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無言,實干有聲。
初冬時節,走進地處南海之濱的陽西縣,處處升騰著只爭朝夕、實干苦干的熱浪。在產業園區、企業車間、項目工地,處處都是“干勁”,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的脈搏越跳越有力;在鄉鎮、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鎮村按下“美顏鍵”,一批辨識度高、別具特色的網紅地、打卡點接連涌現,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農業知名品牌不斷擦亮,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近兩年來,陽西縣踏準時代節拍、擁抱歷史機遇,以“敢為人先、爭當標桿”的氣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向新而行做強特色產業,向優而行打造營商沃土,向內而行激活改革動力,向綠而行厚植生態底色,向民而行提升幸福成色,一路攻堅,全力抓典型、作示范,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繪就一幅產業興旺、景美人和、協調發展的幸福畫卷。
今年,陽西成功獲評中國長壽之鄉,入選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在2023年度廣東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考核中獲評進位類縣(市)優秀等次……一項一項榮譽見證了陽西的實干實績,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寫下生動注腳。
向新而行,借勢而進
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增強發展動能
陽西山海兼優,資源豐富。如何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和發展能力?陽西縣領導謀定而動,將產業布局和升級作為強勁引擎,著力打造“1+3+X”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形成了山海同頻、城鄉同步的良好發展格局。
打造一個千億級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陽西縣是廣東省能源大縣和新能源基地,能源產業總裝機容量超15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已投產430萬千瓦,青洲五、六、七300萬千瓦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預計2026年全部投產,將建成全國最大縣域海上風電生產基地。
壯大健康食品、臨港工業、現代農業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健康食品產業集聚發展。陽西持續擦亮“中國調味品之都”“中國香谷”金字招牌,陽江陽西產業園區集聚了卡夫亨氏、豐益國際等世界500強和廚邦、致美齋等中國十大調味品品牌。已落戶調味品產能413萬噸,約占世界的1/6、全國的1/5,成為全國產業聚集度最高的調味品產業基地,入選全省首批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和(調味品)特色產業園,先后六年獲評全省優秀園區。前三季度全縣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5.3億元,同比增長17.9%;規上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同比增長20%。
臨港工業加快推進。鳳凰嶺礦區一期已具備投產條件、二期扎實推進;豐頭港F1-F5泊位加快建設,建成后年吞吐量將達5000萬噸。謀劃綠能制造產業園,新引進總投資超110億元的寶武綠色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助力陽江打造“綠能之都”。
現代農業發展壯大。入選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試點。扎實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全國最大的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建有深水網箱660口,漁業年產量48萬噸,居全省縣級第一。建成全省最大的海水魚苗生產基地,商品海水魚苗年產量27.6億尾。推動“海洋牧場+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研發建成全球首臺“導管架風機+網箱”風漁融合深海養殖平臺“明漁一號”,單臺養殖水體可達1.75萬立方米,連續兩年成功試養,今年規模化養殖5000立方米,收獲金鯧魚8萬斤。
發展若干個特色產業集群——
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爭取專項債券、央企助力等方式廣籌資金,推進桐油山、東水山兩條旅游示范帶建設。優化提升“牧海耕田”鄉村振興示范帶,建成沙扒鎮前海灣椰風海韻營地;建成“中國蠔鄉”鄉村振興示范帶,利用紅樹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攜程度假農莊。國慶期間累計接待游客約5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2.45億元。
刀剪帽袋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帽袋產業入園,目前全行業日產帽子50萬頂,年產值12億元。
做強“土特產”,落實聯農帶農
積極探索新型集體經濟實現方式
乘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東風,陽西縣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為契機,做優做強“土特產”文章,落實“聯農帶農”機制,成立強鎮富村公司52家,推進省“社村”合作助力農村集體經濟試點,建立村集體經濟收益和村干部待遇掛鉤機制,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方式,取得良好成效。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2024年全縣138個行政村(含漁委會)集體經濟總收入預計達7426萬元,是2022年的1.6倍;預計2024年底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超20萬元。
陽西縣西荔王果蔬專業合作社是一個集農產品種植、收購、分選加工、倉儲物流、市場銷售于一體的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推廣種植荔枝、百香果、圣女果等多種暢銷水果和經濟農作物,是陽西縣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該合作社首創“技術合作”“資金入股”“就業增收”“品牌帶動”4種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種植規模5萬多畝,預計2024年共生產優質果蔬產品3000多萬斤,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超過1億多元,帶動1000戶社員農戶增收致富,促進社員人均增收超 5萬元。
種植戶陳拾告訴記者,他以勞動力入股合作社,每個月能獲得3000元工資收入,還享受合作社分紅。同樣受益的還有種植戶梁啟順,他今年種植的百香果和毛豆長勢喜人,預計能帶來超30萬元收入。
綠色食品以“硒”為貴,陽西更以“硒”為傲,天然富硒土壤占縣域面積超37%。日前,陽西縣新墟鎮東水村7416畝地塊被中國地質學會認定為天然富硒土地(是第四批天然富硒土地認定的富硒地塊里含量最多的地塊),成為陽江市及陽西縣第二塊經國家級認定的富硒土地,形成了獨特的農業優勢。依托寶貴的資源,陽西縣大力發展富硒品牌特色產業,打響了富硒米、富硒茶、富硒番薯等品牌產品,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廣東省首個數字農業示范縣,陽西縣緊抓“數字陽西”建設有利契機,大力推動農業生產端、供應端、銷售端的“三端”數字化發展,帶動農村群眾增收致富。
2023年,塘口鎮周南村以管理服務入股的陽江市周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通過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形式,將周南村的蜂蜜、番薯等富硒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周南村村集體收入從2022年的10.51萬元,預計增加至2024年33.07萬元。
深化改革,匯聚合力
創新增效開新局助力高質量發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陽西縣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創造了一些典型經驗做法。
一方面,探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集成式改革。陽西醫共體、農村集體經濟等改革案例獲省市推廣。陽西縣率先以集團化辦學模式成立廣東“雙百行動”中首個鄉村教育集團——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陽西教育集團,打造城鄉教共體,推動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扎實推進省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健全“直通車”機制、財政管理體制等,完善鄉鎮履職事項清單,向基層放權賦能、松綁減負。開展“營商環境年”行動,建立健全“1+3+N”政策體系,積極創建省信用縣。
另一方面,實施整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謀劃總投資額超97億的34個重點項目,預計可新增耕地1.5萬畝,騰退建設用地超4000畝。
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來,陽西縣把動員社會力量作為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廣泛凝聚各方力量,著力構建群策群力新格局。
一方面,發揮各類企業作用。積極對接中交四航局等5家重點建筑業央企,建立“公益+微利”項目庫,入庫項目112個、總投資55億元,已完工24個,并示范帶動25家本地建筑企業、79家民企結對幫扶鎮村,形成“央企帶動、國企參與、民企跟進”的良好局面。陽西已落實央企助力項目57個,為打造美麗宜居城鄉環境,加力提速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注入新動能。
另一方面,發揮金融“活水”作用。開展金融支持專項行動,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等關鍵領域,1-9月全縣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11億元,同比增長24.21%,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充分發揮專家智庫的關鍵作用,緊密結合陽西實際,精心謀劃《因地制宜向內挖潛壯大發展陽西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研究》等4個課題,助力陽西高質量發展。
引進來、留得住、用得好,才能讓人才更好地服務保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走深走實。陽西縣大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42套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已吸引兩批17名高層次人才入住。
逐綠而行,向民而生
增進民生福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在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過程中,陽西縣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注重增進民生福祉和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讓廣大群眾享受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
——抓典型鎮村建設。今年通過爭取上級債券、央企助力、本級資金投入鎮村建設,沙扒鎮小城市培育建設等工作成效明顯,圩鎮功能重構和鄉村再造穩步推進,全縣8個鎮均已完成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
——抓人居環境建設。連線連片打造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央企助力方式推進9條風貌示范帶建設,狠抓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廣泛推行“積分制”“紅黑榜”、以獎代補等機制,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打造“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的城鄉風貌。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全縣各自然村污水處理覆蓋率超99%。
——抓縣域綠化美化。大力創建國家森林縣城,今年新增植樹12萬株,凝聚社會力量擴綠、興綠、護綠,讓綠美生態建設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同時,陽西縣以入選省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為抓手——近三年謀劃政府投資項目67個、總投資110億元,丹江“一河兩岸”、西湖社區鄰里中心、山水華庭老舊小區更新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已動工建設。
以開展“雙百行動”為契機——打造廣東二師等3個“外引型”教聯體,成立省內首個“雙百行動”鄉村教育集團;建成陽西一中附屬實驗學校等9個“內聯型”教聯體。
以創建省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為示范——全縣公建村衛生站實現醫保直報,近兩年縣域醫共體建設績效評價排在全省第一。
以獲評“中國長壽之鄉”為帶動——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長者飯堂實現鄉鎮全覆蓋,成功舉辦2024中國(陽江·陽西)長壽產業經濟發展大會,銀齡經濟發展邁進快車道。
山水萬程,步履不停;篤志前行,雖遠必達。陽西縣將乘勢而上,在苦干實干中再創新業,為全省全市加力提速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探索更多的陽西經驗。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