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江城區堅持“人才先行”,著力建平臺、優環境、增活力,創新打造“博碩學士進江城”“拔尖人才上講壇”“產業特色課堂”等品牌活動,僅用2年時間便建成7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全面促進人才引進、培育和交流,大力激活人才引擎,賦能鄉村振興。
博碩學士進江城 助力產業發展
江城區響應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人才下鄉、服務三農”活動號召,在“百名博士進江城”柔性引才活動基礎上,開展了“博碩學士進江城、助力鄉村大振興”活動。組織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陽江分院等高校院所65名博士和專家學者團隊分批次深入農業企業生產基地精準對接交流,促成了香蕉種植技術改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等2個合作項目落地。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活動中了解到的農產品缺乏深加工問題,撰寫了《陽江食品產業發展及科研平臺布局的幾點思考專題調研報告》,為本地農業發展建言獻策。
隨著活動深入開展,江城區逐步建立高層次人才通過專家服務、兼職等多種形式定期服務鄉村制度,推動了高層次人才向農村一線流動和聚集,不僅有效緩解了高層次人才緊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問題,而且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也為博士工作站等平臺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近兩年,江城區獲批設立了7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充分發揮了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
精準服務進驛站 助力就業創業
為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江城區堅持“筑巢引鳳”,制定印發《江城區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建設實施方案》和《鎮(街道)鄉村振興人才驛站上墻材料參考清單》,把區人才驛站升級改造成區鄉村振興人才驛站,作為培訓鄉村人才的主陣地。依托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同時在涉農事業單位、園區企業、生產一線等人才聚集地,建設“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基層服務基地”,打通人才服務“最后一公里”。
“區-鎮(街道)-基層服務基地”三級人才服務平臺,實現了全區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全覆蓋。同時建立“鄉村振興產業人才庫”,深入發掘本地農業產業人才,收錄農產品種植技術推廣人、種養行業能手和農民專家人才共65人入庫。
建好平臺是基礎,引來人才、實現發展是目的。江城區充分發揮三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作用,今年4月啟動“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系列活動”,實施“鄉村振興五類人才培育工程”,掀起開辦培訓班熱潮,舉辦了農村電商、水稻種植、紅火蟻防治等各具特色的農業人才培訓班、農業技術交流分享會共20期,培訓農業主體980人次。同時,利用驛站搭臺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幫助銷售蒔菇、蓮藕等農產品超過1000公斤。
農業專家進田間 助力農民增收
“自陳博士教我們在水稻下養殖禾蟲后,水稻病害減少了,大米產出質量提高了,年畝產利潤預計增收8000元。”春耕期間,禾蟲綜合種養項目在城西街道阮西村投苗,農戶阮伯說道。
江城區引進了陽江職院水產專業教授、禾蟲人工繁育團隊首席專家陳興漢博士在城西街道沖表村成立了禾蟲產學研基地,對沖表村及附近的咸酸田進行綜合改造,提高糧食產量,打造了“水稻+咸酸田+禾蟲”模式示范點,探索出了一條促進鄉村振興的致富路,成為江城區鄉村振興新產業。
今年以來,江城區先后組織了30多名農業技術人才、“土專家”“田秀才”深入田間開展現場教學,舉辦了水稻春耕生產機械化現場會10場次,培訓一線農民500多人次,提高了農戶使用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水平,培育了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全區鄉村振興人才驛站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等方式收集農戶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地特色產業項目和新產業形態,邀請相關專家“送技術下鄉”,豐富農戶知識儲備。
拔尖人才進課堂 助力技術推廣
“一定要采用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方式,才能實現化肥和化學農藥的減量,為優質苗的培養提供條件。”在雙捷鎮長坑村,區管拔尖人才、粉蕉種植能手何業昌圍繞“提升粉蕉栽培管理技術水平和品質”主題開講,給全市粉蕉種植戶傳授經驗。
今年以來,江城區通過舉辦“拔尖人才上講壇 助力農業發展”活動,組織企業家、律師、種植能手、農業技術專業等區管拔尖人才走上講臺,開展農民就業創業輔導、村(社區)婦女干部素質提升專題講座等培訓共4期,培訓310人次,引導拔尖人才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投身鄉村振興建設。全區“特色產業課堂”涵蓋種植養殖技術、農村電商、“三農”政策輔導等內容,已累計培訓農民600多名。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