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龍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強勢發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動員令”。我市、縣(市、區)政府設分會場收看收聽大會。
當日下午,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百千萬工程”、人才、金融等重點領域,我市精心舉辦多場主題分會議,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科研院校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各界人士,緊扣省的部署要求,聚“精氣神”、亮“任務書”、出“金點子”,為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新廣東貢獻陽江力量。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春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秀軍、李宗瑞,副市長劉德偉、關天表、柯燕分別參加相關主題會議,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何國威應邀參加會議。
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全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暨“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主題分會議上,劉德偉表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其生存、發展、壯大都離不開科技創新,企業家要廣開門路,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同時,各地各部門要積極為企業科研提供各類資源和要素支撐,推動實驗室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生產效能。下一步,在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地方比較優勢,對標發達城市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重點招引一批高科技、總部型、研發中心的優質企業落戶,為陽江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動能。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為我市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遵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黃碧俏說,該局將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推動電力能源與新型儲能、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壯大,全力打造綠能之都,建設中國(陽江)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園。持續優化提升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等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激光增材等新興產業。堅持創新轉型、產城融合,全面提升產業鏈價值鏈水平,加速推進工業園區提質增效。
黃碧俏表示,為抓好企業服務,全力提振企業發展的信心,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統將推動“市-縣-鎮”三級服務團隊網格化常態化服務機制落實落細,清晰劃分網格區域,明確網格員、網格長職責,逐級為企業排憂解難。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在融資貸款、穩崗擴崗、用電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的支持力度。
陽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切實把科技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制造業當家,深入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地區招商,加快構建“1+3+3”現代化產業體系。
接下來,陽東區謀劃推進一批清潔能源及其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建設,發展壯大超千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在清潔能源和三大新興產業中引進和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加強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陽東經開區申報省級高新區。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引進運營機構,在萬象工業園區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平臺。
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彥舉表示,該區將繼續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推動合金材料、海上風電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擴產提質增效,發揮好兩大主導產業“鏈主”企業的帶頭作用,主動對接“雙區”,重點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大企業。
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10平方公里(首期建設5平方公里)綠能示范產業園,打造集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儲能電站和智慧能源管理等源網荷儲于一體的綠色供電工業園區項目。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輪胎、多品種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歐盟綠電認證的家電、新材料等產業,持續吸引產品出口到歐洲生產優質企業集聚發展。推進綠色能源和新型儲能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綠色能源海洋裝備制造產業。
聚力創建國家高新區,加快推動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高新區新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面向合金材料、海上風電裝備等科技前沿,推動陽江市中烏巴頓技術研究院等已引進創新平臺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上出更多成果。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互動融合
“新的一年,我們將聚焦強化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工程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笔锌萍季指本珠L莫家強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將高位推動各級實驗室建設,做優做強現有研發機構,創建更多高水平創新平臺,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重點實驗室6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50家,釋放企業強大活力。
推進省實驗室智慧研發平臺與“十八子”科創基地產線升級,加速“高品質含氮馬氏體鋼”“粉末鋼”等關鍵技術成果落地轉化。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建立先進材料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打造先進合金材料創新和成果轉化產業園。推動省實驗室與香港理工大學成立海上風電研究中心,促進港澳創新鏈與陽江產業鏈對接。推動水產種業的親本繁育、飼料開發、技術推廣等。
省級實驗室——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王小萍表示,實驗室自成立以來,積極聯合海上風電行業龍頭企業,加快攻克產業發展“卡脖子”難題,在海上風電高強灌漿料及其新型海纜保護產品等方面研發取得顯著成效。
在6000千焦級遠程智控超大型液壓打樁錘方面,該實驗室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突破超大流量液壓系統的集成與控制、打擊能量閉環控制以及超大尺寸鍛造工藝三項“卡脖子”技術難題,可實現替打直徑9.08米,滿足12米級直徑、20兆瓦及以上風機基礎單樁施工。王小萍表示,預計2024年底可完成首臺制造、測試和投入使用工作,該裝備的研發將帶動廣東省海上風電產業強鏈、補鏈,有力支撐未來深遠海風電安裝技術開發,推動海上風電規?;l展,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省級實驗室——陽江合金材料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王學林表示,未來,研發生產高技術產品將是助推陽江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為進一步實現陽江本地高端材料價格可控、技術可控,該實驗室正聯合市政府以及十八子集團,積極推動“陽江市先進合金材料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產業園”的建設啟動,2024年將重點聚焦含氮鋼產品的規?;约胺勰╀摦a品的孵化與轉化工作。同時,協助企業解決刀剪行業一些共性技術問題,開發其他新材料,包括探究鉬、釩元素與碳的反應,來實現刀具鋼碳化物細化和性能提升的目標。
以“科技賦能”推進“百千萬工程”
在“科技賦能、產業支撐,全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取得實效”主題分會議上,何國威表示,要強化科技賦能,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緊緊圍繞優品絲苗米、綠色蔬菜、生態畜禽、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漁業等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需求,強化全鏈條、全環節科技支撐,建設產業研究院、專家工作站等科技創新與服務平臺,提升科技支撐農業產業發展能力。要加快構建體現陽江“三農”特色、展現陽江優勢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糧食、蔬菜、水果、南藥、文旅康養等鄉村特色優勢產業,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關天表指出,要堅持規劃引領,發揮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作用,充分借助高校、企業等專業力量,進一步做好縣鎮村規劃編制等工作,一體謀劃縣鎮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要健全機制、匯聚力量,要進一步健全合作模式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企業、高校等力量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來。要學習借鑒浙江等省份先進經驗,探索推行“強鎮富村公司”等模式,深入開展“農村職業經理人”等試點,培育更多農村致富帶頭人,進一步凝聚起鄉村振興強大動力。
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寧凌表示,陽江是海洋大市,海洋資源豐富,從發展格局來看,陽江要借助廣東省編制海岸帶和海洋空間規劃的機遇,對接陽江陸域發展的基礎,從海洋功能區劃和海洋產業布局方面,對陽江海岸帶和所屬海域進行系統規劃。陽江要繼續做大做強海洋漁業、海洋港口、海洋文旅等優勢產業,并實現差異化發展;要推動海洋新能源、海洋裝備等新興產業強鏈延鏈;提前謀劃布局海洋低空經濟、海洋新材料等未來產業。
江城區埠場鎮那蓬村掛點干部呂美娟表示,那蓬村要以關山月文化為核心,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推動旅游業態與傳統文化互融共生。緊緊圍繞“山水田園、詩畫那蓬”定位,打造步江河海岸、觀山水國畫、品民俗風情的休閑旅游片區,建成串聯四條特色村和20個網紅打卡點的4.9公里精品路線,以“名村”打造帶動“名帶”建設,“串珠成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利用148畝閑置農田種植景觀植物,投入190萬元完善提升景觀橋、木棧道、渡口等配套設施,穩步推動“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
保持信貸穩增長服務制造業當家
“2023年,我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3.19億元,同比增長10.0%,占全市GDP比重為5.3%,金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2.9%,已成為全市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痹诎l揮金融“活水”作用賦能產業科技高質量發展工作主題分會議上,市政府副秘書長謝汝潘表示,全市各金融機構應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省、市有關工作部署上來,繼續保持信貸總量穩定增長,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當家,加大對“4+4”支柱產業的支持力度,完善政銀企對接常態化機制,精準落實金融紓困解難惠企政策,發揮好金融活水作用,為我市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人行陽江市分行行長林曉峰介紹,2023年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1904.95億元,同比增長10.5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2個百分點。其中,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107億元,同比增長13.3%;科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5.1億元,同比增長20%。
林曉峰表示,人行陽江市分行將精準有效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用好用活“粵科融”再貸款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化幅度,引導銀行機構繼續做好對科創企業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近年來,市金融局持續引導金融資源賦能產業科技高質量發展,在直接融資方面重點圍繞推動企業上市狠下功夫。截至2023年末,我市有1家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0家新四板掛牌展示企業。
市金融局副局長劉紅喜表示,該局將圍繞“4+4”支柱產業發展,繼續加大企業上市激勵政策宣講,實施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展示企業“百戶圈養”行動,豐富上市儲備企業庫。分梯隊培育上市后備企業,探討謀劃設立鄉賢投資基金服務我市風投、轉貸和產業發展,積極營造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濃厚氛圍,推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促進我市產業鏈資金鏈融合發展。
打造“育才、引才、聚才”新高地
“陽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人才這個第一資源的支撐。”在人才主題分會議上,楊春濤表示,要持續釋放人才新政效應,抓住柔性引才關鍵,扭住產業引才核心,根據陽江“產業地圖”精心繪制“人才地圖”,實現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興辦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要重點培育創新型人才,著力培育高技能人才,深入培育社會事業人才。同時,最大限度為人才松綁,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業動力,力爭把陽江打造成為人才向往之地、人才匯聚之地、人才輩出之地,以人才發展高質量贏得未來發展新優勢。
柯燕表示,聚焦全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和未來需要,要分層分類精準建立健全人才聯系制度,打造線上線下“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博士工作站人才服務平臺功能,吸納、集聚博士、博士后人才,發揮人才“蓄水池”作用,促進我市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堅持制造業當家,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大高校內涵建設,深化校地合作,面向我市優勢特色產業,努力打造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承載地。
市教育局局長利社會表示,近年來,市教育系統隊伍建設取得一定成果,但省市名師數量偏少,人才引進乏力,該局將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引進更多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梁紅峰表示,近三年,該院共引進博士23名、碩士80名、在職培養碩博士50多人、柔性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及院士28名。該院將聚焦引進、培育、用好、留住四個基本點,以加強人才工作機制為先導,繼續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注重挖掘人才功用,集聚鞏固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成果的智慧力量。
高層次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驅動閥”。廣東廣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大慶表示,該公司將進一步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以建設粵西人才聚集新高地為契機,不斷總結經驗,學習先進做法,優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管理和總體規劃,全力推進人才隊伍組織體系、管理體系和支撐體系建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帶頭作用,為陽江打造千億級合金材料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