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行陽江分行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聚焦數字鄉村建設,持續探索農村金融數字化創新,為“三農”金融服務插上科技翅膀。
推動線上渠道“進村入戶”,改善農村支付環境
數字鄉村建設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近年來,農行陽江分行致力于改善農村支付環境,依托物流網點、惠農通服務點、手機銀行和流動服務等構成的立體式服務渠道體系,大力推動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去年,農行掌銀升級推出“鄉村版”,以簡約的風格和通俗易懂的表述,向縣域鄉村客戶量身定制惠農專屬的存款、理財和貸款產品,“讓普通的農戶看得懂、用得上”。該行按照“大額更安全,小額更便捷”的思路,依托“鄉村版”掌銀,整合各類支付資源,集成移動支付、便民繳費、掃碼支付、指紋支付、無卡支付以及醫保支付等“農銀快e付”系列產品,持續開展興村惠農的支付滿減、立減、支付送積分等優惠活動,將便捷、簡單、實惠的現代支付工具布放到田間地頭,讓陽江農行的金融服務實現進村入戶,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惠農專屬產品,解決“三農”融資難題
針對農戶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商貿流通等生產過程中常見的資金需求,陽江農行深入研究農戶金融需求,創新推出了“惠農e貸”線上金融產品。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農戶通過手機銀行申請貸款,由系統自動審批,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農戶貸款服務,貸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充分貼合農戶資金需求特點。據悉,近年來,“惠農e貸”已成為陽江農行服務農戶的拳頭產品,至今年10月末,該項業務的余額已達到22億元,服務農戶5992戶。據介紹,自2020年以來,該行面對疫情,在逆境中前行,僅惠農e貸就累計發放貸款37.3億元。
為解決“抵押擔保難”這一“三農”金融長期面臨的難題,該行創新擔保方式,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突破生物資產監管難、抵押難的融資瓶頸,推出“鄉村振興活畜貸”金融產品,建成“物聯網+智慧畜牧”的金融服務模式,通過為牲畜打上智能耳標,采集活畜生命體征信息,從而有效支持了生物資產盤點、手機巡檢、信息預警等功能。今年9月16日,陽江農行成功投放首筆“智慧畜牧貸——生豬活體抵押貸”100萬元。
搭建涉農數字化場景,深度融入農村生產生活
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廣大農村地區在政務治理、生產生活等領域的數字化需求日益旺盛。陽江農行主動擔當助力陽江數字鄉村發展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科技優勢,積極搭建豐富多元的涉農數字化場景,讓金融服務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一是推出“鄉鎮治理平臺”。該平臺按照“黨建+網格+平臺+事項”架構設計,服務對象為鄉鎮工作人員、村“兩委”、網格員和村民,支持電腦PC、手機APP、微信小程序“三端”通用,從任務的發布和執行兩方面出發,實現了“人找事,事找人”的閉環,真正讓數字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解決鄉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事務多、信息多、數據多、人員多所帶來的辦事效率低、資訊凌亂、涉密風險、歸檔困難等實際問題。二是推出“三資”管理平臺。該平臺不僅協助縣、鄉、村三級政府有效管理集體資產、資源、資金,還整合了產權交易、鄉村治理、金融服務等多種功能,真正實現對農戶、農業、農村的綜合化服務,能有效滿足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需要。至今年9月末,陽江地區上線1個縣區“三資”管理平臺,5個“鄉鎮治理平臺”,7個智慧畜牧企業數字場景和13個行政村鄉村數字貸款推薦場景。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