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直各單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于黨建引領鄉村綠化工作部署,大力實施“黨旗紅鄉村綠·黨員先鋒行”專項行動,帶動黨員干部群眾搶抓春季有利時機植樹添綠,掀起黨建引領鄉村綠化熱潮,推動綠美陽江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
據市委組織部統計,截至4月1日,市直各單位黨組織開展植綠活動共828場次,發動黨員、干部、師生等參與植樹活動3.6萬人次,已投入綠化美化資金1159.09萬元,種下沉香、木棉、風鈴、菠蘿蜜、荔枝等苗木3.8萬余株。
廣泛動員,吹響綠美“沖鋒號”
圍繞唱響“綠美生態建設”主旋律,市直各單位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采取線上線下多形式宣傳綠美鄉村理念,凝聚各方綠化共識,推動形成“全民愛綠、全員植綠、全程護綠”生動局面。
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林長制工作會、綠美陽江生態建設暨鄉村綠化工作推進會,成立市黨建引領鄉村綠化工作專班,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各司其職抓,形成“一盤棋”推進機制。市委組織部及時印發《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號召廣大黨員充分發揮綠美先鋒模范作用。市綠化委員會印發《陽江市全民共建綠美鄉村行動倡議書》,號召廣大市民群眾和鄉親鄉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積極投身鄉村綠化工作。
市直有關單位還積極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商會、鄉賢座談會為鄉村綠化工作出謀劃策,動員各方力量以認種認養、捐物捐資等方式支持綠美家園建設。市直機關工委把綠美生態建設納入2024年市直機關黨的建設工作要點,積極營造黨群共建綠美家園的良好氛圍。市教育局制定《陽江市綠美校園建設工作方案》,全力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水平,并聯合團市委舉辦“綠美陽江、青春同行”線上主題團、隊課,推動綠美風尚深入人心。
聯建共建,掀起春季“植樹熱”
市直各單位黨組織堅持黨建帶群建,結合百社聯百村、政村企結對共建等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齊參與,在全市掀起聲勢浩大的植樹高潮。
市政協牽頭市林業局、團市委等單位開展四期“同心林”植樹活動,分別在鴛鴦湖公園、金山植物公園、東平海蓢河岸、永寧三岸村設四個植樹點,并規劃建設“工會林”“青年林”“平安林”,目前已種下樹木1185棵,綠化面積6.2萬平方米。
市商務局發動機關黨員干部、各商協會黨員、企業代表在那龍鎮東園村認種“黨建林”“企業愛心林”,累計種下櫻花樹苗333棵。市文廣旅體局與松柏鎮新聯村開展綠美鄉村結對共建活動,以樹為媒營建“文化林”,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一片新綠。
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編辦、市委老干部局、市委黨校、市交通運輸局、建設銀行陽江分行等6家駐鎮幫扶單位到紅豐鎮開展聯合植樹行動,組織1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認捐認種苗木206棵。
市府辦、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國資委、市金融局、市城投集團、中石化廣東陽江分公司等6家駐鎮幫扶單位到上洋鎮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共籌集資金18萬元用于鄉村綠化,累計種植樹苗450多株。
市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員干部、市應急管理局機關所屬4個黨支部也分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深入中洲街道、陂面鎮、東城鎮端陶村等地進行義務植樹。
多措并舉,繪出綠美“新圖景”
市直各單位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通過籌集募捐、線上活動、培訓指導等措施,不斷創新鄉村綠化工作載體,推動鄉村綠化工作落地見效。
市總工會發動各級工會、各條戰線職工開展鄉村綠化募捐活動,投入綠化資金20.23萬元,其中慈善會認捐資金12270元。市婦聯組織各級婦聯實施“綠美陽江巾幗行動”,動員全市近萬名婦女群眾參與巾幗義務植樹活動,認捐金額達23萬元。市委“兩新”工委鼓勵引導市非公經濟組織黨委、市社會組織黨委等市屬6個行業黨委開展認捐認種、捐資捐苗活動,累計籌集植樹資金14.5萬元。目前,市直各單位已為鄉村綠化籌集社會資金659.41萬元。
市政協推出“同心林”微信小程序,開啟云端“植綠”新旅程,截至目前,共有425人次參與植樹認捐,籌集資金119萬元。團市委利用“綠美青年林”小程序線上認種青年林23片、認捐樹木2300棵,廣泛開展青少年植綠護綠志愿服務活動。市林業局發布“陽江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小程序,通過“指尖”認種認養、“云端”捐資等方式,引導社會各界多種形式參與鄉村綠化。
市委組織部推動縣鎮兩級依托黨校及村級教學點,開展鄉村綠化主題培訓班927期,培訓黨員群眾8.5萬余人次。市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組織專業力量,組建鄉村綠化技術指導團隊,全覆蓋開展種植技術指導。
市水務局召開全市水岸綠化及碧帶建設培訓會,印發河湖水岸綠化工作指引,目前已開展水岸綠化植樹活動10余場,完成水岸綠化20.4公頃,種植苗木4100余棵,全力加快推進水岸綠化,推動碧道建設從“綠起來”轉變為“美起來”。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