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百花開時,也是桑果成熟季。3月15日,記者走進陽春市馬水鎮石田村桑蠶種養專業合作社,看見游客穿梭于桑園里,挑選成熟的桑果采摘,體驗種桑養蠶以及親手采摘、現場品嘗桑果的樂趣。
一行行綠油油、生機盎然的桑樹,不僅能產出一串串酸甜可口的桑果,還能養活一條條小蠶。這是石田村增收致富的秘密所在:以桑樹為起點,延伸出鄉村旅游、種桑養蠶等產業,讓當地村民安居樂業。
石田村種桑養蠶歷史悠久。陳海連從1999年開始種桑養蠶,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2018年,石田村黨總支聘用陳海連負責石田村桑蠶種養專業合作社的具體工作。她說:“桑樹養活了自己和家人。”也正因如此,陳海連不用背井離鄉,外出務工。
“養蠶是細活。”剛開始種桑養蠶,陳海連種植了20畝左右的桑樹。她說,相比于其他種養來說,養蠶的體力勞動算是比較少的,而且,產出又相對較為可觀。按照現在的行情,平均下來,20畝桑樹養蠶一年產值大約20萬元。
這是村里四五十歲的村民很少外出打工的原因,種桑養蠶的收入跟外出打工的收入差不多,如果行情好、技術高,收入可能還更高。這也是石田村幾乎處處長桑樹、村民家家有蠶房的原因。
石田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00多畝,林地面積超過1.3萬畝,全村共865戶3495人,種植水稻約2700畝,桑田1800多畝,235戶村民從事種桑養蠶產業。2022年,石田村桑蠶種養專業合作社產值95萬元,全村桑蠶產業產值達1900萬元。
村民深知種桑養蠶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但是如何讓這一產業穩定持續發展,卻是一直困擾他們的難題。
過去,因為村里沒有能力培育小蠶,村民只能到合水等地購買,一是市場價格波動大,二是品質不穩定,有些村民為了找到好的小蠶,常常四處打聽、試驗養殖,這也導致了養殖成本的增加。村民一直期盼自己村里能有一個育蠶基地。
精準扶貧,為石田村的桑蠶產業注入了新活力。在珠海市香洲區的支持幫助下,2018年,石田村桑蠶種養專業合作社建成運營,建成桑蠶種養示范基地120畝,搭建1500多平方米小蠶共育室,并種植了小蠶專用桑葉園、桑果采摘園。
2022年,合作社共育優質小蠶2800張,為養蠶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各項優質服務,有效提高了鮮繭的產量和質量。陳海連說:“有了桑樹和小蠶,就牢牢把握住了桑蠶產業的根,產業發展就更有底氣了。”
與此同時,石田村還樹立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的理念,把種桑養蠶作為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生態產業,建起桑果采摘體驗園,購置了桑果烘干加工設備,拓展農業發展新空間,為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通道。
石田村黨總支書記余顯琴表示,接下來,還要繼續做好“桑樹文章”,解決了培育小蠶的問題后,將向蠶繭銷售加工等領域拓展,并借助馬蘭田園風光示范帶的旅游帶動,逐步完善桑果采摘的農旅體驗項目,不斷延伸石田村的桑蠶產業鏈。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