里吃雜草、昆蟲等,排泄物是天然肥料,可以滋養蓮藕生長,這樣既節約了資源,又增加了收益。”吳定權介紹道。
他給記者詳細算了一筆賬,300畝蓮藕基地,蓮藕年畝產量一般可達到250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每畝有接近5000元的利潤,300畝一年純利潤接近150萬元。而采取“蓮藕+魚蝦蟹”的立體養殖后,300畝基地每年蝦蟹養殖方面還能增加40萬元左右的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
如今,蓮藕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據悉,該基地采取“基地+企業+農戶”的模式運營,通過土地流轉、吸納農戶到基地務工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帶動60余人就地就近就業,戶均增收3000元,村集體每年可增加至少8萬元收入。
“通過采用蓮藕和魚塘搭配種植養殖方式,大力發展蓮藕種植業,既可以依托荷花田發展觀光旅游,也可通過銷售蝦蟹、蓮藕增收,是一條可以長期發展的好路子。”埠場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埠場鎮將深入推進蟹蝦魚藕立體混養模式,進一步促進三產融合,打造集蓮藕種植、水產養殖、精深加工、生態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農業綜合示范園,吸引更多游客來賞花品藕抓螃蟹,進一步促進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